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实践探索

2020-11-08王永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5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活动

王永春

【摘  要】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价值是由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它与古诗文文本自身的特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处理息息相关。为突出古诗文教学的价值,《蒹葭》没有完整的爱情故事情节,只是一个“情景”的片段。也不是一个“花好月圆”的故事,全文采用回环、反复的写法,一直咏叹。《蒹葭》一课教学,从品读环节,形象分析,想象的空间探寻三个方面寻找路径,从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活动;审美与创造

《蒹葭》是古秦国的一首民歌,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教参定位为:吟咏个人的情感追求。给出的教学重点是:诵读把握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了解赋、比、兴的手法。没错,很多教师都是这样处理的,因为诗歌的确是写一个恋爱中的痴情人对自己心上人的痴情的追求的故事,并重章、叠唱,表达出的心理和感受是十分曲折的。笔者也竭力借助各种音频资料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描绘画面,但有大部分学生的反馈是:没感动,也不是很能体会其中的美。

一、教学反思

反思1:我是怎么提出问题导入的?

哦,我是这样导入的:介绍诗经作品和后人评价。然后读一遍。学生是没感觉到美,他们在忙着注音、认读。因为担心小组诵读时自己读不清楚。本该在课前预习中做的事,我放在了课堂的前三分钟,这篇美丽的诗歌并没有出场就散发出魅力。

反思2:我的整体结构是怎样让学生体味美的呢?

我设置了3个主问题:《蒹葭》呈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反思3:我的学生在这3个主要问题指引下,有哪些课堂活动?

学生诵读、听录音诵读、学生讨论、分章节男女生诵读。最后欣赏“经典咏流传”《蒹葭》歌唱视频。综观整个课堂,学生是比较投入参与,对诗歌里呈现的爱情故事是比较感兴趣,讨论环节和诵读环节都积极参与。但整个课堂想要追求的“蒹葭”之美,或者说教材选此文要以点带面去呈现的《诗经》之美在哪里呢?

追问:课堂里呈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人性美了吗?(答:没有)

反思后重新设计,将无味道无美感课堂升级——品读《蒹葭》四美。

二、核心问题重置:《蒹葭》之美在何处?

(一)品读环节:怎样写的爱情故事?——含蓄美

1、文字简约的含蓄: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只反复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顺势为下一环节呈现“重章叠唱”这个概念做铺垫。

2、痴情形象的含蓄:虽未直接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主人公反复去寻求心爱之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可是“伊人”宛在“水中央”、“水 中 坻 ”、“水 中 沚 ”,咫尺天涯,却可望而不可即,恍惚迷离。

3、韵味无尽的含蓄:只描写追求“伊人”过程的曲折艰难之难,伊人“宛在”,结果始终不呈现,给阅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所以课堂选择的视频资料“经典咏流传”《蒹葭》歌唱视频放在课前三分钟:欣赏环节。让学生在朦胧美的画面中欣赏温婉柔和的音乐与歌词。感知模糊的主人公身份、面目、空间位置,营造出:雾里看花、朦胧飘渺的课堂意境。为下一环节探寻意境美作铺垫。让学生在品读故事与品味含蓄中感知诗经的审美价值,培养基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二)深入审美环节:怎样运用意象写美?——意境美

优秀习作展示:

1、学生活动:找意象、说特点。茂盛的“蒹葭”、微微的“白露”、柔情的“水”、迷蒙的“湄”“沚”、曲折的“道”。讨论出结论:烟水迷离的景,一派萧瑟的秋。

2、主人公形象探究—品读节奏、散文化语言描写。

小组结论:衣袂飘飘的型,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的爱。

所以深秋的景象和主人公温婉曲折、惆怅失意的心情相生和谐、融为一体。一边是主人公的执着追求,痴情迷惘,一边是伊人宛在、若隐若无的缥缈。

3、讨论:视频资料里表演者们为什么全部白衣飘飘、舞台云雾缭绕小组比赛朗读并讨论:蒹葭苍苍、寒露发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

三、审美与创造

写美环节---再现画面美。以下是优秀习作展示:

1、读后感类:

《蒹葭》没有完整的爱情故事情节,只是一个“情景”的片段。也不是一个“花好月圆”的故事,全文采用回环、反复的写法,一直咏叹,但简单改变了个别的词语,避免了刻板和累赘,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缠绵悱恻,温婉深沉。朗诵并反复抒情时,我们情不自禁摇头。仿佛与主人公一起,来回往返地寻寻觅觅,经历“道路且长”;“道路且跻”;“道路且右”的曲折,心系伊人。因为始终没有结果,所以读起来有一种残缺的美。这是一个痴情男儿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迷恋,是真实的人性美。

2、散文描写类: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秋水潺潺,芦苇深茂,霜露凝重,芦苇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微微的细碎的声音,秋风拂面,他迎着秋的寒意在岸边踟蹰,寻找所思念的那位“伊人”。他在内心深深呼唤:“你在哪里呢?”也许就在水的一方。道路艰难遥远,河道弯曲盘旋,我思念的人啊,你在“水中央”,我一定要找到你,将你放在我的心里。

总之,《蒹葭》意境唯美凄迷,朦胧惆怅,音律曲折温婉,故事情感荡人心弦,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魅力。是可以着力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经典之作。笔者通过两次开展教学活动着力“核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欣赏视频诵读——小组品读研讨---小写作体验这三个环节中完成“審美与鉴赏”的渗透教育。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