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2020-11-09张海霞

考试周刊 2020年88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我国工业、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由此可见,教师需认知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根据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就教育信息化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语文;教学

一、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储备、文学修养、沟通能力及逻辑表达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挖掘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汇总所学的语文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围绕课文、阅读、作文三方面教学进行教学创新,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另外,教师需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扩充文学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二、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至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信息化技术能够将语文知识点内容直观、全面地呈现至学生的视野当中,学生可利用图片、视频、文字了解到文言文、古诗、散文、记叙文等文体中所表达思想感情及好词好句,有利于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积累与学习。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仅能通过文字感受到不同作者需要表达的意境,长期使用该方法,可能会导致课程过于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是,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联动学生的五感及神经系统,帮助学生深入挖掘不同文章的特色。

(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信息化技术能够呈现出一个虚拟的语境空间,学生可在该空间中理解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文学内容。这一过程可让学生快速融入至指定的学习情境中,同时采用个性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语文知识点记忆的速度。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语文课堂中展现不一样的国学、史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收集关于此类资料的数据信息,帮助学生理清不同事件的由来。例如在讲述《木兰诗》这一古诗时,可利用有关花木兰的动画片展示古时行军的劳苦,也能呈现出木兰英姿飒爽的人物个性。通过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古诗词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关于北朝时代的历史特征、时政情况等,不仅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还提升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三、 运用信息化技术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将改变传统语文课程的教学思路,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PPT、“云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思路进行学习、探究、总结,有利于避免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定向”引导。其中,此类技术可围绕文章的语境呈现出一个特色的文章意境,促使学生围绕文章意境进行探索了解,帮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挖掘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利的,具体可从以下二点进行创新。

(一)创设和谐的探究氛围

教师需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平台及时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通过激发其他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探究,有利于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知识点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诱导学生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有利于活跃现阶段的语文课堂内容。例如在关于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分别展现出文章的时间线,即鲁滨逊家庭背景介绍、荒岛落魄、荒岛生存、营救野人等方面时间线,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时间线展开探讨,分享鲁滨逊的个人情况。此时,某位学生对“营救野人”这一话题很感兴趣,于是该学生就细读了本段,同时向其他学生分享该事件发生在落魄后的23年,当星期五即将被其他野人杀死时,鲁滨逊便救下了他,这就是该事件的发生情况。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故事进行探究,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技术展现出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故事,能让学生结合这些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章含义,也能为师生提供有效地沟通空间。

(二)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应营造出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教导学生在此空间中利用“弹幕”的形式,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情境中。因此,教师可借助“文化探究”板块,引导学生在该板块中学习到初中必学的古诗词、歇后語、名人名言等方面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及时查询平台中所展示的语文内容,了解不同内容的发生情境、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天净沙·秋思》中关于“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品鉴及赏析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辩论的形式,分析这首小令的魅力及特色。辩论的内容可从景物描写方式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出发,分析不同景色与小令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交流热情。辩论会也可采用线上的形式进行,可要求甲乙双方分别总结自身的观念,围绕诗句的表达方式进行探究,进而让学生在浓厚的诗朗诵、分享会中感受到别致的语文意境,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中景物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要求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探究,有利于充分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并始终保持一个活跃的、积极的思维模式。总之,探究环境的创造可借助不同的诗句进行展现,尤其是善于写景物的诗人,比如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情境,就是借助具体的意象展现出“不畏挫折”的意识。同时,在表现这些意境时,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自然风光、真人真事等。

四、 利用创新教育形式,改革传统教育缺陷

传统语文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讲解与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围绕故事发生背景、作者生平、文章思想意境及写作特色几方面开展,但这一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活学活用所学习的知识点,致使文章内容较为枯燥。因此,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改革传统语文教学思路,具体如下。

(一)调动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教师可利用VR展现出文章的生动意象,让学生利用真实的触感感受到不同意象的特点。例如在《口技》的教学探讨中,教师可利用VR技术真实的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二人转、相声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表演者的对这些艺术的理解。此时,可呈现文章中“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的情境,让学生细致地感受到口技者在表达这些技法时所用的道具,有利于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模仿。通过学习、探究、模仿,有利于让学生围绕这一非物质文化艺术进行深入地探究,进培养了学生对语文探究的兴趣。

(二)突显人文特征

不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教师需在课堂中塑造出性格丰富的人物特征,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人物特征进行探究,有利于让学生效仿他人的生活态度及人生理念。例如在《龟虽寿》一篇文章的创新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们播放《百家讲坛》关于《三国志》的看法,要求学生利用听故事的形式感受到曹操、刘备等人的治国理念及崇高理想。尤其是曹操这个人的争议较大,既有人称他为人阴险狡诈,还有人说他治国有方。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意境,教师可要求学生体会文章中曹操的个人理想,尤其可品鉴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要求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负有的思想意境、历史文化及传统民族精神等。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记录关于曹操个人的思想,有利于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到这个人对历史、经济、政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中的人文特点。通过鼓励学生们进行深度、完善的讨论,及时了解到国学历史,有利于让学生不断创新,帮助教师了解到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语文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深入对课文进行讲解,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欣赏呈现,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到旧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巩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五、 借助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需利用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同时根据真人、真事,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意识。由此可见,教师需注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利用新颖的、特色的时政消息感受到不一样的语文内容。例如在《乡愁》课文的讲解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诗人在思乡情结的见解,要求学生感受互联网平台中关于国家、时政方面的新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真人真事,并将自身的情感带入至实际学习中,有利于分发给现有的课堂。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体会关于我国古代人文思想与现代人文思想之间的差异。例如可要求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真人真事,感受近代中国的艰难困苦,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反思,及时反思、了解社会的变迁及发展,体会课文内容与课外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语文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现出不一样的语文情境,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语文内容。另外,教师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到与时俱进的语文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通过营造出一个特色的语文意境,引导学生积极对文章进行探究,促使在融入文章意境的同时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慧勤.道技和合:信息化推变下语文教学的智性选择[J].语文建设,2018,393(21):74-76.

[2]王建波,于松军,郭江浩.基于電子书包的“三导三疑”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7):74-77.

[3]李柯.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信息周刊,2019(2):257.

[4]邓珺.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的思考[J].读天下:综合,2019(19):40.

[5]王秀伟.信息化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J].电子乐园,2018(12):235.

作者简介:

张海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