APP下载

盘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探索

2020-11-09沈静慧

党政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文化

沈静慧

[摘 要]红色文化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生动教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闵行区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红色文史研究,讲好红色人物故事、推进革命遗址树碑立传工作、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陈和传播方式、创作红色文艺作品,为红色文化入“人民脑、进人民心”增添有力抓手,为谱写闵行发展新篇章、新奇迹注入精神动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红色基因;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上海要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这一重要论述,为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市闵行区一位文史专家曾指出,闵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版图上面积不大、分量不重。既然“先天”资源不足,那么“后天”就要加倍努力。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在盘活用好红色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通过六个起来,着力营造区域红色文化氛围。

1.挖掘鲜活故事,让红色人物“树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色人物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是红色文化的书写者、创造者。通过讲故事这一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最能够使红色人物入脑入心。当前,上海市闵行区正全力推进《闵行英烈传》编撰工作。区委宣传部牵头,协同区党史研究室、区档案局、区退役军人局等单位,会同专家学者,深入挖掘闵行革命英烈鲜活故事,对区内有文献记载的284位烈士事迹进行梳理、核对、勘误、整编,致力于聚焦背后故事,讲透人文情怀;聚焦核心故事,讲好红色精神;聚焦精彩故事,讲深主题意蕴;满怀敬畏之心,力求精确详实,确保《闵行英烈传》承得住历史,开得起未来。2018年10月,闵行区“闵理故事团”荣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接下来,上海市闵行区将擦亮金字招牌再出发,把《闵行英烈传》作为“闵理故事团”故事创作的蓝本,推动红色故事在闵行深入人心、遍地开花。除了挖掘革命英烈典型故事以外,闵行区也注重挖掘新时代下的红色人物,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为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讲好他们的故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引导干部群众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例如,莘庄镇形成两年度评选一次“可爱的莘庄人”,两年度评选一次“优秀志愿者”的好人评育模式,过程中涌现了独臂大侠杨其根、平安英雄张军萍、泡面书记陈红梅等一批优秀道德典型。新虹街道深入挖掘新虹离休干部、“小虹帽”、新虹之星等各个群体中的典型人物,用身边人口述“四史”的方式,讲好新虹故事,用无数个平凡凝聚新虹精神。江川路街道开展“江川好人”评选工作,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感人事迹,持续加强“好人故事”线上线下传播。

2.推进树碑立传,让红色阵地“立起来”

红色阵地是传播红色文化的空间载体,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对待革命遗址,既要对革命遗址进行有效保护,也要充分挖掘其内涵与价值,要让革命遗址“说话”,让革命遗址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去年,闵行区开展了新一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审,以评审为契机,推动全区24家基地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提升教育功能,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社会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区委宣传部牵头,系统梳理并实地调查闵行区内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地区红色史迹、革命遗址、先辈遗存,厘清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初步列出保护相对较好的主要革命斗争遗址8个,因城市更新在保护环节存在短板的革命遗迹8个,基础条件较差的革命遗存地16个。闵行相对上海市黄浦、静安、虹口等区来讲,重量级的红色资源相对较少,因为少,所以更加珍惜。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盘活用好红色资源,首要的就是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好,这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源头活水”。接下来,闵行区计划抓住地区具有鲜明红色文化要素的遗址、遗存,系统性推进区域内树碑立传的工作,深入挖掘城市红色文化价值。对于已经开发、展示效果较好的遗址进一步做好宣传,有薄弱环节的遗址进一步补齐短板,对于开发程度不高、基础较差的遗存进一步挖掘利用。尤其要建立工作机制,针对一些基础差、逐渐被人遗忘的红色地标,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通过寻访亲历者和见证者,开展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充分利用语音、视频、文本等形式,保存这些历史留下来的生动教材,建好红色家谱。提炼精选一批凸显红色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纪念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让闵行的红色故事真正成为城市印记。同时,依托革命遗址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适当引入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使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革命遗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推动建立周边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定期参观革命遗址的长效机制,鼓励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组织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

3.丰富展陈方式,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为提升展示水平,改进宣传方式,丰富展陈方式,增强革命遗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焕发勃勃生机,闵行各委办局、各街镇齐发力、聚合力,共同激活閔行红色基因,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进行阐释,在城市独特景观中进行表达。如,区文旅局推出“中国红:热土情怀融于血”的特色旅游路线,让群众在探访历史、体验人文中感悟老一辈人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明确当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区委党校创造性开发大楼回廊空间筹建党史党性教育馆,创新性运用电梯、门廊、走道等开展沉浸式“四史”教育,巧思布局,巧心立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表达红色文化。颛桥镇构筑出“颛桥十景”这一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本土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事件,生动地展现了国家存亡危难之际涌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对激励当代青少年热爱祖国具有重要意义。吴泾镇联结六大片区,打造出系列有颜值、有气质的红色庭院、红色小屋、红色客厅、红色书吧等红色空间阵地,充分利用党建项目、情景党课、区域资源等传承红色基因。莘庄镇在莘庄商务区党群服务站周边精心打造党建公园,围绕党史、党建和党管人才等,设计“百年之路上的中国精神长廊”“莘时代之路”“莘光人才林”等党建文化布置项目,提升党建文化整体氛围。新虹街道以“互联网+”为结合点,打造网络虚拟红色文化遗迹,开发以“小虹帽”标志性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红色文化互动装置、构建场景再现等沉浸式活动,让受众获得直观、形象和立体的红色体验。梅陇镇打造了多个红色文化资源阵地,例如国防教育基地、廉洁文化公园、宪法公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梅陇好人公园、中庚百联党群服务站、李斌工作室、观缘文创园、蔡兵美术馆、杨生美船模工作室、伟德玻璃艺术空间等。这些红色空间里,有实物展示,也有上墙的人文历史,都是梅陇红色文化变迁的缩影。

