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食安全分析与中长期发展建议

2020-11-06田惠敏张欣桐

全球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耕地保护粮食安全

田惠敏 张欣桐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通常伴随着粮食消费需求的同步增长,而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受到资源环境及生产硬性条件的约束,粮食的供求紧平衡态势在未来仍将持续。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国际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显著及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等背景下,全球粮食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剧,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进行了探析,从严格保护和适度开发耕地,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发展,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完善粮食储备机制,全面提升国家粮食供给能力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中长期发展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 供给约束 耕地保护 仓储物流

作者简介: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张欣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号:18JZD029)的阶段性成果。

粮食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来看,通常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粮食安全的内涵演变过程仍在持续,人们对其内涵的界定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74 年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定义,即粮食安全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强调拥有足够的粮食保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96年11月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将粮食安全的概念表述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21世纪初期,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扩展到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安全等更广泛的范畴。

一、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主要成就

粮食是关系国运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独立,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器,也是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中国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在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粮食总产量及人均产量稳步增长

建国70年来,中国粮食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涨态势,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若以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计算,已登上11个新台阶,粮食供给由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2019年中国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亿千克,比2018年总产量6579亿千克,增加了59亿千克,比1996年的5045亿千克增产30%以上(图1),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1132亿千克增长近4.86倍。2019年中国人口约为14亿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千克,比1996年的414千克增长了14.5%,比1949年的209千克增长了127%(图2)。2019年全球粮食产量约为27.22亿吨,按77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仅约350千克,相当于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73.8%。

(二)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更加完善

近年来,我国在提升仓储现代化水平、提高物流效率、健全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方面均有显著成效。2018年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达到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2018年中国粮食物流总量为5.2亿吨,较上年增长8%,其中省内粮食物流总量为2.7亿吨,跨省粮食物流总量为2.5亿吨。此外,粮食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应急供应网点遍布城乡街道社区,并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15天的应急成品粮储备供应点。

(三)居民膳食营养水平明显改善

居民膳食消费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的单一模式向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并重的多元模式转变,饮食更加综合健康营养。2018年,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4.7千克、46.8千克、46.4千克、22.1千克、505.1千克和184.4千克,对比1996年数据分别增加6.5千克、16.6千克、19.5千克、17千克、257.7千克和117.7千克,增长率分别为35.7%、55%、72.5%、333.3%、104.2%和176.5%(图3)。同时,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水平不断改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目前平均每标准人每日能量摄入量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

(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并加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联盟等建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由1996年的15.5%提高到2019年的59.2%,提高了43.7个百分点,粮食大国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发展,2019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约为10.06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粮食单产能力显著提高,相比1996年的每公顷4483千克,2019年达到每公顷5720千克,增加了1237千克,增长27%以上(表1)。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大面积推广,2019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39.8%、39.2%,相比2017年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及1.4个百分点,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

二、国内供求紧平衡态势仍将持续

(一)刚性需求持续增长

从粮食需求形势来看,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未来5~10年更将进入发展关键时期。而经济高速发展,城鎮化率不断提高以及人口增长通常伴随着粮食消费需求的同步增长,因此,我国粮食安全仍会面临刚性需求的持续增长。首先,人口的增长及收入增加的双重作用,将直接导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经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我国人口预计在2020年达到14.2亿人,而人口总量高峰15亿人将出现在2030年,此时的粮食需求量预计将达到7000亿千克。同时,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将引起消费结构升级,饮食偏好发生改变,对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增长,进而引起间接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相关研究表明,2030年中国间接用粮需求将突破5000亿千克。其次,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消耗更多的粮食资源。粮食的工业用途在医药、化工、生物能源等产业不断拓展,各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将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根据中国1995年至2008年间工业用粮常态增长速度测算,预计未来工业用粮的年平均增长量为15亿千克,2025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915亿千克和990亿千克。最后,根据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约50亿千克。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预计在2030年达到70%,再提高近10%的幅度意味着还将有一亿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民由生产者转换为纯粹的消费者将带来粮食消费的增量约为40~50千克/人,刚性需求增长不可避免。

