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上行文书“启”之功用与体式研究

2020-11-06王婧哲

兰台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式功用

摘 要 “启”字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但并不是指文书的种类。启文起源于东汉,用于陈政言事。至晋朝时成为了规范的上行文书,并一直延续至清代,至今仍有少量使用,如“启事”等,但已不属于上行文的范畴。每个朝代启文的功用以及体式均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总结各个朝代的启文功用及体式,可以对启文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 启 古代上行文书 功用 体式

中图分类号 G275.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2-24

★基金项目:西夏文书种类功用及体式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XJA870003)。

★作者简介:王婧哲,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文献整理与文化研究。

Abstract The word "Qi" has appeared in Xia Dynasty, but it does not refer to any type of documents. Qi Wen originated in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was used for state political ideas. Up to Jin Dynasty, it became a standard up document, which continued until Qing Dynasty. Up to now, it is still in a little use, such as "Qi Shi(notice)", but it does not belong to up document. The functions and formats of Qi Wen in different dynasti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y summarizing the functions and formats of Qi Wen in different dynasties,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t.

Keyword Qi; ancient up document; function; format

啟文作为古代上行文书起源于汉朝,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由最初的陈政言事、让爵谢恩等扩展为唐代至清代的陈政、谢恩、庆贺、婚姻嫁娶、呈献诗文等,其中也不乏一些佳作。各朝各代的启文体式均有各自的特点。目前,学界对启文的研究大多限于一朝或一人,鲜有论文将启文从发源至今进行系统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启文的功用与体式进行系统的梳理。故笔者不揣浅陋,对流传至今的启文实物文书进行分析,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启文的发展及功用

1.上古三代及秦无启文。从目前可以见到的文书来看,上古三代及秦朝并没有启文,但“启”字很早就出现了,《尔雅义疏》载:“启,跪也。小跽。启者,跽之假音也。”[1]3113可知“启”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动词有跪的含义,由“跪”引申为“跪而呈奏”,是启文这一文体产生的前提。《商君书》中记载“非明主莫有能听也,今日愿启之以效”[2]56。此时的“启”就已经有了上奏的含义,但并没有发展成一种文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才有了启文这一文体的产生。

2.汉朝启文之产生及功用。《全后汉文》中存有三篇启文,即桓谭的《启事》《启寤第七》与赵息的《启京兆尹》。三篇文书虽然篇幅短小,但已经具备了启文应有的功用。如赵息《启京兆尹》:“左悺子弟,来为虎牙,非德选,不足为特酤买,宜随中舍菜食而已。”[3]816桓谭《启事》:“官吏二千石,布襦羊裘,以白木杯饮食,饰虚诈,欲以求名干誉。”[4]536《启寤第七》“龙无尺水,无以升天,圣人无尺土,无以王天下。”[5]544故笔者认为,“启”这一文体起源于汉朝,但功用比较单一,仅用于陈政言事。

3.魏晋南北朝及隋朝时期启文发展及功用。魏朝时期的启文在功用上沿袭汉代,但与汉代不同的是,此时启文行文的对象已经转变为皇帝,如魏刘辅的《论赐谥启》与魏高柔的《军士亡勿罪妻子启》。如今可考的魏朝启文仅有三篇,且多有残缺,但仍可看出三篇启文的行文对象均是皇帝。魏代启文是臣子向皇帝进言的一种上行公文。晋朝时期启文行文对象与魏朝相同,均只呈于皇帝。同时晋代启文承载了奏文与表文的功用,用于陈情、陈政与谢恩,且以陈政为主。《文心雕龙》云:“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云谨启。自晋来盛启,用兼表奏。陈政言事,既奏之异条;让爵谢恩,亦表之别干。”[6]338启文于晋朝时数量明显增多,褚斌杰在《古代文体概论》中提到:“自晋代开始,上行公文盛行用启。”[7]442据笔者统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载有晋代启文25篇,较魏代启文的数量有着明显的提高。南北朝及隋朝时期启文的行文对象从皇帝转变为皇帝、太子、王侯甚至上级官员。启文的功用上也略有转变,从以陈政为主转变为以谢恩为主。《文心雕龙校释》载:“按启体至齐梁,作者尤夥,大抵用之东宫及诸王,所以谢赐赍也。”[8]85所谓的谢启不止谢上级赐物,还谢圣上的决定。如萧纲《谢东宫赐柿启》与《谢敕参迎佛启》。

