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艺术科技助力非遗传播——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课题组主持“惊鸿之约——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专家研讨会纪实

2020-11-08张书恒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津美术学院敦煌美术馆

张书恒 张 欣

编者按:敦煌的莫高窟见证了多元文化的荟萃交流,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为继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课题组,以一年多来在敦煌研究院考察和石窟采集的经历为基础,对第275号石窟进行了全景三维建模和石窟数字影像还原。2020年7月30日至9月15日,“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虚拟再现课题研究成果展暨‘惊鸿之殿——遇见敦煌最古老石窟’沉浸式影像SHOW”在“敦煌学奠基人”谢稚柳先生的故乡常州西太湖美术馆呈现。展览现场,天津美术学院创作团队以全息数字投影技术全景再现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和石窟景观,通过沉浸式场景再现和交互的方式,加深当代观众对于敦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让观众通过前所未有的科技方式感知千年佛国,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新奇有趣的对话。

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国际级系列课题组呈现的三维裸眼石窟(感谢敦煌研究院提供数字资料)

贾广健等在蒋旎的导览下看展

8月16日至18日,“惊鸿之约——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暨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传播系列课题成果展与专家研讨会在江南的西太湖美术馆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科技高度发展并与艺术融合的语境下,艺术家如何立足更学术、更广阔的立场上,让非遗文化和当代创作媒介的融合更有价值。

【研讨主席】

贾广健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朱明辉中共常州市社科联主席、党委书记

【召集人】

张安娜西太湖美术馆馆长

王爱君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

张 锰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课题组成员】

蒋 旎课题负责人 副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

张 欣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骨干教师

张书恒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学研究员

【研讨会领衔嘉宾】

胡 洁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

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挂职)

王伟毅

教授、硕士生导师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车建全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实验艺术学院原院长

郑 闻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王 帅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实验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

武 军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实验艺术学院基础部主任

张丹丹

颂巢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曹 恺

著名策展人、当代录像艺术学者

江可群

常州市美协名誉主席、常州市文广新旅局调研员

冷天明

常州市美协副主席、常州市雕塑家协会主席

倪露江

著名媒体人、常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 振

武进画院院长

朱利群

中国美协会员、刘海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

黄海波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秀霞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美术学博士

曹 晋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王岩松

江苏理工学院教授、传统壁画研究所所长

朱亮亮

常州工学院社科处副处长、美术学博士、

艺术史博士后

叶康宁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艺术史研究室主任、美术学博士

陈景普

常州机电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院长

刘颖娜

常州市博物馆信息部主任、副研究员

曹 晋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王 晴

中国美协会员、刘海粟美术馆专职创作员

秦 红

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理事、著名雕塑家

张家毅

中国美协会员、武进画院专职画师

杜明芳

苏州梵融美术馆馆长

张玉瀛

当代艺术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形式,那么,沉浸式再现和交互——独属于当今时代的艺术呈现方式,是否能更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正是天津美术学院创作团队和所有渴望保护传统优秀文化的人们上下求索的问题。本次展览举办以来受到各方关注,为了进一步夯实研究成果,8月16日,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教授领衔原创团队以“惊鸿之约: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为主题展开专家研讨。回顾这场汇聚多专业、多视角的研讨会,专家们到底说了什么?

研讨会围绕三大主题展开,以供大家品阅和思考:

一、艺术创造与传播的区域效应。

二、数字化再现与传播,艺术与科技的未来走向。

三、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如何从课题文本走入大众文化?

【第一板块】艺术创造与传播的区域效应

贾广健:很高兴来到常州这样一个有3200年的历史、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且古今交融的城市。本次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传播”系列课题成果展与学术研讨会在常州西太湖美术馆顺利举办,并得到了科技园区和西太湖美术馆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

天津美术学院前身是北洋女师范学堂,这个学校建立在1906年,它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由中国近代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傅增湘先生成就了一个大家和一所大学,大学就是天津美术学院,大家就是徐悲鸿先生。今天的天津美术学院将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作为重点,又把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和发展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蒋旎老师申请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果展能够在这呈现给大家。在常州这样一个注重经济和人文发展的城市,这个项目能够在美丽的西太湖美术馆呈现出来,也能让我们看到这个城市对文化的重视。这次敦煌项目也是天美教学向社会的一次延伸,以这种新的理念,新的科技手段,把敦煌艺术以当代的一种方式呈现给更多的人,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让来自全国的专家以及普通市民能够体验到这种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效果非常好。

