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2020-11-06毛晓敏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毛晓敏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有效的措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直观想象能力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等思维培养方式,可以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中数学也不例外,核心素养从整体上指导着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在高中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完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从细节入手,使核心素养渗透进高中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否则核心素养就是一纸空谈。依据新课程标准当中的阐述,当下高中数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极强的理性思维,所以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关键。虽然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贯穿于数学教学,但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直观想象素养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具体到每个学科与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与高中数学来说,直观想象的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学生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较高的直观想象能力。所以,提高直观想象素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中数学需要围绕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直观想象是学习数学比较基础的要求,数学基础知识的获得与能力形成,都离不开直观想象的运用,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直观想象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后才能有效开展更深入的数学活动。

从字面意思上看,直观想象可以从直观与想象两个方面来理解,直观是想象的基础,有了直观感受,才能展开有效想象,而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提高的过程。例如,教学想让学生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先讲清楚点与直线的距离,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想象能力,那么对这个问题就比较好理解,而且可以从点与直线的距离过渡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学生的大脑中并没有形成相关的直观想象,所以他们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表象不准确,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直观想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确保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实现途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着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是否具备足够的数学思维,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也会得到有效锻炼,所以,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由于高中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数学问题需要用到较多的抽象思维,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情景。学习情境需要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借助他们的形象思维,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先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然后部分学生自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运用。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以问题为核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另外,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例如,教师先拿一个粉笔与一根棍子,表示一个点与一条直线,让学生明确点到直线的距离,然后再拿出两根棍子,表示两条平行线,让学生求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找到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方法。教师用学生身边的工具,为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出发,逐渐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我国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程度不够,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看,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较弱,而这两种能力需要从实践中获得,所以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足够的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并且教師开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数学思维能力,就是数学学科重要的方法。另外,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这个活动主要是指思维活动,然后辅以少量的肢体活动。基于这种情况,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且有必要,数学语言的阅读能力也是数学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语言主要是由数字与图形组成,而学生需要明确这些符号与图形背后包含的意义,并且发现其规律,借助这些规律,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够进一步完善。从本质上看,数学阅读也是一种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关的数学经验,而且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快速发展的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核心素养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有效体现出最新教育理念,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要求,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高中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翟海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13):220-221.

[2]陈凯姬.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再议[J].数学教学通讯,2019(03):33-34.

[3]余明.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例谈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5):169-169.

[4]张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生态教学措施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1):34.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