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消费伦理中蕴含的传统消费观研究
2020-11-09鲁珂君
鲁珂君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方式呈现出节约与奢侈并存的两栖消费观,这既有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外消费思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传统消费观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梳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观念,能够清楚地发现儒家所体现出的消费方式与阶层的绑定、道家的自然无欲都在现代消费观中有所体现。通过对传统消费伦理思想的反思,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然而,学者发现,我国人民的消费行为展现出“节俭与奢侈”并行的状况,即在不同的消费领域,人们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学者将其称为“两栖消费者”,当人们财富资源有限的时候,会通过节省、抑制某些领域的消费欲望和行为,然后将节省下来的财富资源投入其他消费领域,以此支持消费享受的提早实现。
两栖消费观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较为常见,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享乐伦理和传统的节俭伦理之间的交融。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享乐与节俭这样的拆分方式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尽管,中国确实有很多两栖消费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的超前消费或者说超出当前消费资源能力的消费都是两栖消费行为。比如,很多家庭省吃俭用贷款买房子,甚至高价的学区房,这既有传统思想中房子和土地的重要性有关,也和房子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实际价值相关,并不能算这样的消费方式算作两栖消费中享乐主义的一方。
消费的基础是财富,财富是一种历史范畴,尽管中国人对待财富的方式受现代经济发展、西方的消费观念等等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的财富观,它对如何看待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都有规范,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对财富伦理的追溯可以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其中孔子、老子和荀子为代表的财富观、消费观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二、三种传统的消费伦理
1、孔子的“黜奢崇儉”、“以礼为度”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他并非完全否定“利”的重要性,孔子坚持的是以义为先、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所以,在对待财富时,孔子一方面强调“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另一方面,孔子认为“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而孔子的义为利先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财富再大,当其与义相冲突时,必然是舍利取义,故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消费观是“黜奢崇俭”,有学者认为,孔子对统治阶级和百姓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统治者,孔子认为应当“节用而爱人”,百姓则应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于百姓来说,孔子认为颜回就做到了极致,箪食、瓢饮、陋巷,并以此为乐。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消费观中强调一点,要与礼相合,也就是要符合自身的身份。他认为什么样的人就应当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不能越过,也不能不足。比如,季氏的“八佾舞于庭”就是僭越,而当颜回死后,他也不愿意卖马车厚葬。一方面是孔子认为颜回不在乎这些,另一方面,他受自身的身份所限,必须要有马车,甚至他儿子死了,他也没有卖,即“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孔子以义利观为基础,提倡“黜奢崇俭”,但要依礼而行,既不能过,也不能不足。所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伦理活动,消费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道德水平、地位身份。这一点值得借鉴,以规范的形式达成俭与奢的平衡,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这种消减欲望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在古代社会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地位,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现代社会提倡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梦想。我们更多的应该学习孔子的“义利并重”以及“德政仁治”,实现社会的稳定,为奋斗的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与发展空间。“黜奢崇俭”是中国传统观念中主流的消费观,儒家以“礼”为规范标准,要求消费方式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最终是以恢复、维护礼制为目的。墨家则直接许多,将经济发展作为消费规范之目的。道家则是追求天人一体,在消费上和谐、自我满足的知足状态。
2、道家的寡欲、求朴
