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探析

2020-11-06翟学研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5期

翟学研

摘 要:石油是一项重要的能源,石油交通、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石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能源,所以对于石油的储存运输过程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此篇文章就石油春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石油储存运输过程中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规避对策。

关键词:石油储存危险因素;石油运输危险因素;规避有危险因素方法

石油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能源,被世界各国大量储存,但是石油本身具有高易燃性,高爆炸性,石油的储存工作如果不严格,操作不规范,极易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不仅使经济受损,还极易导致人员伤亡,下面针对石油储存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1 石油储存危险因因素

石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在石油存储过程中由于其燃点低,可以通过电火花点燃等特性,极易石油燃烧的情况发生,石油在燃烧过程中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堆积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石油爆炸,同时石油还存在燃点的下限,下限越低的石油燃烧越充分,并且更易产生爆炸,石油所带有的易燃易爆天然危险因素不可被避免。石油是一种容易蒸发的液体燃料,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蒸发作用,当储存的石油蒸发到一定程度时,油气便会与空气进行混合,一旦遇到明火就会产生可怕的爆炸。储存过程中还极易与储存容器摩擦碰撞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变为电火花,从而引燃石油,导致可怕的事故发生[1]。石油在存储过程中还会收到气温的影响而膨胀,当储存容易的强度无法抵御石油的膨胀的强度时,会导致储存容器破裂,石油本身具有流动性,当储存容器破裂之后石油便会很快扩散,增加石油蒸发速度,当遇到火花之后便会产生剧烈的爆炸,并且石油还具有沸点低的特点,一旦储存罐外发生火灾,储存罐内的石油便会沸腾,从而导致罐体破裂,产生巨大的爆炸。石油的存储危险因素较多,且由于存储量大,一到发生危险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2 石油运输风险

石油本身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且其沸点低,蒸发性强,所以导致石油运输的危险大大的提高,对于石油运输风险,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一是对于油罐车司机的安全意识提升,油罐车司机由于需要长期的进行石油运输工作,所以对于油罐车司机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但是根据国内整体石油运输行业来看,石油运输行业对于油罐车司机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油罐车司机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对于车辆检查工作不够认真仔细,导致油罐车老化速度过快,油罐车老化速度加速极易导致石油泄漏,并且由于车体长时间得不到维护保养,很可能出现爆胎等问题,油罐车一旦侧翻起火,将导致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第二点是对于油罐车行进缺乏监管,石油运输通常选择在不拥堵的路段进行输送工作,但是由于石油输送路线一般比较长,很难对油罐车进行长线的运输监管工作,无法有效的监测石油运输过程中的线路、司机、车体状态,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并石油运输过程中还普遍存在超载的现象,超载极易导致车体侧翻,引发油罐爆炸[2]。第三点是石油运送线路过长使石油运输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司机疲劳驾驶、车体零件磨损、交通意外都能够导致石油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较大风险。

3 规避有危险因素方法

在对于石油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总结过后,下面需要讨论如何让规避危险因素,使石油能够被安全的储存运输。

3.1 油库的规范建设

石油库是储存石油的最主要建筑之一,石油库的建设质量关系到石油储存的安全性。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石油库的选址工作。石油库应当选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建设,方便石油的运输储存过程,同时根据石油存储量的不同,对油库进行分级,进行分级之后国家有明文规定一级二级石油储存库不得建在地震基本烈度在就及以上的区域,不得在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地质破损情况的区域内建设石油储存库。并且根据石油储存库的等级不同,要合理避开居民居住区域,防止由于油库爆炸伤及居民的事情发生。石油储存库还要进行地上建筑的建设工作,要设立储油区,根据储油库的建设区域不同进行公路、铁路、水路装卸区的设计工作。还应当配备辅助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就是处油库工作人员日常使用的区域,例如卫生间、锅炉房、防火器材房等。最后进行储油库内行政管理区的建设。在这种建设施工规章制度下,可以有效保障储油库的安全运营,这种规范的储油库建设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石油储存的安全性,降低了石油的蒸发量,行政区的建设也降低了火灾发生的风险,通过建筑技术手段与工作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石油存储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3]。

3.2 加强石油运输行业管理

在石油存儲运输过程中,石油运输是最危险,也是最容易出现事故的一项工作,由于石油的特殊性属性,决定了石油易燃易爆的特性,石油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是灾难性的,在近期我国就出现了温州油罐车爆炸事件,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对于石油运输安全,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石油运输公司的重视。首先需要对油罐车驾驶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对于油罐车驾驶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罗列,如何进行危险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讲述,让油罐车司机始终绷紧安全驾驶这根心弦,较少事故发生。同时石油运输公司也要对油罐车进行定期的零部件检车工作,检查的重点在于轮胎、油罐车刹车系统以及油罐部分,使得油罐车在驾驶途中不会产生车体控制失灵的现象[4]。同时应当对于油罐车行进线路进行严格的监管,在车内加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监测油罐车的运动轨迹,对于运动轨迹出现偏差的油罐车运输公司需要及时与油罐车司机取得联系,确认油罐车司机状态。由于石油运输线路较长,许多油罐车司机为了赶进度,常常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极易导致油罐车发生危险事故,对于司机疲劳驾驶的问题,可以参考我国邻居日本,日本规定驾驶员每驾车8h必须强制进行休息,且休息时间不能少于6h,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在司机方向盘内安置了心率检测装置,当驾驶员驾车产生疲劳时心率会下降,车内会自动响起提示警告,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情况发生。

3.3 有关部门加强石油运输管理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与石油储存石油运输的管理措施,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石油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加强对于储油库的管理监督措施,做好防火监督,做好油库施工质量监督,加强油库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对于石油运输公司做好安全监督管理指导措施,确认石油公司主体责任人,一旦石油运输出现事故,要第一时间对责任人进行控制,在查明原因后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严格交通道路管理,对于出现超载现象的油罐车要第一时间进行扣留,防止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惩罚机制下还应当设立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的石油储存库工作人员,优秀的石油公司予以奖励,提高石油储运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石油储运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4 结束语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有石油本身所带的危险属性,也由运输过程中人为的危险因素,切实石油加强储运管理,能够将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李磊.浅谈石油储存与运输安全问题分析[J].石化技术, 2018,25(10):225.

[2]任利.解析石油储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关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7):13,15.

[3]王思中.石油储存与运输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3):210-210.

[4]张春丽.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