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探究
2020-11-09颜健
摘 要:随着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大批高职院校也申报和建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以培养紧缺的大数据人才。文章对大数据行业及专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1+X证书制度,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能让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更好的与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教育;1+X;专业建设
一、大数据专业开设现状分析
(一)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
2011年,全球顶尖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一个关于大数据的报告,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共鸣。短短几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在各行各业形成不可阻挡的产业技术革新浪潮。
在国内,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同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国家大数据战略列为十三五期间十四大国家战略之一,此后数年间大数据多次被作为国家战略提出。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驱动下,国内大数据市场发展迅速。有调研显示,2019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6422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12,700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4.61%。
(二)大数据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带来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极度紧缺。中国信通院调研显示,35.1% 企业认为数据人才短缺是企业发展大数据的关键问题之一。
2019年,全国大数据人才存在150万人的缺口,预测到2025年全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达230万人。同时,大数据行业人才分布严重不均,多数大数据人才集中在互联网与金融两大领域,而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极度缺乏大数据人才尤其是大数据应用人才。
(三)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开设情况
2016年9月教育部研究决定,正式批准“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1]。高职院校陆续开始专业申报与建设,2018年我国共有210所高职院校开设大数据专业,202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595所。
然而大数据专业有着覆盖内容广、专业难度大、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导致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难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专业定位不明。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大部分院校缺乏对行业及相关岗位的了解,同时大数据涉及到的知识技能广泛,这导致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脱离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要求,也不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2)师资力量不足。大数据人才的紧缺不仅仅表现在企业上也表现在教育科研行业上。目前大部分学校中从事大数据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人员都是由计算机其他相关专业转型而来,缺乏对大数据体系的系统学习,尤其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教学需要。3)实训条件落后。与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所需实训环境不同,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实训通常需要机器以集群化模式運行,学生与机器是一种多对多的关系且对机器性能要求较高,目前多数院校的机房实训环境无法满足这一条件。
二、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一)大数据行业岗位分析
大数据产业涉及的岗位众多,包括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采集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工程师、大数据产品经理、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算法分析师、大数据产品销售、测试工程师等岗位。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岗位,如大数据平台的部署与运维、数据的采集与清洗、数据分析与数据展示,所需人才类型为应用型人才,这正与高职院校培养定位相吻合。
并且,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成熟,大数据相关技术已由初期的研发阶段转变为目前的落地应用阶段,与大数据研发初期需要大量的中高端人才不同,在落地应用阶段则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些应用型人才需要把大数据技术落地到广大的传统行业中,所以大数据行业的人才需求将进一步从中高端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倾斜。
(二)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岗位定位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也应当面向大数据行业岗位中的应用型、技能型岗位。所以,高职院校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大数据运维、大数据应用型开发、大数据技术支持与服务类岗位,充分调研企业对此类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三、构建“1”与“X”相互衔接、融通的课程体系
2019年,《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印发,正式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做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设计创新。[2]高职院校在进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充分研究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课程安排和考核标准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
(一)大数据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析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示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中,有三个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紧密相关,分别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是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是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平台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是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此三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考核学生的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能力、数据采集能力、数据清洗与分析能力,与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岗位定位相吻合。应充分发挥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大数据专业路线设定
专业路线的设定应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大数据专业岗位定位及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同时兼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年限,孤儿专业路线涉及知识技能应当贴合证书认证考核内容,且覆盖不宜过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专业路线可主要设定于大数据部署与运维、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处理分析两个主要方向上,并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大数据前沿技术、数据挖掘相关知识。通过两条专业路线的学习,学生能够胜任大数据行业的基础性工作,并为继续深入拓展学习大数据前沿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于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设置
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但Hadoop一直是最为流行也是最为基础的大数据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和挖掘的分布式系统架构[3],同时大数据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是基于Hadoop生态进行考核认证的。所以课程体系围绕Hadoop及其生态构建,主要涵盖编程语言基础、Linux基础、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与运维、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Spark实时计算及数据挖掘等教学内容。
在课程进度安排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周期为三年六个学期:第1学期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程、编程基础课程及大数据导论课程,让学生完成专业所需基础学习并对大数据专业具备初步认识;第2-4学期围绕Hadoop生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包含Linux操作系统、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Hadoop平台部署与运维、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核心课程,使学生掌握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所需基本技能,同时围绕spark、数据挖掘及大数据前沿技术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第5-6学期学生完成综合实训课程和跟岗及顶岗实习。
为了更好的实现课证融通的要求,专业课程的标准与授课计划在制定时,应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大纲,将证书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认证考试内容相统一。课证融通使学生在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后,不需要额外的认证考试培训,就有能力取得认证证书,同时学生如完成了课程相关的认证考试,也能够以证代考从而实现证书与课程的互认。
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教师,需要打造一只符合高职教育和大数据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更要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才能够培养出能够胜任大数据工作岗位的合格毕业生。故而教师应当每3-5年进行一次脱产的企业实践,才能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真正了解用人单位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同时将1+X证书制度作为学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教师首先需要完成更高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认证,才能真正胜任X证书相关内容的教学。
五、结语
将1+X证书制度作为学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是高职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真正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一次重大机遇,学校要积极利用企业等外部力量“双元”协同育人,将职业院校教育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4]。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更需要充分把握1+X证书制度试点的机遇,围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进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为社会培养行业需要企业满意的复合型大数据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平,罗少甫.高职大数据实训平台建设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204.
[2] 唐以志.1+X證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3] 吕太之,毕家钦.基于Hadoop平台的岗位分析和推荐系统的构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4):1-4.
[4] 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作者简介:颜健(1987- ),男,汉族,天津人,任职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