(二)供给约束日益凸显

从粮食供给形势来看,我国粮食供给能力主要受资源环境及生产硬性条件约束,国内粮食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的供求紧平衡态势在未来仍将持续。一方面,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比2018年的59.58%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往往伴随着大量耕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及基础设施用地,直接导致大量优质耕地的减少。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0—2017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1.5倍以上。相关统计数据也表明,城镇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会引起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扩大153万亩,耕地面积减少615万亩。

赵健:《新常态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驻马店日报》2019年3月13日。另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三五”期间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等预计耕地面积将减少约7000万公顷。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粗放型而非集约化利用土地模式。近年来,重金属及水污染问题凸显,耕地质量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原国土资源部2018年1月7日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显示,我国中、低等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52.72%和17.79%,实际面积达14.23亿公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只占51.5%。中低产田数量过多是造成粮食平均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而土壤重污染又将直接导致粮食减产。

(三)跨区域流通量持续增加

从流通形势来看,近年来粮食生产向主产区及核心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粮食的跨区域流通量进一步增加,市场供给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由于近年来资源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规模和结构不断发生着改变。自2004年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区分布确定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粮食主销区及11个粮食平衡区。从近年全国各省的粮食产量数据来分析,随着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完善,粮食主产区的优势日益明显,主产区的粮食产量逐年递增。2004—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由4695亿千克增长到6638亿千克,增幅为1943亿千克。2009年,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并确立了河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自2009年确立核心区之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5394亿千克上涨到2019年的6638亿千克,增长了1244亿千克;三大粮食核心区的总产量由1278亿千克增长到1808亿千克,增幅为530亿千克;三大核心区总产量在当年全国总产量的占比由23.7%增加到27.2%,提高了3.5个百分点(表2)。以上数据表明,全国粮食的主要产量是由主产区负责的,并且粮食主产区及核心区的贡献率都有显著增加,粮食生产不断向粮食主产区集聚,将不可避免的引起粮食跨区域流通量进一步增加,对粮食流通体系提出新的挑战。

三、国际形势及突发事件影响分析

(一)粮食消费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加强

随着“入世”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因素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粮食进口量仍居高位。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利用外国资源弥补国内粮食供给不足,而不利的方面在于利用国际市场风险较大,并对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形成一定约束。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78.5亿千克,同比下滑12.8%;进口大豆885.1亿千克,同比增长0.5%;进口小麦34.9亿千克,同比增长12.6%。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由于对粮食生产及出口实行补贴形成优势,向中国大量出口农产品,特别是大豆的出口量占比最大,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形成冲击。近年来,我国以大豆为主的粮食对外依存度和进口量均呈上升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3—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逐渐增长,2017年大豆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达86%,进口量为955亿千克,相比2013年累计增长322亿千克,增长率为50.7%。尽管相比2017年,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由955亿千克下降为885亿千克,同比下降7.3%,且2018年大豆产量达到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值181亿千克,但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7%左右。

(二)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随着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各大国之间的博弈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国虎视眈眈,蓄意制造各种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背景下,使全球粮食贸易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作为全球最大粮食出口国的美国与作为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的中国贸易往来非常频繁。自2018年贸易摩擦升级后,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进口量均有所减少。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329亿千克,占当年大豆总进口量比例为34.4%,进口量占生产量的比例为178.4%;2019年进口量为169.4亿千克,相应比例为19.1%与93.6%。相比2017年,2019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量减少了近50%。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小麦15.6亿千克,占当年小麦总进口量比例为36.2%;而2018年进口量仅为3.6亿千克,占比12.5%。相比2017年,201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小麦量减少了近2/3。数据绝对量与相对量都显示出中美贸易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之高。而我国通过提高对美大豆等粮食产品进口关税等反制措施,又進一步使粮食进口渠道收缩,引起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恶化国内大豆供需形势,使国内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面临更严峻考验。

