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学科素养下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2020-11-06郭双艳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学科

郭双艳

◆摘  要:新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标中强调,历史学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时空观念,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良好历史学科综合素养。鉴于这一教学背景与理念,笔者将深入探究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高中历史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时空观念;培养

一、历史时空观念的定义

时空观念指的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联系中对事物展开分析、观察的思维与意识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空间与时间下发生的,而学生也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以准确理解史事本质。例如在辛亥革命教育中,若高中生并未掌握辛亥革命发生的时空坐标,就难以认识到辛亥革命相关事件的连续性,对这一重要事件的发生背景与爆发原因的认识也会比较模糊。时空观念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按照空间要素与时间顺序,构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这一核心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横向与纵向的记忆,将各个史事板块的内容联系起来,有助于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二、学科素养下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展开古今历史时空对比与联系

历史是未来对过去的反映,也是过去传到未来的回声,不管是用文字描述的一段历史场景,还是古人留下来的一件物品,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在现代的“回声”。为了深刻理解历史,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古今历史时空的对比与联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探寻历史的意义与影响,达到未来对过去的历史时空反映。例如,在高中历史关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教学中,教师将带领学生学习古代农业的发展特点与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等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史事,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时空,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唐朝的曲辕犁,再到现代的高科技,感受从粗放到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并从中对比各个朝代的农耕场景。另外,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觀念,还可以引领学生结合历史事件发生前后的其他较为熟悉的事件,让学生形成一个时空古今变化的感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与意义。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中,针对甲午战争为例,教师可结合甲午战争发生时间前后的其他学生较为熟悉的史事,进而打造一个连贯的时空感受,减少学生对甲午战争历史事件的陌生感。

(二)引导学生展开中外历史时空对比与联系

历史具有共通性与相似性,这一特点不会因地域、种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不能只引导学生管中窥豹,应当引导学生对中外历史时空展开联系与对比,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不割裂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影响。尤其是学习思潮、战争等,教师应当让学生放宽眼界,用“全球史观”来看待历史,了解各个国家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进而展开中外历史时空的对比与联系。例如高中历史“中国政治民主化”知识点学习中,因民主化在外国起源较早,外国的民主化也对中国民主思潮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引导学生展开中外历史时空的对比与联系,包括了解中西方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时间线等,如法国1875年建立共和制,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等。通过联系西方的政治民主化,学生可以总结出西方对中国民主化思潮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也可以逐渐形成全局的历史时空观念。

(三)引导学生展开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与联系

历史事物均是历史空间与历史时间相结合的产物,不能将其划分开来,要保障历史事件的整体性。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空间意义也在不断变迁。因此,教师必须联系历史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形态展开知识的呈现。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不平等条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副中国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时间与割地区域,如198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将割出的台湾等岛屿标出,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有一个清晰的记忆。例如,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南京、檀香山、武昌以及东京为主深入把握辛亥革命发展历程,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时空观念。

(四)引导学生展开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是学生历史时空观培养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水平的体现。教师应当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用发展与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结合历史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进而促进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时空观念。例如2016年英国宣布脱欧,是举世瞩目的历史大事件。为深入解读英国脱欧史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大不列颠国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展开多方面的分析,让大家懂得英国脱欧的缘由与背景。再例如“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教学中,历史教师应结合现实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了解希腊的民主制形式和特点,并让学生们展开自主探讨。在展开对比分析和深入探讨后,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发现,西方的代议制都是来源于古希腊的政治设计,并且因为受到现实等因素限制,雅典民主还具有许多不足之处,政治效率不高。学生结合现实因素,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正确看待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仅可以汲取历史事件的教训与经验,还可以对未来和现实展开深层次思考,这就是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育的最重要目标。

三、结语

让学生看到古今、中外、跨时间、跨空间的历史时空联系与对比,可以将教科书上片段化、零碎化知识点完整、连贯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领会历史时空演变的历程。教师应把握好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对古今历史时空、中外历史时空、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与联系,并从实际出发,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这是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王芳.如何运用时空观念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9(30):35.

[2]严文丹.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41-42.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高中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