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高效性的方法分析

2020-11-06王艳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王艳

◆摘  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纠正学生兴趣不高的教学现状。本文分析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性,注重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提升体育课堂实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重要性;改善措施

体育教学对于喜欢体育课堂的学生来说是一项特别有意思的学科,而对于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堂简单无聊。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体育教学课堂自身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要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找到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体系不完善

体育教学体系一直受到重智育轻艺体的影响,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一直都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对于老师而言,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标准不高,管理办法要求不细,对体育教师的考核也比较松懈,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也没有精心筹备。其次,观察很多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很多学校的中学体育课堂都是比较松散,教师给学生们带到操场以后,简单的安排几项活动、注意事项后就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课堂教学监管不严。还有,多数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考核机制,或考核流于形式,对学生要求掌握的各项体育技能没有明确标准和约束,这样不仅不利于初三升学考试的体育测试项目,更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2.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中学的初中体育课主要是围绕中招考试开展的。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学生们中考试考核的项目练习,进行单一重复的项目练习,而学生们喜欢的团体竞技项目,球类运动等在体育课上得不到实践,学生们久而久之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都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应付,对学生全面发展也是一种损害。

3.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基础设施也是学生在体育课中主动参与度不高的因素之一。目前,学校教学的重点依然是在学习文化课上,对于体育设施的投入相對较少,学校体育课的开设受场地、器材等因素制约,不能很好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导致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此外,由于体育课在中招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学生会有跑半天步还不如多做一道题的思想,对体育课的重视度不够,也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

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1.体育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初中的体育教师应当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确立为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出发,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成长提出的要求,借助体育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向社会输送具备更强竞争力的人才。

2.体育课程引导全员参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在课程设置上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日常学习中积攒的压力释放出来,利用体育运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与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体育习惯以及运动习惯,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业的学习之中。

三、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合理规划每节体育课教学内容。

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完整的课堂教学,一个规划完整、内容丰富又不失趣味的体育课堂能够积极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体育课程死板乏味,学生们的配合度就会大大降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们不再将体育课当作一堂“放风”的课。学生多数会比较喜欢竞技类比赛,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组织比赛类竞技游戏项目,在比赛中让学生们了解掌握专业知识。

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部分体育运动技能,学习难度和强度较大。在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背景下,学生自然就会逐渐失去对体育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既不听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也不愿意在课堂里进行实际的运动活动。针对这一现象,中学体育教师应当要反省自己的教学模式,分析出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的原因,并要及时摆脱传统的体育模式中的僵化性操作,时刻把握现阶段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高低及时对教学内容作出有效调整。在教学上多采用竞赛法和游戏法,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练习的组织形式上也要多样化。如慢跑,可由四路纵队变形,或按自然队形跑进。准备运动不要千篇一律作定位徒手操,应安排一些课间操,轻器械操,也可以从球类游戏开始,如“空中传球”、传递实心球比赛等。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适合学生特点,学生对体育教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3.完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需要制定一定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否有效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它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体育素养得以提升。而在体育课堂上,教学评价体系应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体育实践活动表现、团队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地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思考并耐心解决,不断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也可以将评价内容延伸到每节课堂中来,将评价工作成为阶段性任务而不是一节课的任务,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每节体育课堂上都保持热情。

四、结束语

教师要善于利用好体育学科的优势,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帮助中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树立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杜江.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运动,2014(07):109-110+116.

[2]孟凡祝.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分析[J].才智,2018(15):110.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