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科学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策略

2020-11-09孙亮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政课人才培养

孙亮

摘 要:思政课程是学生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措施,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阐述构建育人体系平台的优势;最后提出运用优化思政课程标准策略、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策略、组建优质教师团队策略、设置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策略,推动“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构建,以期为思政教育改革及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可靠支持。

关键词:人才培养;思政课;十大育人体系平台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来看,思政教育中的不足主要体现为:

(一)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中,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教学内容,开展思政教育。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普遍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进而影响思政教育作用的发挥。此外,从教学方法来看,高职思政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单一问题也较为明显。

(二)教学评价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形式,开展教学评价。事实上,这一评价模式,不仅无法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还容易影响学生参与思政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优化策略

为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可将以下几种策略,应用于思政教育改革中:

(一)更新教学内容

鉴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将近期热点事件、与学生现实生活关联较为密切的内容(就业、行业发展等),作为素材,引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新案例、新素材的引入,不仅可激发其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育人作用的发挥,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优化思政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学方法的设置,也与该课程作用的发挥存在密切关联。基于上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可结合学生需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及时于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方法。例如,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可引入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代入案例情境,促使其更加深切地理解思政教育案例的深层次内涵。

(三)设置综合评价体系

第一,能力评价方面。能力培养状况,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提升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思政课教师可针对学生能力这一核心,确立适宜的能力评价标准。例如,可采取实践活动形式,考察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问题解决能力变化,进而判断近期思政教育成效。第二,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方面。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场所,提高所培养人才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此,高职院校可按照思政教育评价要求,打造以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为主的评价体系。利用量化与非量化方法,评估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通过个性化教育,纠正其问题,进而保障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构建育人体系平台的优势分析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来看,构建育人体系平台的优势在于:

(一)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育人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1]。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育人体系平台的构建及推行,可为思政课程的育人作用的发挥提供可靠支持,原因在于:以育人体系平台为依托的综合化思政教育,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类型(校内实践活动、校外实习活动等)和教学资源(包含课件资源、思政教育案例资源等)。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可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获得良好的道德素养、思想内涵。

(二)助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随着企业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如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等教育机构所面臨的主要问题。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构成来看,思政课程无疑是一项重要构成。根据既往经验可知,教师在思政教育中所使用的传统方法、传统模式,难以帮助高职院校达成上述目标。而将构建育人体系平台作为教学改革重点后,平台的支持与辅助作用,可优化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更加接近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随着育人平台的持续运行,高职院校可逐渐达成向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的预期目标。

(三)提高思政教学与学生要求的契合度

结合既往思政教育经验来看,造成思政教学进度滞后、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的原因为:教学方案、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在思政课程教学期间,部分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教学要点产生兴趣。而于思政教育中引入育人体系平台后,教师可依托这一平台,频繁与学生就各类思政教育活动开展沟通,全面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结合学生的反馈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或模式。教师的一系列调整行为,可促进思政教学与学生需求契合度水平的提升。

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策略分析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运用以下几种策略,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平台”:

(一)课程标准优化策略

在思政教育中,“十大育人体系平台”对思政课程的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促进平台构建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可通过如下形式,做好思政课程标准的优化:

第一,教学观念标准。在既往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强调教的功能,而忽视了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时,教师需按照十大育人功能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观念,即利用教书+育人新观念,替代传统教学观念。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同时强调知识传授、人格及良好品德培养两方面的内容,以此为优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2]。第二,教学方法标准。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相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而言,思政课的特殊性在于:其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更高。基于上述特征,在推动“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构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参照十大育人功能的要求,适当优化教学方法标准。第三,教学模式标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违背了十大育人功能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对此,在逐步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时,学校可将教学模式标准调整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教互学模式,即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求教师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案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同时,于教学活动中频繁开展互动,促使学生、教师这两个主体转化为学习共同体,进而更好地凸显思政课的一系列育人功能。

(二)人才培养方案更新策略

在高职院校的“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构建工作中,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是一项重要的支持。鉴于这一要素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按照如下模式,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与优化:

第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要点。在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要点设置状况,直接决定“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构建效率及应用成效。对此,可选定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等作为培养方案中的关键要点。第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为促进“十大育人体系平台”作用的发挥,高职院校还需配置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某高职院校将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为:具备较强责任感、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且掌握丰富会计技能、理论知识,具备良好会计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

(三)专业教师团队组建策略

与传统思政教育不同,基于“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思政教育,对学校思政课程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促进平台的构建与运用,学校可利用如下流程,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第一,设置培训课程体系。基于“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思政教育,更加重视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手段、平台特征及平台运行要求等内容的掌握。为确保教师符合平台的运行要求,高职院校可面向教师这一群体,开展适宜的培训教育。主要培训要点包含:新型教学方法。在培训活动中,可借助案例讲解、优势分析等形式,促使教师深入掌握可用于实践教学中的相关新型方法。平台特征与运行要求。

(四)设置校企合作机制策略

与传统思政教育相比,“十大育人体系平台”背景下思政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平台引导下的思政教育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涉及课堂学习、实践活动学习等方面)机会,进而改善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为达成上述目标,可借助校企合作这一机制,帮助学校深化“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构建工作的发展。

第一,拓展校企合作形式。结合高职院校既往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虽然各院校均已在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等方面,与外部企业构建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其合作频率较低,合作形式相对单一。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表现出的积极性相对不足[3]。基于上述状况,可将校企合作形式的拓展,作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平台”的重要支持。例如,可在保留原有校企合作形式的基础上,新增合作企业主导下的新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以企业新工艺、新技术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育合作项目等,以提高人才与合作企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机制的积极性,同时解决高校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第二,构建完善沟通交流机制。从學校角度来看,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学生培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该模式对学校监督、协调职能的发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维持良好合作关系,学校需与企业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渠道。例如,某高职院校在开展“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教育改革活动期间,与当地5家合作企业,共同打造了信息交流平台。学校教师、管理层、企业人员可通过注册获得对应的账号信息。在校企合作机制运行期间,各方合作者可利用上述信息交流平台的支持作用,上传相关信息资料(包含学生近期实习图片、实习报告等),并与其他合作对象开展实时沟通。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校企间的频繁、及时沟通,可为校企合作模式的持续运行提供良好保障。

综上所述,强化“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构建策略的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了促进平台构建目标的实现,可结合思政课程各类育人功能的要求,运用适宜的策略,逐步推动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平台”构建工作的发展。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各院校还可在深入了解企业、行业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平台的相关要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昊,蒋志英.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59-60.

[2] 张家琪,苏峰.创新科教发展理念视域下大学生育人平台构建探索——评《面向创新的大学教育:科教融合理念及其模式建构》[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252.

[3] 吴科岭.“互联网+”新业态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构建探讨[J].就业与保障,2020(04):78-79.

猜你喜欢

思政课人才培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