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0-11-06曹程程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群不断扩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数量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81.03%,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了2.44亿人。然而流动人口在迁徙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大量的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流动儿童已然成为城市中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流动儿童主要是指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相一致,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0~17岁儿童。流动儿童虽然在城市生活,但因为家庭条件的差距和社会歧视的存在,他们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城市适应性比较差。

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相关成果被刊登在核心期刊、地方刊物和高校学报等各类刊物。笔者尝试把分析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相关成果粗略整理,受益颇多。在不同时间、地理空间和文化条件下,分析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问题可能呈现出多元的样貌。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归纳与剖析当前研究的优点与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过往研究的几点反思,以使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领域能够形成“百家争鸣”局势,从而为实践提供可鉴之策。

一、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讨论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发现,从最早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到现在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心理适应性及学校适应性,已有20余年的发展。最早研究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能够追溯到李建平1995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探讨流动儿童教育的“流动儿童在哪里上学”一文,自此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

随着后来流动儿童群体的不断增加,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也不断走进公众视野。关于“城市适应”这一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不在少数。一是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研究。不仅有个别区域性的调查,如吴新慧对杭州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的实证调查;还包括多个地域内的调查,例如唐有财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实证调查对城市流动儿童现状的研究。二是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如有学者基于社会融入理论,通过构建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对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进行研究;还有学者从社会适应的稳定角度对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进行分析。刘洋、方晓义、张耀方等人认为:“从城市适应标准的编码结果来看,城市适应标准包括两大维度,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生活层面适应。心理适应包括心境和个性;社会文化生活层面适应包括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外显行为改变、内隐观念改变、语言、学习。这个结果提示我们,从流动儿童眼中看来,唯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拥有开朗、自信的人格特点,同时习得城市所需的行为、观念、语言,有了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城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了北京的环境才能说是适应了城市。”因此,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即是指流动儿童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对城市生活的各方面所面临的心理不适、沟通不畅、适应不良、融入不协调等方面的不适应状况的总和。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因为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以及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差异,进城务工子女进入城市后会遇到各种适应问题,如人际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学业成绩下滑、情感情绪无以言表等。对近十年我国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此类研究呈现出如下几点共同之处:

(一)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存在困境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早期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从农村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后,心理适应状况明显劣于城市兒童。通过这样的比较来说明问题并没有过错,但确实有失偏颇之处。在后期的相关研究中,学者相继增加了比较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公办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的对比研究,以此来证明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袁晓娇、方晓义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北京市525名城市儿童、568名农村儿童及1164名流动儿童,结果表明:在与北京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社会文化及心理适应不足,但与农村儿童相比,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强,但心理适应不佳;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上都明显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可见,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群体的心理韧性严重不足,心理适应状况令人堪忧。

(二)流动儿童环境适应存在困境

大量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之后,在城市适应中除了心理方面存在困境之外,流动儿童面对环境的变换,适应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困境。范兴华、方晓义等人通过选取五省2134名农村籍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一般儿童进行调查,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一般儿童最好,明显优于其余类型的儿童流动儿童面临着更多的社会环境适应困难。白慧也进行了此类研究,她通过对流动儿童的家庭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流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流动儿童家庭工作和流动儿童生活环境的频繁变化给该群体的城市社会适应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流动儿童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良性互动的缺失也是导致其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同样,窦晓芳也认为,鉴于学校环境和学校类型的不同,城乡文化会存在各种差异,致使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其心理、学业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会低于一般城市儿童。另一方面,孙晓莉在研究中选取了南京市一所公立学校和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中的183名学生进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调查,调查发现:“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其次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也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学校环境都不是很理想,部分流动儿童可能由于学校环境甚至家庭环境的不理想而出现人际交往困难、学业滞后等适应不良状况。

(三)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存在困境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以及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巨大变迁,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化适应问题。早期语言交际困难和习俗(包括节日风俗、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的差异是造成农民工子女社会文化不适应的主要原因。程仙平通过对城市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发现,在新的环境中,流动儿童必然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同样,王中会、孙琳等人在北京市选取7所小学和中学,共对99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以精准的数据表明:城市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密切关联,且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存在着许多困难。袁晓娇、方晓义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明显好于农村儿童,但却显著差于北京当地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由于学校类型及地域的不同,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总是低于同等条件状况下的非流动儿童,因此,人们应致力于提升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能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研究对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主要从社会结构与分层等方面进行展开,较少有研究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可能路径。仅有从社会工作角度研究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效能,并较少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自身优势及运用多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资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因此,在分析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基础上,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与自身优势,深入探讨多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资源的可能路径。

