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根针”如何巧穿“千条线”?

2020-11-06王雪

当代党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石井沙坪坝区特钢

王雪

它曾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运转了大半个世纪,历经兴衰浮沉,于2005年正式宣告破产。

它便是重庆特殊钢铁厂。

“十里钢城”繁华落幕,可“炉火”在特钢人心中虽灭犹燃。

特钢厂破产后,1000多名失业职工归入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管理。离开引以为豪的厂区,来到普普通通的社区,这让很多特钢人难以接受,一时间矛盾纠纷激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忘却光辉岁月的特钢人,始终不愿称所在社区为“社区”,而是自称“单位”。

在沙坪坝区委组织部及石井坡街道党工委的推动下,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应运而生,扎根特钢人心中多年的“单位”情结才被“社区”逐渐取代。

聚是一团火

“姑娘姑娘快快长,长大嫁给特钢厂。三天一顿肉,五天一顿髈……”在石井坡街道,曾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童谣源于特钢厂的辉煌:鼎盛时期,特钢厂有员工两万多人,加上家属和附属企业,总共有近10万人生活在这里。除了工厂,特钢厂还配有居民区、学校、医院,甚至还有游乐园。

“除了火葬场,特钢厂应有尽有。”特钢人游贵良自豪地说。

可繁华热闹随着破产戛然而止,待姑娘长大,特钢厂已物是人非。

特钢厂破产后,废弃多年的游泳池成为安全隐患。街道想对游泳池进行改造,可遭到了特钢人的抵制——街道用锁把大门锁上,锁被撬了;街道用墙把大门封上,墙被拆了。

曾满载特钢人欢愉的游泳池,在特钢厂破产后,装满了特钢人的失衡与落寞。

问题远不止于此。

从“单位人”变“待业人”,巨大的心理落差、激增的生活压力和突变的生活方式,让特钢人心如针扎。一时间,斗殴、堵路等社会问题四起,团结坝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问题社区”。

团结坝不团结,这让同样在家待业的特钢人杨春敏揪心不已。

“我想为社区做点事儿。”杨春敏决定捡起这个“烂摊子”。她主动请缨负责稳定和服务居民的工作,成为社区工作者之一。

此时的团结坝,环境脏兮兮、人心乱麻麻、秩序乱糟糟、问题成堆堆……如何打开局面?杨春敏打算入户走访摸清情况。

让杨春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社区住了几十年,入户走访时,社区的老熟人竟没一个给她开门。

“谈啥子谈?什么时候把卫生搞好了,再和我们谈!”老熟人们丝毫不留情面。

三番五次被拒之门外,杨春敏却从中看到了突破口:既然大家对卫生不满意,那就从整治环境卫生开始。

彼时,团结坝有一个垃圾坑,在一处边坡旁,深达8米、臭气熏天。

杨春敏找来一根绳子拴在腰上,让同事把她从边坡上吊下去,她在坑里一筐一筐地往上清运垃圾。

“肯定是在做‘官面子。”看热闹的居民嘲讽道。

“那我每天都做‘官面子,直到做成‘真里子。”杨春敏不服气。

一天接着一天,杨春敏的腰被勒出了血痕,一碰就疼。

当杨春敏再次准备下坑时,变化出现了:不少党员居民自带工具加入了进来。再到后来,一些居民骨干也悄无声息地成为了其中一员……

特钢人心中的“冰山”,被融化了一角。

杨春敏猛然意识到,即便特钢厂人去楼空,但生于斯、长于斯,特钢人怎会对团结坝没有感情?

于是,杨春敏趁热打铁,提出将每50户居民设置为一个网格,由居民公推直选出自己信得过的党小组长和居民小组长,进行网格化管理。

不仅如此,团结坝人还自发成立了居民议事会及民情分析会,深度参与社区管理。

这下,团结坝只有社区干部唱“独角戏”,居民爱理不理的窘境被彻底扭转了。

2007年,楊春敏被推选为团结坝社区党委书记。2018年,杨春敏被评为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并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在杨春敏的耕耘下,曾矛盾丛生的“问题社区”,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社区”,曾不愿承认自己是居民的特钢人,也放下“单位”,纷纷称起了“社区”。

散是满天星

“你还记得入党誓词吗?”杨春敏盯着记者问。

未待记者回答,杨春敏快速带记者重温起了入党誓词的演变。

“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到你们年轻人,我忍不住想要‘传帮带。”杨春敏微微一笑。

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既源于杨春敏对党深沉的爱,也源于以她名字命名的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

2018年3月,在沙坪坝区委组织部及石井坡街道党工委的推动下,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在团结坝社区正式挂牌成立。

放眼全区,这是沙坪坝区首个党代表工作室。

“杨春敏既是党的十九大代表,能及时传递党的声音、统筹各方资源,还是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处理社区工作得心应手。”石井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曾玲说,“但社区工作繁重冗杂,仅杨春敏一人能干,是远远不够的。”