展览现场

朱明辉: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相聚在美丽的常州,在西太湖美术馆展开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讨论。“敦煌学”是一个具有神秘感召力的代名词,而我们江南常州也是人才辈出:恽南田先生、谢稚柳先生、刘海粟先生、盛宣怀先生,见证了中国艺术、文化、教育、经济的蓬勃发展。今天我们汇聚在此,感受天津美术学院作为国内新媒体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学府的文化魅力:天津美术学院将一个国家课题办成一场全国专家参与的讨论并深入到公众范畴,体现了学校在学科发展上的高度重视。今天我们以敦煌为切入点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期待日后有长远的共谋和文化复兴的大作为。

张安娜: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开发区代表着年轻、希望和创新。西太湖美术馆过去也一直做一些传统艺术的展览与活动,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可以有更多互动性的展览。机缘巧合下,我得知有这个项目,通过对敦煌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我要做一个沉浸式的展览,让常州市民在家门口也能看到高质量的新媒体艺术展,而不用去到上海、南京才能看到好的展览。展览开幕到现在,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展览人流不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此展的价值。

车建全:2018年初,蒋旎带着敦煌项目来找我,我非常重视和支持。这是实验学院的第一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由骨干教师牵头组建团队的工作方式,既可以通过项目锻炼团队,又可以加强教师梯队的实践,同时,以项目引入本科课程,由学生共同参与,对课程设计与母题深化与延续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应。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呈现与研究也是媒体艺术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和历史责任。

此次展览不仅借西太湖美术馆与当地公众形成了沉浸式现场体验的对话关系,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场以敦煌为母题、以非遗研究为传播方式的公共艺术展,在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想象和延展也是展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更接近对母题的再创作。

作为2018年12月项目中期汇报展(广州大新美术馆)策划人,我很高兴看到这个项目的生成、延展和深化,以及最终文献性与延展性的相辅关系,透过实验学院近年来重要的课题成果,我看到创作团队建设、科研与本科课程嵌合为学科建设发挥的实践作用,希望这样的课题与课程成果能够成为学科升级和课程改造的基石,对实验艺术教学大框架的优化与拓展发挥良性效应。

朱家丽: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引进和策划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发掘有特色品质、有时代内涵的艺术资源,不断提升在全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通过科技产业园提高城市的品质和人文的魅力。本次敦煌艺术沉浸式影像展让观众与莫高窟最古老的北凉时期石窟相遇,符合我们保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传统美学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的高品质展览的立意。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带给市民全新的视觉审美体验,本次展览以更加生动、更具传播力的形式展现敦煌,展现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特征和历史面貌,具有巨大的先导性与学术性。

江可群:此次研讨会的质量和视野是我在江南区域参与过的最好的,没有之一。

希望今后我们还能继续举办这样规模大的展览和这样深度的研讨会。

【第二板块】数字化再现与传播,艺术与科技的未来走向?

胡洁:新媒体在我看来是一个将艺术作品推荐给普罗大众的有效途径,就像蒋老师做的这个非遗传播。非遗之所以叫非遗,就是说这部分文化艺术在慢慢地被别人淡忘,但它确实是有价值的文化,需要去传播,传播的途径就可以用这种新媒体方式。艺术和设计的灵魂永远都应该是以人为本。像蒋老师这个敦煌的项目,课题名字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但是这个课题最本质的点是围绕敦煌的艺术形态和人文内核,只是用新媒体方式去呈现。在我看来所有艺术和设计的主题都应该是需求驱动,即无论做新媒体还是别的艺术设计,都应该关注人的需求是什么,所有艺术作品的呈现都应该以人的需求为灵魂。

王伟毅:近年,沉浸式的多媒体展览在公众中渐成影响,在上海等地的文化中心、大型购物中心多有举办。但是沉浸式展览有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很多展览被称为“伪展”,比如名为梵高的艺术作品展览没有梵高的作品,展览中仅有一些梵高油画作品中的元素,这样的展览可谓名实不副。因此,由专业艺术机构举办的沉浸式展览应在名实相副上做足功课。

