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补齐短板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11-06张波

当代党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重庆高质量发展

张波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2017年7月以来,重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稳扎稳打,“十三五”发展成就显著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2019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36万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920元,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全市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18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919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望如期实现。

重庆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迅猛,“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加快集聚,创新驱动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5250亿元。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一圈两群”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加快发展,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结构科学、集约高效、功能互補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短板凸显,制约发展瓶颈待突破

在重庆“十三五”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制约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依然存在。例如,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难度较大、城乡和区域差异较大、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交通基础设施不足等短板,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是制约“十四五”时期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长期滞后是制约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痛点。例如,对于创新的资金投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能力相对较低,高端创新资源不多,创新生态不优、创新平台不强、创新人才不多、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重庆协调发展的突出短板。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武陵山、大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告一段落,但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非常薄弱,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十分艰巨。

“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有待深化,主城都市区扩容的同时如何实现优化布局仍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两群”新定位如何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仍在探索之中。

营商环境仍待优化是重庆经济健康发展的隐形藩篱。对比北京、上海等营商环境良好的地区,重庆还有很多难点和痛点。如“放管服”改革还需要深入,制度和技术创新还需加强,还未真正实现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全流程在线办理、政策落地落实也还有差距。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重庆发挥区位优势的瓶颈。高铁通道有待打通、高速公路网络有待完善、长江黄金水道效益有待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有待增强、行业治理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综合施策,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四五”期间,重庆应着力补齐短板,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科技创新,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一方面,科技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我国产业链从下游逐渐向中上游发展,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物质基础,是释放国内需求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科技驱动产业升级能推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从而激发国内消费市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牵引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科研机构的法定地位,厘清产权边界,形成清晰科学的科技产权关系,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促进科技蓬勃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藩篱。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就要用好我市现有各类开放平台,切实发挥其在探索监管新模式、拓展综合金融领域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促进国际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尽可能削减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探索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壁垒,全心全意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加快信息系统建设,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技术系统来减少人为干预,让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更便捷地惠及企业。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在“十四五”规划中更好地落实中央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仅仅是完成了贫困地区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在脱贫攻坚战中积聚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动力才是长远发展根本所在。抓住发展关键要素,把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因素结合成有机整体,让贫困农村发展经济能动性不断涌现,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厘清“一区”与“两群”的关系,深入诠释“一区”和“两群”的比较优势。发展“两群”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区”重要的消费市场腹地。不但要通过“一区”带动“两群”发展,还要增强“两群”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体区域协调发展。要认真研究“两群”内在发展模式。渝东北城镇群以“万开云”(万州、开州、云阳)为主要骨架,逐步向外扩展,在其周围形成若干个中、小城镇,相互组合成团状。渝东南城镇群应通过合作形成若干座规模相仿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镇群。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为发挥“三个作用”提供畅通保障。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央对重庆的发展定位,从国家和重庆发展大局谋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交通最大优势,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做强东向开放通道。通过畅通干支航道网络、建设现代港口集群、打造现代内河船队等硬件设施建设助力重庆持续发展;做好“铁公水”相互衔接,发挥多式联运优势,释放长江黄金水道运能;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优化公路、铁路建设,加快建设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丰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内涵,助推重庆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重庆高质量发展
重庆客APP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