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百里清江搭戏台
——《清江有戏》代跋

2020-11-07牟廉玖

民族大家庭 2020年5期
关键词:巴国清江土家

文/牟廉玖

积后半生的20多年心血,我的戏剧、歌词、曲艺作品专集《清江有戏》今日终于正式出版了。感谢老战友、大作家刘富道先生为此写了序,长江出版社又为其精心编辑,精致装帧。一卷在手,了却了我晚年的一大心愿,欣喜之心,难以言表。

我是出生在清江河畔的一个土家农民的儿子。照说,对清江母亲河是再熟悉不过了。其实不然,小时候,我只知道清江里有水、有浪、有石头、有鱼虾。清江到底美不美,从来没注意过,也没想过。至于“清江有戏”这个问题,那更是我在部队做了30年文化工作,又转业到地方做了20多年民族工作后,才逐步认识到的。

198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还真觉得这个选择没有错。特别是听了廪君、盐水女神、巴蔓子、容美土司和女儿会的神奇传说,在与民族地区的众多民族民间艺人交上朋友后,我的心绪陡然云开雾散,神清气爽,顿觉眼前有一片神奇的天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清江实在是太美了。清江里流淌的不仅仅是水,而且还有悠久灿烂,奇特隽永的文化,那里有吟不完的诗,描不完的画,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而且也有编不完,演不完的连台好戏。

我庆幸我的晚年有了新的精神依托。也几乎就是从那时开始,在做好本职工作和兼顾歌词创作的同时,我便开始酝酿几部戏剧作品。

我的这个集子里共收集了我的七部戏剧作品,分别为歌舞剧、歌剧、音乐剧、话剧和电影等五种不同的形式。其中五六部的故事都取材于清江岸边,且都与爱情有关。话剧《诗酒黄鹤楼》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武汉黄鹤楼,但黄鹤楼下也同样流淌着清江的碧水涟漪。时间从古代巴国一直延伸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真可谓“上下五千年,击水三千里”。

大型歌舞剧《清江古恋》,演绎的是巴国始祖廪君拓土开疆,始建巴国以及他与盐水女神的生死绝恋。故事出自《后汉书》,原文总共只有200多字,但其内容却是土家世代子孙家喻户晓的。在剧本创作中,我将原书的“计杀”改成了“误杀”。让盐水女神冒着生命危险,用头上的金簪打开了捍关的关门,礼送巴军西行。后又在梦中凿出盐井,为巴国开启了滚滚财源。功成名就后,廪君放弃王位,独自回到盐阳,拜祭爱妻,化成白虎,化成了巴国子民和爱情的守护神,成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古恋绝唱。戏中的盐池对歌、夜织鸳鸯衫、船棺葬礼和虎啸清江等场面,恢宏壮观,新颖独特,一定会带给你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和强大的精神冲击。

《清江有戏》封面

巴蔓子是土家人世代祭拜的一个古代英雄人物。战国末年,巴国在秦蜀两国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发生内乱。虎贲大将军巴蔓子,受巴王重托,前往楚国借兵,不得已“许以三城”。内乱平息后,楚人前来索城。他毅然选择了“断颈全信”。最后,巴楚两国均以上卿之礼将其厚葬。临江(今重庆忠州)是巴蔓子的故乡,唐太宗李世民因感巴蔓子之义,而将临江改名为忠县,我的家乡利川都亭山是巴蔓子刎颈葬身之地,所以,我有责任来为这位英雄树碑立传。在这部戏中,我根据剧情需要,创造了孙守玉这样一个巴蔓子夫人的角色。并以她为线,串起了巴楚两国的灿烂文化。她是楚国一代贤相孙叔傲的第十四代嫡孙女,又是屈原的小时的同窗,由她拿出楚庄王当年的玉佩,才促成了楚国发兵救巴。最后,又由她托着巴蔓子的头颅,泣读了巴蔓子的绝笔书信。在这部戏中,巴蔓子国难当头时的担当精神,孙叔傲一家的廉洁家风,对当今世人无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大幕在“身葬清江头,头葬清江尾。身首异处国土全,英雄终不悔”的颂歌中缓缓合上。

大型音乐剧《土家女儿会》是在我创作的同名音乐叙事片的基础上延展出来的。原作已获全国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类节目金奖,其中有些歌曲已经在省内外广泛传唱。女声独唱“土家女儿会”也是《家住长江边》同名选唱的主题歌(该剧曾获文华大奖)。新作把女儿会放在了“改土归流”这样一个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展开,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戏中的女主角覃真真是一个土家歌王的孙女,而男主角田映如则是容美末代司主的弟弟。通过摆手定亲,哭嫁别亲,跳丧祭亲,驿站聚亲和盛会全亲等场面,演绎了土家女儿会这一土家情人节,妇女解放节,武陵狂欢节的前世今生,展示了多姿多彩、奇特浪漫的土家民族的风情画卷。

