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09孙作淑

考试周刊 2020年88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变成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主要课题。核心素养作为学生主要的素质和学习品质,也是务必具备的,可以满足终身发展与时代进步需要的一项品格与重要能力。文章讲述在核心素养与生活化内涵这一基础之上,依据教学实践来进一步分析高中地理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培育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培育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立足于真实的地理教学情境中,借助实施地理课堂的教学改革才可以让其能够更好地发展。所以,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把学习知识和其实际生活相联系,由多个维度、多个角度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是由学生具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和学生自身的直观感知相互结合,完成课堂和生活之间的密切结合,为培育学生美好品格与重要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核心素养与生活化的主要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

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需要具有的且可以满足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一项必备品质与重要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借助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获取这项必备且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思维以及运用地理的角度与思维去处理现实生活中问题的重要能力,其中包含地区的认知、整体思维、人地协调以及地理实践这四大方面,其是学生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影响必须要具备的内在素养。生活化的教学应该由学生具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让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是学生自身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渠道与手段。

(二)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师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教育”,阐述了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教育需要回归到生活之中,学习对实际生活有利的知识。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就将该理念进行了很好地展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需要从生活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挖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规律以及地理事物具体的时空分布,让生活和地理课程能够进行有效地联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地理,指引学生能够通过生活来学习地理知识,进而实现由知识的视角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目的。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包含生活中存在的地理案例以及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消化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唯有基于生活,让生活和学习有效地结合,才可以让学生持续地消化并且具有满足终身发展必须具备的品格与重要能力。

二、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一)地理课堂设计的生活化

依据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所具有的特征而言,地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与复杂,大部分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时存在很大的难度,特别是部分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造成学生学习与理解地理知识时存在很大难度,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产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老师在讲述地理知识时需要善于運用地理知识和学生生活间存在的联系,在教学期间多融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推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生活化的教学需要老师可以科学的对所教知识展开生活化教学,应该把生活现象和地理知识进行有效地结合,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较为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比如,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与掌握上有着很大的难度,老师就应该先要求学生思考日出与日落有哪些变化,还有学生在一年中所感受的昼夜长短情况,像是询问学生在夏天早晨看到天色是什么样的?冬天造成的天色又是怎样的?学生通常会想到夏天在6点钟太阳就已经升起了,但是在冬天这个时间还是处于黑夜的状态。借助学生具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知识的导入,在融入相应的生活化教学,进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该章节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营造生活情境,激起学生主体意识

人类社会本就身处在地理环境之中,生活和地理知识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初中的地理知识来说,高中地理知识在内容上更加多样化,并且有着很强的抽象性,只是单一的展开课程教学,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老师需要做到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导入或者是设计一些和现实生活有关的情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持续地挖掘和学生自身生活生活经验更加贴合的知识点,探索知识和生活之间最好的联络点,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感受到学习具有的乐趣,进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具有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开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老师需要把课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这一背景中,进而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与主体意识。为什么同一时间大兴安岭的雪花在飞舞,而长江两岸的鲜花却已盛开?为什么在春节的时候人们都想要去三亚旅游?进而引出陆地环境具有的地域差异这一知识点,每个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自然环境也就不相同的观点。回忆自己在爬上山顶时发生的事情,觉得登到山顶时是怎样的感觉呢?学生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觉得伴随高度的升高,会出现不一样的景色与不一样的温度,这是由于高度不一样,气压、气温以及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也会产生变化,部分地区就有“一山四季”的景象,这也是垂直地域存在的分异差异。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抽象的课本知识成为生活性质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自己总结的经验,有效地调动起自身思维,主动的思考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激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习的成效也得到明显地提升。

(三)作业的形式要生活化,内化核心素养

作业是课程知识应用与拓展的主要环节,不只需要确保其内容具有丰富性,还要确保其形式具有的多样性。老师应该转变之前单一的作业安排形式,运用贴合生活实际且新颖多元化作业来完成对知识的巩固。生活化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的概念与原理,做到将地理知识作为载体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

首先,生活难题解决型的作业。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地理知识的教学也会是空洞乏味的。所以在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时,应该重视理论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就地理课程的角度来看,解释与分析处理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与地理现象,让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有效地突显出地理课程所具有运用价值。生活问题处理型作业能够应用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学生身边存在的部分地理问题,像分析中山市城中村产生的因素与怎样处理城中村所带来的问题,还有城市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生活问题处理型的作业是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与问题进行解释与分析的过程,能够激起与培育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动机。并且,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在整体思维方面的能力,让其能够形成人地协调的理念,帮助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内化。

其次,依据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立足于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通常是将生活作为基础来进行的地理实践教学,是培育学生自身地理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地理实践教学需要由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设计出多样化、便于操作的地理教學活动,使学生能够走出教室,更为接近现实生活,在生活中主动地构建与内化所学的地理知识。立足于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所包含的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或是创办一场活动等。比如,在进行《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的学习时,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创办社会性质的调查活动,依据学生学校附近的具体情况,调查该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调查学生所生活区域居民用水的具体情况,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在此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也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而使高中地理的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课程资源的延伸,发掘乡土地理资源

各个地区都有着众多且独有的乡土资源,乡土地理是该领域独有的自然与人为的景观,进一步探究乡土资源是进行生活化教学一项重要途径。乡土地理知识资料因为被学生了解地独有性,可以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共鸣与注意,对于老师开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乡土地理知识所具有的自然性、生动性、贴切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地提升。地理老师也可以依据该地区的乡土资源来进行乡土地理课本的编写,进一步充实课程的内容。以中山市为例,在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章内容时,鉴于中山市内有众多加工企业及多种农业发展模式,老师可以动员学生走访自己附近的工厂或农户,结合工人或农民的讲解,初步了解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当中的推进情况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厂主或农户,并组织学生探讨建议实施的可行性,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地深刻认识。将区域认知与整体思维基本方式指引下的乡土资源作为案例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三、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对于人才培育的要求持续提升,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学习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提高人才教育的具体质量和水平。在高中时期的地理教学中,老师也需要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并且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实现作业形式的生活化,优化课程资源,进而推动地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7):55-56.

[2]吕志忠.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2):61-64.

[3]徐欢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生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60-161.

[4]杨光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5):104.

[5]何俊康.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孙作淑,广东省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