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对策分析
2020-11-09张生祥
张生祥
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就一直存在一股反华、仇华、丑华暗流,并随国际环境变化,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诸如“黄祸”“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者”等,我们统称为污名化中国的话语行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美国为首的某些政客和不良媒体借机兴风作浪,“借当前疫情与我国屈辱近代史进行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唱衰中国经济”,①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漩涡当中。
一、新形势下的中美国家话语之争
为了转移矛盾,拉拢选民,特朗普政治集团借助疫情,将“丑化中国”工程继续深入。西方一些激进的政治党派,趁机在媒体上煽风点火,转移国内政治矛盾,将祸水引向中国。长期以来,西方借助不平等的国际传播秩序,对处于信息“低势能地位”的中国及其他国家,发动“非对称性”的国际舆论打击,对他国国家行为指手画脚,试图将自己的话语强加于他国,而获取国际舆论的“制高点”。
通过对美国媒介、智库和民众的舆情分析,我们发现: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力度会持续增强,在短期内不会松懈,我们要做好长远的战略、战术准备。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4月21日的民调报告显示,66%的美国民众对华持负面看法,只有26%持正面看法,这是自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②虽然疫情暂时减缓中美贸易正面的冲突和摩擦,但疫情结束或缓和之后,中美竞争会继续甚至白热化,很大可能走向全面对抗。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中,某些政治势力蠢蠢欲动,意图从封锁和遏制中国的混战中获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国家话语之争,仅仅是中美对抗的开始。
话语之争,是继经济战场、政治战场之后的第三战场,即话语战场。③国家实力主要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作为软实力的国家话语已成为政治领域的必争之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理应在国际组织和国际场合享有相当份量的话语权,但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长期以来主导和控制国际舆论,对中国实施打压和排挤,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形成严重威胁。因而,中国需要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推动国际体系和制度的不断改革,为构建健康、多元和公平的国际秩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二、疫情期间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应对措施
舆情是国际政治走向的风向标,持续关注,会有助于降低国家外部风险。在此次疫情中,欧美国家抹黑中国的论调与行为主要有4种:(1)“病毒源头说”——将疫情暴发甩锅给中国;(2)“数据隐瞒说”——妄称中国疫情数据造假;(3)“东亚病夫论”——煽起民众狭隘的种族优越感;(4)“政治物资论”——编造中国支援有明显政治目的。
每一种论调都是精心设计的,企图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战略目的,即贬损中国国际形象,全方位打击中国。这是中国崛起以来,西方势力再一次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政治反扑”。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并冷静应对,及时调整疫情期间的应对方案,做好疫后预案,以缓释西方某些国家污名化行为对中国国际形象的严重影响。
1.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分享“中国抗疫”经验。自疫情之始,中国就为世界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和医疗服务,保持疫情的信息透明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治理疫情的进程,与世界及时沟通,共享数据,共同协商解决全球问题,开展全球治理。这是一个深度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最权威、最专业的国际机构,世卫组织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中国通过与世卫组织的紧密合作,和其他遭受疫情的国家分享“中国治理”经验,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扶危济困、有担当的大国。
2.加大援助力度,重点支援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疫情期间,我们的援助力度和重点要有所区别。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核心发达国家,已经具备完整的医疗体系和高素质的医疗队伍,我们应在对方需求前提下,提供必要的中国诊疗方案和防疫手段,而对那些遭受疫情的欠发达地区和国家,我们应重点支援。危机时刻可以见证友情,要将友好国家和非友好国家区分开来,借助疫情,进一步加深同世界各国的深度合作。除此以外,有针对性地加强政府之间的解释工作,对中国疫情的管防控和治理措施加以解释和说明,与世界共享中国的治理智慧。
3.增强知识创新,发挥智库学术话语引领作用。智库,是公共外交的智力和信息中枢,是多轨外交行动主体的“舆论领袖”,④理应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的智库的作用还是偏弱,声音太小,缺乏话语表达力。我们除了加强官媒的对外传播,还要加强中国官方和非官方智库(尤其是高校智库)的联动性,发挥智库专家的全球合作和专业发声。充分发挥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的学术优势和国际合作基础,分区域、有重点、强联合,发布全球联合抗疫倡议,共同签署发布,并与全球主流媒体合作,推动国际学术的知识创新。
4.主动设置议程,定期召开全球卫生大会。自疫情暴发至今,国际社会一度陷入恐慌,各国治疫进度不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忙于转嫁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疫情的全球合作进度。为此,中国应主动邀请世界各国医学专家和病毒学专家等,召开“新疫情下的全球卫生大會”,借助融媒体手段共同研判疫情,协作攻关,研制疫苗,以减少民众恐慌。如此,一来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寻医把脉,为国际社会提供医疗的方向;二来能够及时表达中方的立场,消除国际社会的误会,为国际医疗专业人士搭建平台,建立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因疫情引发的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急需国际社会各界摒弃成见,通力协作,为全球经济回暖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5.侧重对内传播,疏导民众舆论走向。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有助于形成正态公共政策舆论场。⑤当今社会,民众的知识来源虽广泛,但正向信息的辨识能力有待增强,需要在舆论走向方面加以引导,向正态方向发展。国际形象的成功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讲,主要取决于国内民众对自己国家的形象认同和价值认同。这是一国开展对外交往和交流的基石和立足点。从目前全球形势来看,传播成功与否,已经和技术渠道是否通畅,和流量是否充足等因素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疫情时期的舆情走向出现国家化转向,国际传播暂时处于近乎停滞、互不信任的状态。我们发现,这个特殊时期的对外传播核心基本转向对内传播,各国媒介之间对对方的报道的有意忽略已成日常。在一方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在另外一方则被认为荒谬可笑。目前,国内外出现对内传播拉高和强化的趋势。