4.唐朝启文发展及功用。唐朝时期启文继承了南北朝启文的功用,并且进一步扩大,不仅可以用于陈政与谢恩谢赏,还可用于庆贺、举荐、上诗文等。“一是除少数致君主、致诸王外,举凡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呈词,均可应用;二是其内容范围亦渐广,诸如诤谏、贺官、谢官、谢赏、荐士、上诗文、投知己,均可用启。”[9]443谢启如李商隐《谢宗卿启》。贺启的分类大致有贺官、贺节两种,如李商隐《为荥阳公贺崔相公转户部尚书启》与《为河东公上四相贺正启》。向他人进献诗文的启文如柳宗元《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唐朝启文的行文对象也从皇帝转变为皇太子及上级官员。《唐六典》中记载:“凡下之所以达上,其制亦有六,曰:表、状、笺、启、牒、辞。”[10]11注曰:“表上于天子,其近臣亦为状。牋、启于皇太子,然于其长亦为之,非公文所施。”[11]11证明唐朝时启作为上行公文的功用是呈于皇太子的文书,如许敬宗《谢皇太子玉华山宫铭赋启》。

5.宋代启文发展及功用。启文的功用在宋朝进一步扩大,不仅官方行文可用启文,民间行文亦可用启。宋朝启文的应用也越来越趋向生活化和平民化,民间求婚、议亲等场合也大量使用启文,以表庄重。宋代启文的行文对象与唐朝略有不同,已不再上于皇太子,而是用于上级官员,如王安石《贺韩魏公启》与苏洵《贺欧阳枢密启》。孙梅在《四六丛话》中记载启的功用:“若乃敬谨之忱,视表为不足;明慎之旨,侔书为有余,则启是也。”[12]443宋代李刘《四六标准》中记载“至宋而岁时通候、仕宦迁除、吉凶庆吊,无一事不用启,无一人不用启。其启必以四六。遂于四六之内别有专门。南渡之始,古法犹存。”[13]1396宋朝启文趋于日常化,数量也大为增加。启文兼有“表”的功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当中,所写的内容与所要表达情感的恭谨程度不及“表”文,然而其慎重性又比一般的书信要高,如强至《代问候程密谏启》与欧阳修《答胡秀才启》。从现存文书来看,宋代启文大多用于贺官、贺节、致谢、答复等,婚嫁大事也多用启文。如宋祁《贺吕相公兼枢密启》、夏竦《贺冬至启》、欧阳修《谢馆职启》、杨亿《答集贤李屯田启》与苏轼《与迈求亲启》。

6.元代启文发展及功用。元朝启文的功用及行文对象基本沿袭宋朝,且更趋于平民化,功用更类似于书信,用于庆贺、上知己、婚配、回信、宴请等。如刘辰翁《贺造竹亭启》、胡次焱《上林太守启》、何梦桂《通徐宅聘启》、牟巘《回公孙倅启》、刘辰翁《回刘守招启》与刘辰翁《花朝请人启》。

7.明代启文发展及功用。明代启文的功用及行文对象与唐朝类似,《大明会典》中记载:“国初定制。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为奏本。东宫者为启本。”[14]2292启文用于上奏皇太子及亲王。《明史·职官志》中亦载:“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15]1837证明明朝时启文仍然属于上行公文,如杨士奇《陈问安启》。

8.清代启文发展及功用。清代启文功用更为扩大,除用于邀请、庆贺、求婚及答婚,也可充当告示的功用。如宋琬《请邑侯祭先垄启》与《贺黄瀑仙方伯寿启》,蒲松龄《代季男筠与王亲家启》、魏裔介《答梁十二亲家求婚启》与张履祥《告同志启》。清初启文作为上行公文这一功用还存在,顺治初年,多尔衮以皇叔父身份摄政,大臣有上言皇叔父者,用启本。康熙初平三藩之乱,各省用兵之文武官員,有上书领兵各亲王、贝勒的公文,也多用启本,康熙以后不多见[16]。

二、启文的体式

1.两汉启文之体式。启文最早出现于汉朝,首称:无;正文:启的具体内容;末称:无。如桓谭《启事》:“官吏二千石,布襦羊裘,以白木杯饮食,饰虚诈,欲以求名干誉。”[17]536《启寤第七》:“龙无尺水,无以升天,圣人无尺土,无以王天下。”[18]544赵息《启京兆尹》:“左悺子弟,来为虎牙,非德选,不足为特酤买,宜随中舍菜食而已。”[19]816三篇目前可见的汉代启文皆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无首末称。