三、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大量研究者认为,心理变量是导致流动儿童适应性差的主要个体因素。2012年,王中会、蔺秀云对北京市585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转学次数越少、来京时间越长,则越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培养。2013年,王中会等人又继续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在研究样本和研究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发现:在15种积极心理品质(创造力、求知力、洞察力等)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得分水平低于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同样,龚琳涵等人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的视角来妥善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的孤独感、自卑感较一般城市儿童存在着问题,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可以给流动儿童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流动儿童在从农村进入到城市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排斥,由此而产生疏离感、自卑感,如果人们不及时加以控制,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可能危及社会。因此,应摒弃关于流动儿童的各类标签理论,真诚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通过与学校、社区的合力定期开展各类有益活动,注重培养流动儿童的抗挫折能力,逐步提升其城市适应能力。

(二)家庭因素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农民工子女适应不良的家庭因素的研究表明:城市农民工子女之所以出现适应失调状况,主要是受流入时间、出生地、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等因素的影响。流入的时间越短,城市一体化程度就越低;出身在城市的流入人口子女的社会整合度要高于出生在外地的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收入也是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收入越高,流动儿童的城市一体化水平越高。白慧等人通过对流动儿童的家庭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流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流动儿童家庭父母工作的频繁变动及流动儿童恶劣的居住环境也会给其适应不良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王中会共选取北京市3-6年级的932名流动儿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关系越和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就越好,亲子依恋通过北京总认同对城市适应起消极作用。虽然没有办法决定流动儿童的流入时间及出生地,但是可以通过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转变家庭教养方式来改变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现状,通过设立“家长学校”鼓励流动儿童的父母利用空余时间到校学习,加强流动儿童家长的继续教育,改变固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升华亲子依恋程度,提升流动儿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适应能力。

(三)学校因素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归纳与整理可以发现,教育安置方式(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是研究者的调查对象中逐步凸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流动儿童在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后,毋庸置疑地要在城市接受教育,这也不可避免地要跟城市儿童抢占有限的教育资源,因此,流动儿童的教育安置方式一直是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关键性因素。在当下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长期共存的情况下,关于何种学校类型的教育学习环境更适合流动儿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打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更适合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另一种观点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在公立学校中表现得更好。总的来说,学校在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流动儿童所在的学校类型的不同,流动儿童群体所建构出的交往文化也不同。在公立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流动儿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城市儿童,进而能与城市人取得更多的交流的机会,这更有利于他们突破自身“流动到城市的乡下儿童”的身份限制,加快适应城市的速度与进程,相比较而言,在打工子弟学校中学习的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的速度可能较慢。

(四)社會因素

在现有的研究中,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的社会因素包括歧视、忽视、社会认同冲突、社会排斥等。谭千保等人在实证研究中共抽取1640个样本(其中土生土长的城市儿童837名,外来流入儿童803名),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躯体忽视、情感忽视水平都要明显地高于城市儿童,总体上更容易被忽视。刘杨等人随机抽取北京城外来进城流动人口子女415名,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普遍存在的歧视性知觉会阻碍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化进程。社会身份认同冲突也会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产生负面影响,这与刘杨的另一研究结果是交叉和融合的。从社会层面来看,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现状,我国学者往往从社会工作、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裴林亮提出运用问卷、访谈与实地干预三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来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其城市适应的能力和水平;李艳红、刘庆、王晴、谭千保等也强调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介入对增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意义所在。与一般的城市儿童相比,社会公众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较低,致使流动儿童群体的自尊感、被接纳度、社会认同度较低。与社会其他弱势群体一样,社会工作的支持程度对减轻流动儿童群体孤寂、猜疑、逃避等负面倾向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社会工作投入和社区工作力度,提高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水平。

四、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流动儿童高度关注,并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总体而言,我国学者主要从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角度来分析了进城务工子女对城市的适应问题。随着农民工子女问题的日益增多,我国学者也积极探索新思路,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和干预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积极影响,以期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做出贡献。

(一)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局限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专家的思考,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上文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定量描述分析,我们总结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以下几点局限。