4.创新承载形式,让红色文化“亮起来”

伴随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物质矿越挖越少,文化矿越挖越厚,新时代,需像挖掘地下矿藏一样开发红色文化资源。闵行注重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让红色资源走出博物馆、展览馆,登上新平台、新阵地,使红色文化讲出来,唱出来,“亮”起来。修齐讲堂是新时期闵行区委宣传部探索打造的市民道德文化新空间,也是闵行盘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新载体。在2020年5月27日的一场修齐讲堂中,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泓携手上戏学生,倾情演绎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京剧剧目片段,以“京剧国粹中的峥嵘岁月”为题,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沉浸式艺术鉴赏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讲堂2017年创办以来,已在全区200多个睦邻空间举办了2421场讲座,直接听众达到了近20万人次,在220余场名家专场中就有红色文化专场34场,如邀请刘统讲述《 “战上海”新书分享会》;黄豆豆《在红旗下起舞》;肖鹏讲述《十问青年马克思》;周智强、朱鸿召《习近平讲故事》新书品读等。新虹街道汇聚专家学者、企业白领、高校学生、社团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组建一支红色文化志愿宣讲团,充分挖掘红色遗迹和相关的故事,深入商务区、居民区进行宣讲和摊位宣传。梅陇镇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周六延时服务为基础,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思政学堂教育教学活动,邀请老师讲课、互动游戏等形式,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

5.创作红色精品,让红色文艺“多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闵行区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在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创作更多的红色文艺精品力作,使之更加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与时代同频共振,让红色资源来自生活、融入生活、滋养生活。比如,闵行2019年创作推出海派京剧《大梦中国》等,大气磅礴、饱含深情地讴歌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与世纪壮举。颛桥镇2019年创作推出舞台剧《1949人民代表》,以当地著名乡贤和共产党人的真实经历为创作元素,艺术地再现了那些甘于忘我、勇于为人民而不懈奋斗的仁人志士的光辉形象。虹桥镇成立初心话剧社,这是一个来自楼宇、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热爱表演的青年,自发成立的社团。话剧社在青年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基础上,与上海戏剧学院进行合作,邀请优秀的导演进行指导,不断推出爱国主义、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精彩创新的戏剧节目。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梅陇镇陇韵沪剧团联合区文旅局,与文史专家张乃清老师合作,倾力打造原创沪剧《相约梅家弄》,重塑梅陇的革命先烈事迹,拾起逐渐被淡出人们记忆的梅陇历史。七宝镇将编排一部以明强革命斗争史为内容的原创话剧《明强红韵》(暂名),激励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追寻红色记忆,铭记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6.拓宽传播渠道,让红色精神“热起来”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史诗。新媒体为红色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和新方式,合理利用新媒体,不仅有利于深入萃取红色文化的基因密码,而且有利于红色精神在现代性境遇下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四史”学习,闵行在线上、线下两个维度上拓宽传播渠道。线上,依托“申度电台”,在全区范围内开直播上党课,首期节目以战疫先锋专题党课“逆行之光”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全区11万余名党员,实时学习收看人数55553人次。莘庄镇利用莘光直播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决战小康 奋斗有我”为主线,推出“莘庄PLUS”系列,分为梦想、奋斗、家园、共建四大主题,讲述莘庄20多年发展变迁,截至目前,第一期节目在微信传播拥有了2.3万的点击量。此外,在“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专栏,将闵行革命代表性人物的成长、生活、工作直至牺牲的事迹,转化为可听、可看、可讲、可传的多元传播内容,扩大宣传面、提升影响力。线下,依托闵行“春申读书会”党性教育品牌,“修齐讲堂”文化品牌等,在党建服务中心、文化客堂间等睦邻空间围绕红色起点、红色故事、红色力量开启沉浸式党课,助力激活干部群众血脉深处的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下一步,闵行将着力在红色文化的深挖、传承和传播上下功夫、出实招、使真劲,推动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工作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往深里走,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砥砺初心,担当使命,奋发作为,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的实际行动和作为,以软实力提升彰显城区精神品格,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闵行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熊易芳)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文化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