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并研究着

2020-11-09于强

江苏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李老师案例理论

于强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用她的智慧、人格、精神、信念浇灌而成的情境教育成果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回想跟随李老师学习的点点滴滴,我觉得一线教师学习李老师,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她的著作。下面,以我学习的经历,谈谈一线教师通过阅读李老师的著作可以学习什么

1. 研究案例,学习将教材读活。

教材解读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固然是提升解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但解读得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记得有一次我想教学《井》一课,便试着读教材、设计情境,可是反复读了课文,依然没有什么好的思路,便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没有直接告诉设计的思路,而是聲情并茂地朗读起课文,不时地用铅笔圈出一些关键的词语:

“‘好奇地‘一颗一颗地数着是怎么数的呢?”她一边说,一边像好奇的孩子一样数着。“‘啧啧赞叹路人会这样咂咂嘴,说:‘这水真甜啊!”她边说边咂咂嘴,回味着井水的甜味。……

就这样,李老师将课文鲜活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那一刻,我明白了——读课文时,要沉浸在文中想象,把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想象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场景。只有这样,课文的每一个文字才会活起来,课文的情境才会在我的眼前显现。于是,我边读课文边任由自己的想象驰骋。渐渐地,我看到了那口井——井口光滑,青苔布满了井的四周。随着它的样子逐渐清晰起来,我越发觉得那口井的古老,越发感到“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这些词语的温度和魅力。于是,“孩子趴在井口,天真好奇地,一颗一颗地数着井中的星星”,“路人喝口井水,不住地啧啧赞叹”等情景,便生动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嘴里似乎感觉到了“被井水浸得冰凉的红李子那冰凉可口的滋味”。

那口井不再离我很远,而是那么亲近,它是有生命的,有着丰富情感的,它给很多人带去了快乐。啊,有了!情境可以这样创设:用语言描绘的方法把学生带到井边,让他们去数井中的星星,去演路人赞叹井水的甘甜,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自己吃红李子的经过和感受……

可见,要想设计情境,教师得学会再现课文的情境。李老师的一篇篇教学案例都是基于一个个课文情境的再现。阅读时,我们不仅要看清教学情境是怎么设计的,还要去发现设计的背后是基于怎样的课文情境,这样的课文情境又是如何通过想象来再现的。研究这些案例,找出路径,循其方法,就能学会把教材读活。

2. 理解观点,学习将儿童读懂。

儿童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只有关注儿童、了解儿童、读懂儿童,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发展服务。

我对儿童的真正关注,开始于协助李老师修订《语文补充读本》(李吉林编著)。记得在谈到“课文助读”的选文标准时,李老师说:“选的文章要有趣,要贴近儿童,要让儿童喜欢读,难度不能高于教材里的课文。三篇文章的角度要不一样,这样儿童读起来感兴趣,也能有收获。”而谈及“例文导写”的编排时,她又提醒我:“提供的例文要贴近儿童的生活,既要能打开儿童的思路,又要能引导儿童领悟习作的一般方法,这样儿童就觉得写作文不难了。”……每一篇文章的选择以及习作方法的点拨与提示,都是以贴近儿童生活为标准,以儿童能接受为前提,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为了儿童,那一刻我深深地领悟了李老师的儿童观。

李老师一生挚爱儿童、敬畏儿童、研究儿童,常常说自己是长大的儿童。在她的著作中,有很多独特而鲜明的观点呈现着她对儿童以及教育教学的理解,像“儿童是情感的王子”“爱美是孩子的天性”“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这些观点,是对儿童情感的深刻理解,是对儿童天性的充分关注,是对儿童学习方式的充分尊重……

3. 分析论述,学习将理论读化。

理论素养是我的短板。来到李老师身边,我一遍一遍地读李老师的专著,反复研究情境教学的案例。有一次送李老师回家,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的时候,不能光看我的书,还要看其他老师、专家的书,心理学、美学呀。回去后,不能埋在作业堆里,要把时间用到读书学习上,多研究,多思考。”正是从那次谈话起,我的阅读开始向多元领域涉及。

李老师不仅重视理论学习,更是善于学习理论。2001年,“建构主义”的思潮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李老师便组织研究所里的老师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记得她当时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学习建构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发现建构主义的哪些理论阐述与情境教育的思想是相通的,哪些是情境教育里没有的……”后来,“情境认知”“情境学习”的理论又被引入我国,李老师通过学习,发现它与情境教育的思想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于是,专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的高文教授来讲学。之后,又请了高教授的两位博士来到通师二附,介绍“情境认知”“情境学习”的理论和案例。这些理论的精髓都被李老师内化并用来丰富情境教育的理论。正是因为李老师勤学和善用理论,她的著作始终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极具亲和力和思想深度。有专家曾说,李吉林老师不仅构建了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更是创新了一种新的论文写作范式。

李吉林老师的著作就是一座座富矿,只要你愿意去阅读,愿意去研究,愿意去发现,你就能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在小学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李老师案例理论
该得奖的李老师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宠物难伺候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