而打造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就能实现“1+1>2”。

在沙坪坝区委组织部及石井坡街道党工委的设想里,打造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帮带”:以杨春敏为核心,工作室吸纳周边镇(街)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工作室成员,通过讨论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外出参观学习先进社区、互动交流社区建设工作等,使成员得到快速成长;同时,在一批又一批工作室成员的带领下,周边镇(街)社区的党组织专职副书记、社区干部中的党员、退休骨干党员等也前往工作室学习。

在“传帮带”的基础上,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还要成为搭建沟通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以及引领重点工作的“发动机”。

担子落到杨春敏肩上,任重而道远。

党代表工作室成立初期,杨春敏花了大量时间查阅、分析资料。

“有些党代表工作室偏重说教,我要作些改变。”杨春敏暗下决心,要学深、走实。

在每月一次的党代表工作室活动前,杨春敏会花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备课”。从活动主题的选定、案例的选择、方案的制作、到协作单位的衔接,杨春敏都精雕细琢。

“她总是结合身边的案例,用自己的语言为我们传授经验方法,生动具体,让我们受益匪浅。”石井坡街道石滨路社区党委书记秦成说。

2014年,秦成接任团结坝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和杨春敏并肩作战。

作为团结坝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从前,秦成是党代表工作室的组织者之一,主要协助杨春敏开展活动;作为石滨路社区党委书记,现在,秦成是党代表工作室的参与者,主要是学以致用。

“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一路走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因为我们背后有党代表工作室这样一个‘智囊团。”秦成感慨道。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石井坡街道在裂变。

“以前,社区干部们遇到棘手问题时总会萌生畏难情绪,现在,依托党代表工作室,社区干部们会先交流經验,努力内部消化。”石井坡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自成立以来,共有来自12个街道78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进入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学习,工作室成为社区干部们提升工作能力的“充电站”。

一针穿起千条线

沉寂10余年之后,特钢厂“活”了过来。

再次走进石井坡街道,只见公路边的墙面上挂满了特钢厂的老照片,儿时的滚铁环、跳房子等游戏场景 也被画上了墙;穿行在色彩斑斓的老街旧巷,只见废旧油桶、自行车、破旧轮胎等三三两两……

这是有关特钢厂的“乡愁”与记忆。

为了看一眼这“乡愁”与记忆,北京姑娘张倩和伙伴特地从北京飞往重庆。

“有年代感的楼房、漂亮且充满童趣的涂鸦、废物利用后的创意盆景以及老旧自行车等老物件……在这里,时光仿佛停止流动。”千里之行,张倩没有失望。

当不曾停歇的钢铁轰鸣归于寂静,石井坡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下了特钢厂的印记。这个印记,是石井坡街道和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一起烙上的。

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中,为了让特钢厂“重生”,街道使出浑身解数,结合特钢的历史和社区实际,动员辖区居民参与“最美街巷”、“最美院坝”、“最美阳台”等“五美家园”环境美化活动,并利用彩绘、涂鸦、绿色盆栽、装饰品等打造主题街区,使特钢厂“活”了过来。

其中,作为引领重点工作的“发动机”,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是各社区工作者学习经验、解决难题的灵感来源——

居民批评社区环境卫生差,各社区就组织干部分片到每个网格,全员动手清理深坑沟渠,整治出行院坝,慢慢引导坐不住的居民加入进来,并建立“清扫全覆盖、保洁全天候、群众全监管”的“三全”机制,彻底改变社区环境。

不少居民下岗失业在家,因尴尬的年龄、单一的技能无法顺利再就业,街道就创设“三遍一跟”工作法,服务父辈再就业,同时制定“青年就业服务卡”,服务子辈就业创业。

居民遭遇诸多困难时,街道就实施“温暖居务”、“阳光居务”、“牵手居务”,让组织的阳光照射每家每户,温暖居民内心。

资源有限,但方法无限。

至今,杨春敏党代表工作室累积接待党员群众200余名,接到和解决问题123个,共牵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合计覆盖25000余人,参与引入或打造各类服务项目20余项。

今年6月,沙坪坝区居民排演了一个情景剧,是以杨春敏为原型的《杨姐来敲门》。

演出时,杨春敏就坐在后面看,边看边流泪。

“从不被信任、不被接受,到被群众和组织认可,那些苦与甜,都是值得的。”杨春敏笑道。

时代的步伐冷却了炼钢炉中的高温,却不能熄灭团结坝人心中的火光。

“无论团结坝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团结坝人只听两种声音:远的声音,是心灵的声音;近的声音,是党的声音。”说这话时,杨春敏底气十足。

猜你喜欢

石井沙坪坝区特钢
“钓”口罩
青岛特钢3号高炉停炉实践
西王特钢1#高炉焖炉快速恢复生产实践
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在抗疫中发展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那口石井
泉州府录立海防碑浅谈
创甲路上奋力前行的沙坪坝区中医院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沙坪坝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