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历史性转型 迈向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

2020-11-07王晓刚

西部大开发 2020年10期
关键词:铜川生态发展

文/王晓刚

十八大以来,铜川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市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新定位,勠力前行、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系统优化,社会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是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韧性不断提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在发展理念、转型方向、追赶路径上对标对表,精心培育产业集群上规模,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建设上水平,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354.72亿元,较2012年增加72亿元,7年平均增速8.6%,高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增长8%目标任务0.6个百分点。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在狠抓煤电铝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补链强链,全力打造循环经济“铜川模式”的同时,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确立了打造航天科技、数字经济、先进陶瓷、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多举措多领域促进经济增长,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城市转型发展。2019年,采矿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15.1%,较2012年降低20.8个百分点;资源产出率6242.9元/吨,较2012年提高71.9%。

三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经过多年转型实践,铜川市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坚持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民生。2019年民生领域支出99亿元,较2012年增长72%。全市23个贫困村退出,2200户576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1.2%下降到0.62%。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全市社会公共安全感达94.5%。博物馆、大剧院、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投用,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坚持改革为民价值取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谋改革、建机制、补不足、强引领,推动各领域改革系统推进,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宜君普惠金融被世界银行列为普惠金融全球倡议(FIGI)试点。铜川新区纳入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设立了铜川市口岸办和公用型保税仓,2019年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是2012年的4.5倍。“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2019和2020年连续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

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传统过剩产能退出正在倒逼铜川产业加速转型,铜川依然处在深度转型阶段,转型的路还很长,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很重,需要补的短板还很多,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质量还不够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不断恶化,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造成严重冲击,国内经济仍然面临巨大风险挑战。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陕西提出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西考察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五项要求”,给我们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把脉点题、指明方向,为应对挑战、迎难而上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五项要求”落实落地,以稳经济增长为总抓手,全面系统推进铜川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是突出错位协同融合,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强化发展规划统领地位,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加快建设渭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紧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依托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机遇,实施渭北生态保护区建设,提升渭北工业经济大走廊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构建以新区为重点,以南市区和北市区为双核心,以西延高铁、包茂高速沿线走廊为主轴,以合凤高速沿线城镇带为副轴的空间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深入实施“一区(县)一策”战略,加快王益印台城市“双修”和“三疏”,新耀一体化协同发展,宜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扩大新区城市发展空间和人口规模,强化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

铜川欣荣配售电有限公司

耀州区伊凯文加工制造有限公司内,工人在进行外贸箱包制作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坚持按照互补、融合、创新的原则,推动产业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产业集群,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的商业变革枢纽,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临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地缘优势,加大两市合作力度,建立产业协调、企业联动信息管理互动交流平台,促进优质企业整合和外联,加快产业转移承接进程。借力西安科创资源优势,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029cu众创空间企业孵化、技术转移功能,构建“研发设计在西安,智能制造在铜川”格局。充分发挥铜川市能源富集和转换优势,加快推动传统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建设渭北热电联产基地。加快谢赫特曼诺贝尔奖(铜川)新材料研究院、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铜川分院建设,力争在新材料、有色金属等领域实现“产学研”突破。紧抓国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机遇,借力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富集优势,建设以大飞机零部件、无人机整机等为核心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建设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为核心,以煤机成套设备、大型矿井成套综合采煤设备、供变电设备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再制造产业集群。紧抓国家新基建扩投资机遇,加大IDC、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项目策划实施,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借力西安医疗科研资源富集优势,主动承接医药产业外溢转移,加快医康创谷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3+X”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苹果、大樱桃等果园标准化改造和数字化赋能,增强特色农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渭北特色水果供应基地。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高举改革大旗,以深层次改革拓展开放广度,提高开放层级,优化开放布局,全面激发新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充“网上可办”“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狠抓优惠政策落地见效,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歧视性、隐蔽性准入限制,积极吸引各类高质量发展要素向铜川聚集。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陈规旧例。进一步完善法治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制度体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定文化自信,以文旅融合传承创新促开放、展形象。深入挖掘照金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内涵,推动红色文化传承,打造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精品旅游线路。充分挖掘“药王”品牌内涵,打造“丝路”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渭北“北山之阳”康养中心。深化玉华宫与大慈恩寺文化交流,联合开发唐风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挖掘“耀州窑”文化内涵,加快“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建设,重振“中国耀州瓷”品牌。借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开放优势,依托陕西自贸区、中欧班列等载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合作,鼓励引导企业向西对外拓宽产品销路,加快引进外向型企业,提高铜川市对外开放度。

照金滑雪场

铜川宜君县旱作梯田

四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抓好环境整治,久久为功涵养生态环境,着力加强渭北生态保护治理,构建和巩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北部生态保护屏障。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生态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制度体系。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扎实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扎实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扎实推进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原则,示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治理工程,把铜川打造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明珠城市,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后花园。

五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全力做好西延高铁服务保障,加快西安地铁10号线延伸线、黄陵经铜川至西安国际港务区货运铁路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织密关中轨道交通网。加快推进宜君通用机场开工和照金航材物流机场前期工作,推进关中航空运输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和废旧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石川河流域补水、东庄水库调水等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前期,力争早日建设,彻底解决铜川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快补齐社会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补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药+”模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医疗中心。依托铜川市医养结合试点优势,布局建设高品质幼托、医疗等机构,强化“一老一小”保障,吸引关中地区老年人或老幼同行来铜川日常养老、度夏养老。加快游泳馆、体育场等项目建设,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持续提升幸福城市功能和品质。

猜你喜欢

铜川生态发展
朱鹮之约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长抓政治生态
铜川转型应融入大西安建设
铜川转型调查
区域发展篇
铜川第一口天然气探井开钻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