1、领域学界名家较少。在科学领域研究过程中,知名学界专家起到的支撑与中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他们也召唤和引领着其他研究者的加入。通过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经典文献与研究者的分析发现,此领域的学界主要是王中会、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研究者,但这些名家擅长的研究领域都是心理学,所属的研究单位也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这将不利于此类领域研究多元化发展,难以达到百家争鸣的局面。

2、理论研究缺乏。学界目前主要集中在对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现状、学校适应、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上。比较侧重于量表工具的利用,而不太重视理论框架的指导,使得研究缺乏说服力。也有部分研究热衷于对国外有关理论进行研究与介绍,而对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理论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失语”状态,理论方面的研究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即便有少量的理论研究,在结构和内容上也基本都是零散的、局部的,尚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从一个方面或维度来进行,或者只是关注城市适应的类型、状况、后果或影响因素的某一个方面,并没有形成宏观的理论构架。

3、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比较研究少,且参照物单一。在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大多数的参照对象都是城市儿童。也有研究将参照对象定为留守儿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比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要差。还有研究将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明显不及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未来的研究需要全面考察流动儿童的对比参照对象,不仅要在流动儿童内部进行比较,还要跟城市儿童比,跟留守儿童或非留守非流动的农村儿童比。这样有利于呈现出更全面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并揭示出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到底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流动又对他们造成了哪些不利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建言献策。

因此,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还存在许多漏洞及需改进之处。针对上述提出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弥补这些不足。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建议

1、一如既往地加强关注力度。关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就是关注祖国花朵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也是关注我国教育现状背后的内隐因素。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折射出社会人口现象与教育公平问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与棘手。因此,学术界不能放松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要持续不断地、一如既往地对这一领域加以关注。对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关注,不仅要强调时间上的持续性,还要强调研究量上的持续增长。正如前文中分析的,此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多方面尚未挖掘,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学术界更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促进这一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

2、呼吁更多的领域专家投身到研究中。如前文中分析,虽然近年来本领域的研究步入了一个相对大发展的时期,但是真正的名家屈指可数,且这些名家的所属研究领域也十分单一。更多的研究是亦步亦趋地模仿着别人的话语,并没有自己独特的、专属的理论体系。若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首先要吸引各领域专家对本领域的主动关注与探索,形成以多种专业为基础、以各界专家为骨干、以各领域为平台的研究团队,才能把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做大、做实。

3、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细化研究对策。结合当下城市化进程以及流动儿童增长趋势与规律的实际,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具体来说,一是要厘清“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社会工作”“积极心理”等基本概念及涵义;二是根据“3W”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即“谁治理”“治理谁”“如何治理”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基础理论研究;三是系统探讨“治理的原则”“治理的方式”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程序与过程。为当前我国备受关注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改革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持,也为未来的社会体系在稳健求真的探索中能够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打下堅实的基础。

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学者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成果整理可以发现,实证研究过多,这就容易从根本上产生一个问题:过多的从数据中提出问题,却没有从实践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大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的理论研究,要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从源头上解决流动儿童所面临的各类城市适应不良问题。

参考文献:

[1]   Neto F.Social adaptation difficulties of adolescents with immigrant back-grounds[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2,30(4):335-346

[2]   白慧,陈伙平.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困境的家庭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79-80.

[3]   程仙平.城乡文化差异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17-24.

[4]   窦晓芳.城市公立小学流动儿童适应困难的跨文化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流动儿童个案的调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5]   冯帮.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5): 17-21.

[6]   龚琳涵,谭千保.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助推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144-146.

[7]   李丹,陈峰,陈欣银,等.文化背景与社会行为和适应:城市、农村和流动三类儿童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1): 93-101.

[8]   李晓巍,邹泓,张俊.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分析[J].心理研究,2008(1): 66-70.

[9]   刘杨,方晓义,戴哲茹,等.流动儿童歧视、社会身份冲突与城市适应的关系[J].人口与发展,2012(1):19-27.

[10] 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关系[J].社會科学战线,2013(6):190-194.

[11]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6(3): 38-40.

[12]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1): 35-44.

[13] 任云霞,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55-57

[14] 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68-70.

[15] 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2004,9:10~12

[16] 王中会,孙琳,蔺秀云.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8): 55-60.

[17] 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 12-18.

[18] 王中会,蔺秀云,方晓义.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对比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 21-26.

[19] 王中会,夏菡.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3): 100-106.

作者简介:

曹程程,1995年,女,籍贯陕西,西北大学在读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流动的光线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