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业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2020-11-06郭小龙
郭小龙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煤化工企业面对不断提高的设备需求,也开始重视升级煤化工机电设备,不仅要改造机电设备,简化操作流程,还要提高其生产效率。由于煤化工企业内部时有发生机电设备故障问题,影响了企业内的职工生产安全,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煤化工企业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解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煤化工;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煤炭
1 煤化工机电设备分析
1.1 煤化工机电设备现状
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煤化工行业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域性产业,建立了煤化工产业集团,具有规模大、财力足的特点。现如今的煤化工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却没有提高自身的机械设备技术,对煤化工生产的管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随着机电设备的老化磨损,没有积极更新机电设备,为今后的煤化工生产埋下安全隐患。此外,也有部分企业对煤化工技术的改造不正确,导致机电设备运行磨损情况加剧,无法满足煤化工企业对机电设备的需求。我们要意识到在煤化工行业中,自身的机电设备水平还处于落后阶段,没有实现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磨损老化更容易导致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也不够重视。发达国家对煤化工机电设备的发展较为重视,因此其发展水平比较高,根据自身的行业发展需求设计了多种自动化的机电设备,为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2 我国煤化工行业装备现状
目前我国煤化工行业的装备制造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创新改造,通过对煤化工重大技术的装备改造提高了我国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水平,提升了煤化工产品质量,但是我国的煤化工行业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①传统煤化工技术生产方式没有符合实际需求;②煤化工装备的机械化程度较低;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④缺少成套的煤化工机电设备;⑤煤化工生产工艺不成熟;⑥核心装备大多依靠进口。
也有部分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面临着资金周转问题,更面临着煤化工装备老化问题,甚至有40%的机电设备处于超期服役阶段,由于不具备改造机电设备技术的条件,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还容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只有通过有效政策引导,增加研发的投入资金,完善煤化工技术装备的支撑体系,引入世界先进的煤化工装置,积极开展现代化煤化工装备设施技术改造,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生产人员和消费人员的需求。
1.3 煤化工机电设备技术装备引进和研发
我国引进煤化工机电设备技术装备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利用综合机械化技术,我国的煤化工企业机电装备制造实现了快速发展,新技术的推广和改造应用大大减少了煤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煤化工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机械能,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真正实现现代化生产,才能提高煤化工生产的安全系数,促进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愈加重视信息化知识的应用,我国的煤化工安全生产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只有加快解决相关的安全管理问题,有效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煤化工安全工作距离,结合煤化工技术装备的引进和开发,吸收专业的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煤化工技术装备机制,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改造煤化工企业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的煤化工生产。
2 我国煤化工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目前,大多数的煤化工行业存在机电设备陈旧落后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安全配套措施,导致煤化工企业跟不上国际发展形势,与现如今的煤化工安全规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当前的煤化工企业没有重视工作环境的改善,生产线湿度较高,空气中的灰尘含量高,机电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中操作和存放,再加上防锈防尘防潮措施不到位,设备的腐蚀损坏程度将会逐渐加深,因此我们要重点监测老旧机电设备的状态,及时跟换损坏的设备部件,提升企业的机电设备技术改造能力。
2.2 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管理理念滞后
部分煤化工企业只重视产品产量而忽视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将机电设备管理作为辅助生产工作,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没有完善的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抱着什么时候设备坏了再修的思想,没有将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工作落实到位,影响了正常的煤化工生产,降低了机电设备运行周期。
2.3 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通过实践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只有10%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受到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其余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的普通员工中选拔上来的,大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之前都是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员转变成管理人员,没有树立安全意识,其安全专业技术水平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在到岗前只经过短期的技能培训,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不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规章进行,只憑自己的经验,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影响生产效率。
3 加强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措施
3.1 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要先从机电设备制度出发,总结出煤化工机电设备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授予行业管理人员一定的职权,统一管理服从调配,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首先要积极采购优质的机电设备,到厂后也要严格验收质量,安装完毕后再填写质量反馈;其次要建立日常的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填写,做好日常抽查设备精度的工作;最后要规范使用机电设备,按照规定操作机械,避免出现设备磨损和损坏,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在现场考察设备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
3.2 机电设备保养制度
机电设备的日常保养也要建立相关的管制制度,在设备开启前,操作人员要检查机电设备的零部件情况,避免在螺丝松动等情况下启动设备;若是在工作中发现异常就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找到问题后及时反馈解决;在设备工作结束后,定期清洁保养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监督手下人员的机电设备日常保养,定期抽查保养日记,保持机电设备和环境的干净卫生。此外还要制定设备保养计划,筛选出容易出现损坏和故障的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清洗和更换。
3.3 提高职工的机电设备工作能力
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人员在工作中也要总结问题,带着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煤化工的安全生产能力主要就是提高职工素质,每位接触机电设备的员工都要掌握机电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也要提高职工的设备维护责任心,实现安全高效的生产。企业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程度的煤化工职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文化程度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培养其应急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能够自行解决常见故障。
3.4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
专业化的设备管理队伍对煤化工机电设备管理的作用极大,选拔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特点和保养方法,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其设备保养工作水平,帮助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水平领先于其他企业,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考核机电设备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通过优胜劣汰的形式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实行管理人员定期轮换制度,不仅能够使得自身专业知识更加全面,还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开展煤化工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4 结语
近几年来煤炭行业和加工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煤化工产业也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煤化工机电设备生产数量的增加,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本文针对煤化工企业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中的相关问题仅探讨,不断完善改造机电设备,满足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淑范.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设备改造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6):66-66.
[2]黄书雷.对煤矿机电事故的若干探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7):292-292.
[3]刘岩.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0 (32):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