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教育向家庭延伸的探索

2020-11-06贺霄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大思政德育教育家庭

贺霄

摘要:上好新时代思政课,为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校提出了历史性命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构建起全面、系统、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系,才能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才有底气来回答“为谁培养人”。本文通过我市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高校德育课堂向家庭和社区广泛延伸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将形成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的完整方案,为推动家庭德育教育整体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思政;德育教育;家庭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思政”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阐述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调整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国家和社会以及校园内外各种与人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当前,各高校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践中,正着力推进思政课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构建“大思政”格局。

德育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同时也是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教育,是整个德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孩子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一、当前家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需要全面、系统、有效的德育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家庭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家庭德育教育缺失或成效不高。

1、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乎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本就存在很大问题,加之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忽视,对孩子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更加巨大了。有一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就好了,这也是一种误解。知识掌握得多,有助于提高道德认识,但道德是需要实践的,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否则就会知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

2、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和专业的限制

有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受过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本身对德育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就比较缺乏,如中国革命史的一些内容,有的家长自己都没搞清楚,自然就无法给孩子讲清楚。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父母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在培养孩子时,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们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业发展、心理成长,更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父母学历低、收入低、压力大,没有耐心和精力顾及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就会渐渐拉开差距。

3、家长没有以身作则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教师,家庭承担着未成年人道德示范和启蒙的重任,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直接折射出其家长是怎样的人。受家长影响形成不良行为的孩子,他需要面对正面的学校教育和负面的家庭教育的矛盾,不但给学校德育增加了难度,往往也是孩子误入歧途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德育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的四大途径。

1、社区送教。以社区(村)为依托,联合如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单位,通过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送教活动,将高校思政课堂延伸到社区,提高广大家长的德育理论水平,扩充其知识面,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能够讲,还能讲得对。

2、依托平台。充分依托“德育加油站”、中小学德育课堂等平台,通过具有学科优势、名师资源和创新教学方式而打造的人气思政课,不仅在高校课堂上座率、抬头率节节攀升,对广大中小学生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推动高校优质思政教育教学资源辐射,在中小学延伸建设高水平思政课程,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奉献高校力量;

3、线上分享。利用“互联网+”方式积极开展家园共育、亲子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提高思想性和理论性,强化政治引导、价值引导、实践引导,让人真懂真信。要注重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把道理讲彻底,把事实讲明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口服心服。要注重提高亲和力和感染力,推进多样化、互动化、生动化、协同化教学,让人爱听爱学。课堂搬到了线上,能够让思政课影响到更多的学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扬起爱国主义的旗帜,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4、公益培训。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教师走进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实践。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团队建设,每年遴选一批示范团队,确保每个团队涵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   学校隐性德育实施的理论基础探析[J].李月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

[2]   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刘任丰,杜时忠.教育导刊.2006(08)

[3]   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邓道宣,罗明礼.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4]   德育课程的反思及隐性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J].张育琳.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8)

[5]   论学校德育场的德育功能[J].田慧生.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04)

猜你喜欢

大思政德育教育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