2.魏晋南北朝启文之体式。魏晋时期的启文延续了汉朝启文的体式,没有首末称,直接进入正文。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了固定的体式,不同于汉代的直抒胸臆,开始有了首称与末称,且行文多用四六文体与俪语。首称“臣某启”或“臣某言”,或“某启”等;正文:启的具体内容;末称“谨启”或“谨启事以闻”等。如三国魏刘辅《论赐谥启》首称:无;末称:无[20]1254。晋代卞嗣之《沙门应致敬启》首称:“侍中臣嗣之给事黄门侍郎臣袁恪之等言”;末称:“谨启。”[21]2267卞嗣之《再启》首称:“侍中臣嗣之等启”;末称:“谨启。”[22]2267南朝宋鲍照《请假启》首称:“臣启”;末称:“谨启。”[23]2692南朝齐王子良《陈时政密启》首称:“臣……”;末称:残[24]2825。孔稚珪《答竟陵王启》首称:“稚珪启”;末称:“谨启。”[25]2899南朝梁萧纲《谢东宫赐裘启》首称:“纲启”;末称:“谨启事谢闻,谨启。”[26]3004萧统《谢敕赉水犀如意启》首称:“臣统启”;末称:“谨启事以闻,谨启。”[27]3061南朝陈顾野王《上呈玉篇启》首称:残;末称:“谨启。”[28]3474北魏释僧懿《奉伐魔启》首称:“臣信相等言”;末称:“谨启。”[29]3809北齐魏收《上魏书十志启》首称:“臣收等启”;末称:“谨启。”[30]3847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首称:“臣某启”;末称:“谨启。”[31]3931《谢赵王·丝布等启》首称:“臣启”;末称:“谨启。”[32]3931

4.隋唐启文之体式。隋唐时期启文的体式更为严谨,首称:“臣某言”或“某启”,或“某……”等,正文:启文的具体内容,末称:“谨奉启以闻”或“谨启”,或“某再拜”或“谨奉启陈谢以闻,谨启(某年某月某日,某上启)”等。如隋代陈伯礼《借纛启》首称:“伯礼启”;末称:“谨启。”[33]4104唐代韩愈《上郑尚书相公启》首称:“愈启”;末称:“愈再拜。”[34]5610陈子昂《为苏令本与岑内史启》首称:“某启”;末称:“某再拜。”[35]2162刘禹锡《上杜司徒启》首称:“某启”;末称:“谨启。”[36]6104韦承庆《上东宫启》首称:“臣承庆言”;末称“谨奉启以闻。”[37]1903玄奘《谢述圣记启》首称:“沙门玄奘启”;末称:“谨奉启陈谢以闻,谨启,贞观二十二年八月五日,沙门玄奘上启。”[38]98李商隐《为绛郡公上李相公启》首称:“某……”;末称:“谨启。”[39]8103

5.宋代启文之体式。宋代启文的体式较唐代有较大的区别,随着启文的日常化,多数启文的体式并不完备。首称:“伏……”或“窃……”,或“右某启”等,正文:启文的具体内容,末称:“伏惟”或“伏冀”,或“不宣”等。

如苏洵《贺欧阳枢密启》首称:“伏审”;末称:残[40]1695。苏轼《谢南省主文与欧阳内翰启》首称:“窃以”;末称:残。《谢贾朝奉启》首称:“右轼启”;末称:残[41]1704。王安石《谢王司封启》首称:“伏念”;末称:“伏惟顺节自寿,副人所瞻。”[42]1689夏竦《贺冬至启》首称:“右某启”;末称:残[43]115。胡宿《上蔡龙国启》首称:无;末称:“伏冀顺兹炎燠,务乃燕申,上扶宗社之灵,以慰华戎之望。”[44]124

6.元代启文之体式。元代时期启文体式,首称:“某启”或“伏……”,或“某顿首再拜”,正文:启文的具体内容,末稱:“谨启”或“伏惟”,或“不宣”等。如何梦桂《通徐宅聘启》首称:“某启”;末称:“谨启。”[45]73戴表元《通燕右丞启》首称:“伏以”;末称:“谨奉启事,再拜以闻。”[46]28戴表元《通苏教授启》首称:“某顿首再拜”;末称:“伏惟垂慈鉴念,不宣。”[47]29李俊民《郡守段正卿上中书启》首称:“某启”;末称:“伏惟钧慈,俯赐照察。”[48]33李庭《谢张平章启》首称:“伏以”;末称:“谨奉启以闻。某不胜激切感佩之至。”[49]188邵亨贞《答松江府学吴教授招赴教导启》首称:“伏以”;末称:“谨奉启以谢。伏惟台慈,俯赐鉴察。不宣。”[50]469《答府庠诸儒合词见招启》首称:“伏以”;末称:“不宣。”[51]471张复《上运使复斋郭公启》首称:“右复启”;末称:“谨启。”[52]609庾集《庆草庐先生初度启》首称:“伏以”;末称:残[53]60。

7.明代启文之体式。明代启文沿袭宋元体式。首称:“伏审”或“伏惟”或“某顿首顿首”等,正文:启文的具体内容,末称:“谨启”或“某……”,或“谨……”等。如:徐渭《代奉景王启》首称:“伏惟”;末称:残。[54]443徐渭《上新乐王启》首称:“山人某顿首顿首,谨奏记新乐殿下”;末称:残[55]453。焦竑《请同馆先辈启》首称:“伏以”;末称:“某不任颙仰之至。”[56]59焦竑《修应天府学与按台启》首称:“伏以”;末称:“某无任颙仰之至。”[57]55杨士奇《陈问安启》首称:“伏望殿下加隆此礼”;末称:“谨启。”[58]434