蒋旎老师策划的这次展览是该课题的第二次呈现。与2019年1月第一次在广州大新美术馆的展览不同,此次在敦煌石窟的背景知识介绍上做足了功课。如同知识隧道,观众走入沉浸式展览空间以前,要穿过图片和文字展区,这些图片、文字对敦煌的历史进行了普及。平实的文字、图片与“酷炫”的多媒体作品形成对比,在呈现方式上的巨大反差让展览整体上更加丰满、有力度。此次展览跳出大多数沉浸式展览的呈现方式,在展览的叙事方式上做了突破,非常值得肯定。

当然在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今天,沉浸式展览还需要在美术馆中“落地”吗?在网络虚拟空间是否会有更好的呈现方式?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展览叙事方式提供了更宽泛的可能,基于“前数字化”时代的思维方式是否应当改变呢?例如,疫情期间,美术馆都在做网络虚拟展览,是否有必要在网络“搭建”一个模拟现实展厅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链接”“搜索”“互动”等技术本身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应该将虚拟展览的重点放在展览叙事方式的突破上。

今天,人工智能参与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我认为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方面有无限的前景,但是在“纯艺术”创作上有多大作为尚未可知,艺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艺术创作不是“纯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的根本是情感,具备深度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会有情感。当然,高水平的设计艺术也是有情感的投入。提炼绘画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不是艺术创作,还是基于“算法”的模仿,不是艺术创作思维。

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在以预设、分类、摆布为特点的领域有所作为,这也是具备深度学习功能的诗歌创作软件可以写出几近乱真的旧体诗的原因,文字、词语已经由人清晰分类并预设在软件中。

但是我绝对不是前数字时代艺术的原教旨主义者,我期待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思维的艺术创作,而不是将传统艺术进行数字化的“改造”;我也更期待有人工智能参与的艺术创作对人工智能自身的反思与批判。

郑闻:蒋旎及其团队做的敦煌项目,展览本身的艺术性是一个方面,但在我看来这种展览所引发出来的思考更为重要。目前的新媒体艺术展览主要有两种方式,蒋旎团队是其中一种,将新媒体作为一个工具或者载体,用以完成敦煌洞窟的数字化呈现,这更像对于一个实物或者说对于一个资料或者对文献的媒介转化的工作,这次只是一个洞窟,我期待更多敦煌文化及洞窟的数字化呈现,也希望国家艺术基金能够支持更多此类项目。另一类针对媒体本身展开的媒体艺术,进行研究和批判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在娱乐工业中对媒介的批判、人和科技的关系,我希望我国的新媒体艺术能够有所突破。

李秀霞: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新媒体技术遇见了古老的敦煌艺术,天津美院蒋旎老师及其团队的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传播系列课题成果展完美地诠释了“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主题精神。同时,也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

叶康宁:而今科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渗透到人类社会,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并为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同时,科技也让艺术插上了翅膀,加大了经典艺术(如敦煌艺术遗迹)的传播力度,让社会大众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观赏她们,了解她们。

倪露江: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创作。没有情感,其他的就没办法谈下去。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蒋旎老师团队创作的“惊鸿之殿”其本质是在传达科技以外的人文情怀,只有了解敦煌为什么能如此辉煌,我们才能理解当下为什么要弘扬敦煌精神。未来已来,相信艺术创作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张丹丹: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当今最受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艺术爱好者追捧的艺术形式之一。以新媒体艺术的形式重新演绎非遗文化、传播非遗精神,将成为热爱非遗和热爱艺术的群体追求的新风尚。

【第三板块】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如何从课题文本走入大众文化?

洪磊:我们今天在这里看到的现场,是否需要跟那些复制石窟做比较?我觉得不然,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体验并不仅仅是模拟和照搬,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今科技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在此的目的其实更多是引发思考,以时代发展而言,如何用当下的媒体语言去丰富更多元的文化内涵。

曹恺:我很欣喜地看到蒋旎将科技引入非遗传播中,为我们定位到底用什么样的科技手段来创新艺术表达形式。科技使艺术史的跨领域研究越来越重要,不同文化形态的接纳是很好的。希望以后西太湖美术馆能够继续引进这样的展览。

王爱君: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作为国际最早一批进行媒体艺术创新研究的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当代媒介语言的创新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与传播。近年在开拓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视野的进程中,围绕敦煌早期艺术的沉浸式再现为研究主题,先后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我们不免要进行思考,对于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意义是什么?我想对于一段历史的记录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张锰:课题为什么能够变为项目,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一个课程从课堂走向了美术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意义。是当代全民数字化的需求,促使了我们的实践,新媒体艺术产生了“以一当十”的效果。同时也引申出了科技与生活、与传统文化、与认识论的关系。