(三)国际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显著

随着全球金融产业的发展,全球能源产业技术的进步,粮食逐渐由单一商品属性演变为商品、金融、能源三者结合的混合属性。

毕艳峰:《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8期。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加剧了粮食价格的波动,并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其一,在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脱离了传统供求关系,波动越来越多的受到期货价格、投资资本、货币供应、能源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及人为操纵影响加剧。其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粮食能源化领域最重要的推力,也是粮食能源化体系的设计者,以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影响力决定了其在粮食金融化、能源化进程中的先驱优势,全球粮食安全必然受到发达国家粮食战略的制约与影响。其三,资本的逐利性与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叠加在一起,通过干预粮食金融市场与粮食能源市场谋取暴利,粮价波动会进一步放大。

(四)重大疫情下全球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引发诸多连锁反应,对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造成全面冲击,是对各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及应急保障机制的一次重大考验。为防止疫情引发全球粮食危机,要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严重、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及遭受蝗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易产生供应链断档的风险,更可能采取增加储备、限制出口等措施,进一步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陷入混乱,恶化国际粮食供需。从全球重要粮食的生产和出口国家来看,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等国受疫情影响均较为严重,粮食生产及物流严重受阻。除了疫情的影响外,自2019年12月以来,始发于非洲的近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在东非、西南亚暴发,对肯尼亚、索马里、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全球粮食产量受损。受全球疫情蔓延及部分地区蝗灾猖獗的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粮食将减产20%,实际的减产及由此带来的恶性市场预期将引起限制出口、抢购囤积、流通不畅等恐慌性叠加效应,导致粮价异常波动,粮食供需失衡。

(五)疫情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冲击有限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在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的冲击中,全球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国家和地区有33个。其中,具有对外援助能力的国家仅有6个,我国位列其中。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市场总体稳定,库存充裕,不仅没有短缺,目前还呈现出阶段性过剩特征,特别是稻谷、小麦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千克,结余143亿千克;小麦产量1340亿千克,结余140亿千克。三大谷物自给率多年保持在98%左右,即使由于疫情导致其他国家采取停止或限制出口措施,我国国内主粮储备仍然能够自给。

虽然我国主粮基本实现了自给,但从粮食供给总体角度来看,本次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仍然存在隐患。大豆是中国粮食安全最大的“软肋”,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约占全球的30%,但我国大豆产量较少,近年来大豆对外依存度整体在80%以上,在2018年大豆产量达到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值181亿千克,也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7%左右。再看库销比数据,根据2019年消费量计算,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库销比分别高达86%、106%和71%,而大豆库消比偏低为21%,库存相对不足,仅能满足国内20%的需求。在全球疫情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我国大豆主要的进口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目前这三个国家疫情局面仍不乐观,大豆进口不畅,很可能会导致国内大豆供给短缺。同时,我国油菜籽对外依存度也较高,2019年产量为0.06亿吨,需进口0.09亿吨。而当前我国油菜籽的主要进口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因疫情物流受阻,油菜籽进口不畅,可能会发生供应短缺。主要的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方面,我国大麦的进口依存度为88%,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高粱的进口依存度为28%,进口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受疫情影响,可能发生供给不足。

四、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中长期发展建议

(一)嚴格保护和适度开发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我国的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保护有限的耕地,提升耕地质量对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要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国家在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再次强调严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地方政府要维持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审批农地转用,推进土地开发复垦,确保1.2亿公顷耕地红线不动摇。到2020年落实12436万公顷耕地保有量,10307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4072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耕地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提升耕地质量尤为重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应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土地的肥力,严格控制污染,促进传统耕地向标准农田转变,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地方政府应深入实地开展调研,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效果。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亿吨以上;到2022年,确保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总体稳定。

(二)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更为严格的条件下,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尚有很大差距,从基础设施、良种培育、水肥农药、病虫害防治、信息机械到产品结构、品质品牌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差距是潜力,亦是动力,科技之力非一日可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从产业发展需求考虑,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产学研、农教科深度结合,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合理分工而又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其二,应持续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强化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等农业基础研究,并实施农业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推动粮食良种良法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其三,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重点突破工艺材料、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开发智能化、精准化装备设施,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增加粮食供给,提升粮食品质。