话剧《诗酒黄鹤楼》是应长江艺术剧院之约的一篇“命题作文”。他们的要求就是要以黄鹤楼这个湖北的地标为题,用于提升湖北旅游的文化品位。至于写什么,怎么写都由我自己拿主意。

接受任务后,我的思考主要集中在黄鹤楼是个什么楼上?最早的黄鹤楼是一个军事要塞,但它不像赤壁,在这里并没发生过有影响的战争。阎伯理在《黄鹤楼记》中说:此乃“荆吴形胜之最”,古今游客“游必于是,宴必于是”。这两句话就给这座名楼定了性———它是一个旅游景点,是一座文化楼,是一座诗楼,酒楼。古今名人在黄鹤楼上留下故事最多的人莫过于李白,他又是我们湖北人的女婿。因此,把李白、诗、酒、楼四者融为一体,就是这部戏的创作方向,也是黄鹤楼的最本质的特征。现在的《诗酒黄鹤楼》,是以黄鹤楼为中心背景,以李白为中心人物,以诗酒为中心话题,以李白到底是当官还是当诗人的内心矛盾为核心矛盾,借助声光电和时空穿越等现代手段,将盛唐与当代,民间与宫廷,诗词与调侃融为一体,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广阔的超时空的诗画世界。当前,国家正在对全民进一步普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赛》连续开创观众收视新高记录。这说明,我们搞这样的舞台作品,是时代和群众所需要的。

电影文学剧本《摸秋》,讲述的是清江河畔一对土家青年曲折凄婉的恋爱故事。女主角中秋与男主角赶年从小在一起长大,萌生了朦胧的爱恋,但命运却将他们推向了两个世界。女主角中秋,出身中医世家,在学校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但由于受父亲“历史问题”的影响,在上高中时被取消了学籍,回乡当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男主角因坚持要与中秋保持恋爱关系,在部队也迟迟不能入党、提干。中秋为了不把男主角拖进火坑,毅然决然地与一个长期患病的同学结了婚,从而成全了赶年在部队的顺利发展。全剧通过男女主人公在童年、青年和老年时三次在一起“摸秋”,展示了社会的沧桑变化和纯真美好的人性。

2016年,湖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奖颁奖。图左二为作者

《寻访满堂音》是由长江艺术剧院吴黎莉、聂立祥编剧,由我为其创作全部的唱词和韵文的乡村音乐剧。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曾在北京、武汉、恩施等地演出,并受到广泛好评。我国各地有成千上万的文化人为抢救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奉献了毕生心血,此剧是目前我所看到的唯一为这些人立传的舞台艺术作品。

写戏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就是必须“有戏”,只有这样,戏才好看,观众才听得进,坐得住,故事也才能继续演绎下去。因此,故事必须具有真实性、传奇性、冲突性、偶发性和虚拟性。

除电影剧本《摸秋》外,其他五个剧本都是历史题材。我的原则是,写历史题材的作品,必须尊重历史。要全面地把握历史,把已有的历史素材用尽用足。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行动路线,不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否则,历史人物就不是历史人物了。细节允许也必须进行创作,但必须是可能的、可信的、合情合理的。“戴着镣铐跳舞”,是戏剧创作的困难之所在,也是戏剧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剧本乃一剧之本。但剧本的完成,只是戏剧作品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我的这些剧本写出来后,都经历了无尽的波折。三部曾列入省里的重点,两部曾写入州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三部曾与文艺团体签约,一部曾列入当年的拍摄计划。但由于种种不可预知、不可抗拒的意外,至今仍有四部还压在箱底,也许这就是我此生此世的最大遗憾。

书中还同时收录了我的70首歌词和8件曲艺作品和3篇词赋。这些作品大都已经搬上舞台,发表在刊物上,并获得过省级、国家级的多项奖励。

现将这些作品一并汇编成集,以飨读者,报答育我奶我的清江之水,和故乡的那一片膏腴之壤。

山对山来崖对崖,

八百里清江搭戏台。

好戏天天演不尽,

演完古今演未来。

书中收录的最后一件作品是《诗仙搁笔》,也许是一种暗示。廉玖老矣,虽尚且能饭,但写作这活儿,怕是已经再干不动了。

廖廖数言,不知可可,是为跋。

猜你喜欢

巴国清江土家
张文胜《清江帆影》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清江月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鱼跃清江 广场舞
风情风光都醉人
清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