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新焦煤文化重塑

2020-11-09杜鹏程

支部建设 2020年29期
关键词:焦煤重塑山西

□杜鹏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则专门设置“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十九个专题之一,有力地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也精准指出文化之于国家、民族乃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历史及现实意义。

具体到国有企业,文化的能动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强烈。面对“三年三步走,建设新焦煤”时代使命,山西焦煤党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将“文化重塑”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支撑体系,要求积极培育、提炼、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经营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新焦煤一家亲”“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中心”等文化理念与变革部署,充分反映了山西焦煤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时代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重塑新焦煤文化,对于山西焦煤宣传思想部门而言,既是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应有的政治自觉、应尽的政治责任和应负的政治义务,如何进一步加快新焦煤文化重塑,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增强重塑新焦煤文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是维系和密切多元主体、不同成员单位和员工“命运共同体”的血脉灵魂、精神纽带和生命脐带。

(一)推动新焦煤文化重塑是新焦煤建设的客观要求。在近20 年的发展历程中,山西焦煤的规模效应、生发效应和吸附效应日益彰显。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在集团上下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始终是一道永远在路上的“必答题”。文化深深熔铸在员工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山西焦煤资源重组、组织重构、文化重塑、企业重振的内生动力,始终是山西焦煤行稳致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推动新焦煤文化重塑是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山西焦煤的战略愿景。遍览成熟的世界级一流企业,无不具备清晰的战略管理体系、卓越的产品服务质量、有机协调的业务体系等显性竞争力,更具备特质明显、深入人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此类文化归纳起来有四种特征:明确的使命与责任;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形象。山西焦煤要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必须建塑和高扬自身的文化品牌,并形成与“主导国际炼焦煤资源配置、引领全球煤焦生产技术发展、全球煤焦市场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领军企业”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三)推动新焦煤文化重塑是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迫切需要。独特的企业文化,凝聚着员工本企业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员工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新焦煤全面变革、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原则,鼓起员工的“钱袋子”,撑起“面子”,更重要的是补足“里子”,即把企业效益同全员文明素质“双提升”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焦煤文化建设力度,才能更好地满足员工精神需求、丰富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新焦煤文化重塑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继承和创新相融合的原则。山西焦煤企业文化重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充分尊重、研究和继承大集团组建20 年已有的企业文化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汲取国内外成功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成果,力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打造既富有新焦煤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

(二)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原则。围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和焦化企业”目标,贯彻新焦煤新理念新要求,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通过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公司的价值理念、核心观念转化为山西焦煤的独特风范和员工的行为规范。

(三)普遍和特殊相融合的原则。遵从企业文化塑造的一般性规律和要求,从勇 转型新路的实际出发,从提升竞争力、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的需要出发,创造既符合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本质特征,并独具新焦煤特点的企业文化,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服务。

(四)共性和个性相融合的原则。坚持“新焦煤是一家”,强调在企业价值观念、基本行为和形象塑造上,焦煤所属企业必须做到上下内外前后保持一致,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整体化的良好形象;同时尊重各成员企业的历史与专业特性,在确保统一性的前提下,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形成“母文化根深叶茂、子文化百花齐放”的新焦煤文化建设生动局面。

三、新焦煤文化重塑的途径

(一)战略导向促文化重塑,校准“定盘星”。山西焦煤党委深刻把握企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机遇,作出了“三个三年三步走”的战略规划,赋予新焦煤“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战略内涵,以“资源重组、组织重构、文化重塑、企业重振”为主攻方向,制定了“聚焦主业、深化改革、全面变革、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与“十四五”规划衔接配套,形成了新焦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书、路线图,深刻阐明了新焦煤“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实践性,对焦煤文化重塑指明了根本方向。

(二)理念认同促文化重塑,下好“一盘棋”。山西焦煤总部和各子分公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全员要秉持“焦煤一家亲、上下一盘棋”整体化理念。焦煤的子分公司成长历史不同、融入时间不同、行业板块不同、固有文化不同,但必须认识到——同心协力方能共谋发展,同心同德才能成就伟业。在新焦煤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修正、提升和优化,不断赋予新内涵。

(三)重塑文化管理机制,织密“一张网”。随着新焦煤建设全面铺开,各类改革举措、变革措施将逐一落地。在每一项制度构建中,都内嵌入企业文化,以制度催生文化活力。这个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关键少数,推动“一把手”做新焦煤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塑造者、示范者、带头者。必须把“奋斗为本、长期艰苦奋斗”“不让奋斗者、贡献者吃亏”等理念纳入人才选拔范畴,让有贡献的人有票子、有面子、有位子。必须把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流程再造、技术革新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抓好落地见效,催生“N 棵芽”。一是挖掘故事促文化建设融合。把新焦煤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变成职工群众喜闻乐见、愿听爱看的“焦煤故事”。二是行为规范促文化融合建设。要严格执行《企业基本行为规范》,各子分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监督制度,确保落实到位。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员工精神气质。三是制度改革促文化融合建设。紧密结合组织重构和“六定”改革,围绕战略决策中心、利润创造中心和成本控制中心的不同层级定位,在管理体系重构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抓好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新焦煤文化融合建设中应当处理好的几 个关系

(一)妥善处理“母”与“子”的关系。新时期的山西焦煤企业文化建设,更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包容的时代精神。母文化应该具有概括力强、包容性强、原则性强、说服力强、可执行性强的特点。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品牌文化、人才文化等子文化则应当在母文化的指引下,体现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特色。

(二)妥善处理“同”和“异”的关系。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所在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员工文化水平、思维模式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大集团各成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差异既不能够轻易抹杀,也不能长期任由发展,而必须求同化异、融合一致。这一过程是理念认同、情感认同、目标认同的过程。

焦煤大学举办管理变革首期专题研讨班结班典礼

(三)妥善处理“旧”和“新”的关系。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建立在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升,体现时代精神。要坚持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焦煤文化在保持基本框架稳固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新内涵,保持内容常新。

(四)妥善处理“形”与“神”的关系。新焦煤文化既体现在价值取向、愿景和使命等“神”上,同时也体现在企业的伦理道德和客户利益关系处理的“形”上。“形”“神”兼顾,内外兼修,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才能变得更为清晰,而且在各种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企业文化将为企业的行为作出理性选择。

猜你喜欢

焦煤重塑山西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第十次春节前夕考察 习近平为何探访山西这两个村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重塑未来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焦炭专业化设备多货类作业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效重塑肌肤弹性
焦煤连跌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