8.清代启文之体式。清代时启文的体式基本沿袭前朝。首称:“恭惟”或“伏……”,或“某官某谨启为某事云云”等,正文:启文的具体内容,末称:“仰……”或“某谨(敬)启”,或“谨启请旨”等。如:宋琬《贺黄瀑仙方伯寿启》首称:“恭惟台台”;末称:残[59]185。《又回启》首称:“恭惟阁下”;末称:残[60]189。《贺陕抚马公升任启》首称:“伏以”;末称:“仰祈慈鉴,莫罄欢悰。”[61]189张履祥《告同志启》首称:残;末称:“壬午孟冬,桐川张履祥敬启。”[62]454《乡约公举沈羲驭先生》首称:残;末称:“张履祥谨启。”[63]453熊文举《熊文举启为病重难胜选司之任恳祈允放本》首称:“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臣熊文举谨启,为昧死陈情,乞恩俞放,以作臣忠,毋误铨剧事”;末称:“为此具本,谨具启闻。”[64]32吴闻诗《吴闻诗启为请恩准援例收考擢用本》首称:“顺天府大兴县知县臣吴闻诗谨启,为征臣俸已逾期,同官俱蒙行取,敬援例祈恩收考,以信成命,以鼓众志事”;末称:“为此具本,谨具启闻。”[65]75

三、余论

1.从行文对象上来看,从汉朝至唐朝,启文都是严格的上行文种,呈于皇帝、太子或上级大臣(三国时期据现存文书来看,启文仅可呈于皇帝。唐朝时期启文不可呈于皇帝)。宋朝以来,启文的功用逐渐向平行文种转变,常与书混用,但也保留着作为上行文种的功用,可以呈于太子,但不可呈于皇帝。直至现代将启文基本废除,仅存如寻人启事等作为平行文种的功用。

2.在功用上,从汉朝至清朝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启文,大致可分为奏启与书启两种。奏启是属于奏疏文体的一种,用于陈政言事,所以语气极为恭敬,体式也极为规范,首末称基本齐全。而书启所陈述的却是私人之间的小事,唐代以来,书启就是启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作者分类可将启文分为自作启与代笔启,以内容分类大致有谢启、贺启、请启、答启、上诗文启、婚启、通启等。

3.从体式上来看,每朝每代的启文体式均有不同,同一作者写作体式也有不同,或缺或残,如柳宗元《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体式完整,而《上岭南郑相公献所著文启》却仅有首称,《与卫淮南石琴荐启》则首称末称皆无。类似此种现象不胜枚举,阻碍了对启文体式的研究。首先,此种现象与启文行文对象的地位有关,若呈于皇帝或太子等地位尊崇之人,则启文的体式严格,且更为齐全。其次也存在因记载不完全而造成的首末称丢失等现象。

4.启文所表示的尊敬程度逐渐降低,高步瀛《文章源流》载:“古人于所尊敬则用启,后人书牍泛署曰启,非古义也。”[66]1467晋唐时期,呈于皇室与上级官员的启文体式严格,语气恭谨。但宋代以来,启文多用于日常交流,如回信、宴请、婚配等,这一类启文的恭敬程度较晋唐时期大大降低。

5.目前可见的清代官方启文大多为顺治、康熙年间所作,雍正及以后的启本并未得见。因此可大致确定启文自雍正以来作为上行公文的作用基本消亡。

参考文献

[1]郝懿行.尔雅义疏[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

[3][4][5][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21][32][33]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刘勰.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9.

[7][9][13]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11]李林甫等.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4]赵用贤.大明会典[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http://www.lsdag.com/nets/lsdag/page/article/Article_255_1.shtml?hv=.

[34][35][36][37][39]董诰,等.全唐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8]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0][41][42]吕祖谦等.宋文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3]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7.

[44]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2.

[45]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8.

[46][47]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12.

[48]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1.

[49]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2.

[50][51]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60.

[52]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53.

[53]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26.

[54][55]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6][57]焦竑.澹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8]杨士奇.东里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9][60][61]宋琬.安雅堂书启[M].济南:齐鲁书社,2003.

[62][63]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4][6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 第13辑[M].北京:中华书局,1978.

[66]高步瀛.文章源流[M].历代文话续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体式功用
虎鹤门身法八势
《临江仙》发展过程漫议
浅谈高中元曲教学现状及出路
花朵的作用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
论汉魏晋南北朝七言诗的体式
功用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