道家崇尚清静无为,在生活中也没有过多的追求,在生活中呈现出节俭的消费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道家对“道”的寻求,要求无为、自然、无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过着一种“朴”的状态。在他们看来,“朴”是人们达到清静无为的必然状态,也是人的本然状态,无娇奢无贪欲。表现在消费领域中,就是节俭。老子将“朴”视为人的本性之一,过多的欲望和过度的消费是违背人性的,相比于物质上的富足,人们更多的需要内在精神的平静。关于如何实现简朴的生活,老子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其中心思想是少私寡欲,老子肯定人的基本生存的欲望,否认享受性欲望的合理性,认为生存欲望的满足程度以“实其腹”最为合适。从个人角度来说,人们要做到“致虚守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绝圣弃智之后,人也要做到守静、不妄动,否则心动必然生欲。“虚其心”是人回归本然的途径之一。最后,当我们欲望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知止”,人非圣人,必然会有欲望,如果对欲望不加克制,肆意妄为,不仅离道越来越远,也会招致祸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相比之下,儒家是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是行为上的知止。老子则是注重改变人们追求享乐的消费价值观念,使人弗欲,无有盗心,淡化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更为高明。但是,老子将“朴”视为人的本性之一,这就如同对人性本善还是恶的争论一样,对人性“朴”的论述无法消减人性中“欲望”的存在。而孔子从礼的角度来为“黜奢崇俭”进行可量化的考量,在认同欲望存在的同时,也为遏制欲望提供了具体的实行方法,更具有实践意义。老子的思想更多的像是理想世界的展望。此外,孔子的思想也为现代消费欲望的产生提供了证明,即在传统社会中,更高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代表着更高的权势和地位,这样的信念传承至今才化为了现代对高层次和高消费方式的欲望。
3、荀子的富民
荀子容纳了儒家和道家的消费伦理思想,既包含了礼的重要性,也没有完全否定欲望的作用,提倡对欲望的适当运用。不同于前面两家对视欲望如虎狼,荀子察觉到当过度抑制欲望的时候,反而会带来贫穷。过度的节用不仅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会造成贤者不思进取的社会状况。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必须要满足百姓正当的物质需求,故曰“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只有百姓富裕了,农田才能得到更精心的照料,农田的产出才会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尽管荀子看到了消费对百姓的积极影响,但也承认无限制的消费欲望是浪费,仍提倡适度的节用。荀子遵循儒家的传统依靠“礼”来限制各层级的消费水平,但是,又不同于孔子对各等级的完全维护,荀子反对世袭制,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是可以突破等级限制,实现个人阶级的提升。这种给予贤能突破等级限制的主张在当时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修身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其实是与荀子不赞同过度抑制欲望相关联的,在用礼来调节欲望的同时,也给欲望一个发泄的渠道。如同治水,在堵的同时,也进行疏导。荀子消费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是富国,过程中以富民为核心,只有百姓富裕了,才有能力进行更好的再生产。荀子对礼制的运用更为灵活,也更为贴近现实,更具有实践意义。
三、对当代消费伦理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消费伦理思想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相反,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的消费伦理观。当我们反观今天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时,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现代的消费方式呈现为俭与奢并存的两栖型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在中产阶级上最为明显,人数众多,并且面临着如何消费的重点选择。他们在奢侈型消费方面基本以炫耀和攀比为目的,深层次分析,则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品味与价值。
儒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对礼极其看重,消费伦理扔蕴含着不同阶级的区分。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传统消费伦理的影响,一方面在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会将消费行为视为被经济发展所影响的社会问题,而非伦理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消费观确实以节俭为主,使人们对传统消费观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实,消费方式与阶层的绑定关系在不知不觉间传承至今。倘若我们仔细揣摩现代消费观中的“节俭”思想是传统消费伦理中的节俭思想的融合。传统消费观中,儒家的节俭是在符合礼的前提下的箪食与瓢饮。道家的则是所遇而安、无他欲,是要消灭正常需求之外的欲望。所以,当为了实现某一方面的奢而在其他方面俭的时候,就不自觉的消减了不必要的欲望,仅仅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主。
在這样的俭与奢的共同存在的传统消费伦理影响之下,又面临着现代社会诸多方面的诱惑和生活多方面的压力,人们终究形成了两栖消费这样的异化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不仅让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为了盲目的攀比而努力,而不是像传统观念中为了证明自身的努力。荀子开放阶级的限制,是为了尚贤、而非攀比。此外,以这样的思想去劳动。劳动的目的就不再是展现自我的价值,而成为追求外在事物的手段。心与体的分离使得劳动成为强迫的行为,人也丧失了自主性。
四、小结
我国有着悠久、无间断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和文化对国民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当今人们的两栖型消费方式绝不仅仅是在单纯的经济发展与国外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必然的联系。传统思想中朴素、节俭是被普遍认同的,但同时消费水平又彰显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在现代,各种奢侈品的高价产品的多少代表了一个人消费水平如何,间接等同于他的身份和地位,然后产生炫耀性消费心理。所以,人们对奢侈品的向往就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享受,它绑定了一些外在的事物。因此,对传统的消费思想追本溯源,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今消费问题的根源,并从传统思想中取精华、弃糟粕,构建具有民族精神的、健康的消费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