王岩松:同样作为一名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我知道策划、实施一个展览的不易,这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好展览。有一些感受:首先,这是一个选题标的明确而有高度的项目,是中国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播的创新性举措。敦煌是石窟艺术的宝库,以科技成果助力传承、传播敦煌文化遗产,打破了以往临摹、复制壁画的惯用手段,开创了将古人的艺术创造传播下去的新途径。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和群众回归传统根性的自觉从展览的实施和展后效应中可见一斑。通过科技成果呈现传统文化,开阔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思路,展示了新的可能性;其次,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有可能再配合一些可触可摸的介质或互动形式的作品,应该是锦上添花的。

朱亮亮:这场由科技助力的敦煌艺术文明沉浸式视觉盛宴给观者以全新的审美体验,给业界以积极思考。古老的敦煌艺术文明如何在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更好地传承、发展及创新是值得我们美术界同仁探讨的话题。科技不仅能够改变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可以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文明带来有益的变革。这场展览既是一次成功的实验,更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王帅:在将要走出展厅的时候我又一次移步到樊锦诗先生那张照片前面,因为“她”击中了我。樊先生很早就提出用多媒体和智能技术等对敦煌进行永久保存。敦煌留给后人的是历史和文化,文化的传承才是敦煌价值的体现,而科技的发展始终是以人类的需求为驱动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延伸。“惊鸿之殿”这一课题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建立共享,让更多的民众能够超越物理距离享用到科技带来的多层次丰富,正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刘姝铭:面对这样重要的文化背景和宏大的主题,以沉浸式的形式再现出来,对于每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思考。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复兴和再现中来。

武军:“遇见敦煌最古老石窟”沉浸式影像SHOW常州展,是蒋旎老师创作团队,以新媒体科技、艺术地再现敦煌最古老石窟——北凉275窟的成果呈现,让我们看到她们是怀着敬畏和赤诚之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进行艺术创作与非遗传播。期待她们能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张欣:“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是一个让世界认识敦煌莫高窟的非常好的契机。莫高窟作为国之瑰宝应该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得以继承、创新及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助力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甚至更加丰满的表述。但深究其所以然,还是艺术本身的魅力为永恒。借用谢稚柳先生的《敦煌石室记》中的一小段话:“敦煌壁画。本不易解。卑之无甚高论。禽犊为学。将错就错。亦难能矣。然而所谓研究敦煌画。要当求其体法与傅彩。与夫所以变迁之因。要当视其变者而求其不变者。视其不变者而悬解其风骨情采为如何。”

张书恒:此次展览项目对于敦煌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传播是以情怀为内核,利用新媒体技术作为表达媒介,以求用轻松愉悦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人的精神并体会敦煌文化的瑰丽与神奇。

王伶羽:在“以科技艺术助力非遗传播”的研讨内容中,天津美术学院蒋旎副教授用她自己的作品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研讨命题。在蒋老师的“遇见敦煌”三维数字影像沉浸式展览中,观众体会到了置身浩瀚宇宙的神秘感、穿梭千年的历史感、佛教艺术的神圣与庄严,无须语言,已然穿越千年,心归敦煌。

展览现场

温馨:非遗文化是我国一项无形的、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一直是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观看沉浸式展览“惊鸿之殿”给了我一次全新的体验,让我看到了现代科技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显著作用。

张家毅:研讨会前跟蒋老师了解了有关技术问题,六台投影仪背投如何做出了“惊鸿之殿”的效果,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淌”。就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的体验感来说,如果增加穹顶,会更美丽更震撼。此次展览项目从全民需求的角度来说非常有意义。敦煌艺术是全人类的瑰宝,而“大美西部”无论在物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离大众有一定距离,经过天津美院数字化后这种距离被拉近了,更适合“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强强联手,惊鸿之约。

章柳燕:作为西太湖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我很感谢蒋旎副教授及团队为我们西太湖美术馆呈现了一场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敦煌艺术沉浸式展览。此次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带给常州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与心灵体验。敦煌艺术人物造型美、色彩美、韵律美似一剂灵药直击人心。希望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被全世界的人关注并喜爱。

猜你喜欢

天津美术学院敦煌美术馆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天津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选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去美术馆游荡
李戬
美术馆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