(三)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提高流通质量与效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提升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对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提高粮食仓储保障能力。其一,仓储基础设施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应急时刻调配粮食的效率,围绕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三个重点,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其二,为了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改善仓储设施条件外,还应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另一方面,加强粮食流通环节建设。其一,应加强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深度,针对粮源收购、粮食库存和运输优化等环节进行分散管理,最后再将各管理系统集成,以提高管理效率。其二,针对以往区域限制,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及平衡区各个平台连接,根据区域市场的不同需求,通过物流调度来平衡粮食供给。其三,整合全国粮食物流资源。优化粮食供应、配送、加工网点的布局,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粮食产业物流链和多个区域性的粮食物流平台,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其四,为有效提升粮食物流重点线路流通效率,应合理规划大型粮食物流园区布局,并建设一批粮食进出口物流通道和重要节点。

(四)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维护粮食安全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粮食及其他农产品需求的增加,通过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弥补国内粮食大量缺口已经成为重要途径,对国际资源和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国际贸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化解利用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第一,深化国际合作,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通过与主要粮食出口国签订长期粮食进口协议,优化粮食进口渠道,拓展多元化粮食来源市场,来稳定粮食供给,并促进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合理高效配置。第二,尽可能利用好现有的成熟市场,应继续深入推进南南合作。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争取得到南美的大豆供给,同时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南美屯田生产大豆。第三,培育新兴市场,构建全球粮食产业链布局。通过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促进农业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第四,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应对国际化风险。通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限制跨国粮商垄断,加强期货市场建设等措施,积极应对国际化风险,更好地维护国际粮食安全。

(五)完善粮食储备机制,增强粮食市场平衡能力

目前,我国粮食储备规模比例较高,过高的储备产生相应过高的成本,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应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的作用,使粮食储备达到合理的区间。第一,确定科学的储备规模。粮食的科学储备规模和功能应基于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三个基本原则,并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第二,科学合理布局粮储区。结合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种植带、加工基地、市场需求及主要运输条件等因素,兼顾主产区和主销区分布,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推进储备智能化升级,科学合理布局粮储区,优化各储区粮食品种结构。第三,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加强中央储备粮宏观管理,以维护市场平衡运行能力,同时推动地方储备粮体系改革,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第四,健全粮食市场预警监测和突发状况反映机制。完善国家分层预警体系,通过健全全国市场监控网络,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配合现有的全国粮食监测系统及时察觉突发状况所能带来的影响,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六)居安思危,全面提升国家粮食供给能力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应统筹规划,提前部署,全面提升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首先,要坚决稳住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充足。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为提升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政府应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粮食補贴政策,使农民投入产出回报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确保各地区完成粮食生产指标任务。其次,综合考虑我国农产品供需状况,强化粮食整体的自给能力,适当提高过度依赖进口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特别是提高国内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玉米的种植面积。再次,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粮食供给的应急响应预案也应根据不同灾害类别的特征作出相应调整,并在不同的假定情境下,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以提升在事件发生时的粮食供应应急保障能力。最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提升农村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促进广大农村粮食生产者的健康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楠:《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经济》2019年第5期。

2.张务锋:《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重点工作》,《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第11期。

3.刘兴舟、张建、庄晓林、陈瑞佶、付华、马桂美、李猛:《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应对策略》,《农业工程》2019年第7期。

4.王瑜琨:《基于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6期。

5.吕捷、王雨濛:《当前国际粮食经济形势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6.龚波:《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求索》2019年第4期。

7.陈诗波:《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思考——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粮食增产增效的路径选择》,《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27期。

8.王文涛:《怎样养活中国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给紧平衡》,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9.韩俊:《14亿人的粮食安全战略》,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

10.郜亮亮、马翠萍、曾俊霞、王宾、李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与改善营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1.彭珂珊:《保障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粮食问题研究》2019年第3期。

12.彭锁:《我国粮食安全中粮食储备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2019年第7期。

13.林龙海:《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下的粮食安全与“三农”问题研究》,《北京农业》2014年第36期。

14.李腾飞:《一本书明白粮食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年版。

15.毕艳峰:《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8期。

16.郭元新、叶华、刘冠卉、王东旭:《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思考》,《现代面粉工业》2020年第2期。

17.凌振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人民政协报》2020年4月16日。

责任编辑:沈家文

猜你喜欢

耕地保护粮食安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新农村建设导向下耕地保护研究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