6.加强对外传播的精准度和精细度。虽然全球传播出现对内传播的转向,公共交往一时停顿,但对外传播并没有因此而完全隔断,政治层面的隔空对话和在线交流得到了加强,视频会议为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G20峰会的顺利开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提高对外传播的效能,就需要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借助新型融媒体技术,提高对外传播的精准度和精细度。首先,对外传播精准是要明确传播对象,尤其是欧美等国家的社会精英阶层(包括媒体精英、政治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等),有针对性地解释和说明疫情和防疫的手段,以减少信息不对等而造成的误会,尤其是因体制差异产生的意识形态误会,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疫情防控行动上取得一致。其次,还要在精细度上下功夫。无论在政府外交,还是公共外交,都要求各方在材料准备、议题设置、交流方式、合作内容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保障在线交往和对话的顺利进行。而这些活动的展开,应该基于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上。
三、后疫情时代的应有之举
疫情期间暴发出来的反华舆论,是长期以来西方某些反动势力的“现实反映”,是必然性之偶然表现,还会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持续下去。这一点,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并正确应对。竞争,已成国际社会常态,话语竞争亦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必会影响西方列强主导的国际不平等秩序,引发国际社会中某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拦、遏制和堵截,我们要做好充分的、长期的战略准备。为了赢得中国国家话语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除了以上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我们还要做好后疫情时代的预案,应对危机。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做好疫后公关预案,发挥公共外交作用。除了应对疫后的各种危机,更要做好疫后的政治公关,尤其是公共外交工作,发挥公共外交话语的主导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为经济上互联,贸易上互通,价值认同已经达成国际共识,疫情期间中国的倾力援助,将有助于疫后的经济元气恢复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环节。疫后,中国应该继续加强人员、物资、商业和服务的互动交流,为沿线欠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国家奖学金,资助更多留学生来华留学,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学习和认识。
2.启动疫后对外援助机制,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强度。对疫情严重的欠发达国家,可以考虑一定的经济补偿或人道主义援助;继续加大国内的救助和补贴,并且要加大力度,重整人民对国家和市场的信心,这一点最为关键。新冠病毒致使国内遭受重大的损失,民众的心理也遭受重创,尤其是弱势阶层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尽管政府在疫情期间,出台了各种救助政策和措施,但各级政府的救助力度仍需要继续加强。
民众对市场的信心,是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坍塌,国家市场消费将会遭受打击,这对我们实现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梦想影响深远。挽回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提神振气,恢复信心,才是提升中国国際形象的重要基石。中国要做好外部环境长期恶化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依靠全民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疾风暴雨中立于不败之地。
3.与国际组织深入合作,拓宽国际话语空间的宽度。在避免与美国全面对抗的前提下,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联盟(东盟、非盟、拉盟等)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度合作,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全球一体化。唯有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才能化解危机,重振经济。同时,继续加强同各个世界组织的合作,推动改革,发挥中国的影响力,与世界各国一道努力,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合理的世界秩序。这些都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也符合新世界秩序建立的全球诉求。如此,方能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话语权和政策制订权,为中国的国际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打下基础。
4.继续加强中央文献对外传播的力度,与世界分享中国治理的经验和方案。中央文献是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中国社会的重要窗口,有序推进这一翻译传播工程,将继续优化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国家领导人文献作为对外交流的思想平台和国家话语载体,在向海外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中国当代世界观的同时,以多样化的渠道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世界各国走近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打下了坚实的智识基础。这一些系列著作的出版、翻译和传播,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际话语权、优化中国国际形象,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近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和翻译传播,为中国国家话语对外传播给予了新的精神力量和智识支持。⑥
结语
我们应对疫情期间国家形象受损的举措还有很多,比如,从宏观层面继续推进“韧外交”或和平外交战略,强化中国“和平国家”的印象,以国家品牌的建设思路去营销、维护和提升;从中观层面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同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尤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通过教育交流、民众对话、贸易互动等公共外交手段,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纽带关系;从微观层面上做好对外传播的精细准备,依托融媒体手段,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背景,从公民个人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懂、看懂中国,并接近中国。
(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话语的翻译传播研究”和2020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大数据的中国主流媒体疫情防控报道的话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019SJZDA105和2020BYY013)
「注释」
①《外媒讽中国“东亚病夫” 华春莹:应感到羞愧》,观察者网,https://www. 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02_06_534905_s.shtml, 2020年2月6日。
②皮尤研究中心,http://www.pewresearch.org,2020年4月21日。
③《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嘉宾对谈录》,《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④王莉丽:《公共外交:多元理论与舆论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107页。
⑤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新概念传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3页。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出版发行》,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0-06/30/c_1126176343.htm,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