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重庆)科学城,筑区域创新高地

2020-11-06蒋炀

当代党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科学城高新区重庆

蒋炀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推动西部地区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由此,“科学”正成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关键词。

9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这座规划建设面积为1198平方公里的科学城以综合性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产业生成为关键,以驱动发展为目的,以优美环境为支撑,致力于打造城市创新发展的“智核”和人们向往的宜居家园。

区位优越

要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首先要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物理空间——中梁山、缙云山东西并行,长江、嘉陵江南北合抱,“两山夹两江”形成的中心城区西部槽谷,便是西部(重庆)科学城。

总的来看,西部(重庆)科学城所在的西部槽谷,有“向西联动渝西、辐射川东”的突出区位优势,“两山夹一谷”的优越地理条件。这一区域,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多块“金字招牌”,汇集了重庆大学等本专科院校28所、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69个、西永微电园等产业园区14个,是创新创业创造的沃土。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以重庆高新区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平台,正加快建立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建设发展机制。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区域范围涉及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区。其中,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核心区。

创新引领

当前的城市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的竞争。

创新力是决定一座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中国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等,无一不是重要例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一直是制约我市发展的一大短板,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是补齐重庆创新短板的迫切需要。”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奎表示。

科学城之于重庆,意义重大。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资源禀赋最优良、人力资源最丰富、经济实力最雄厚、发展活力最强劲的地区,科技创新潜力足、空间大,引领带动作用强。因此,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不仅是服务国家创新需要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

系统构建

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重庆将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交通体系四个方面着力建设。

在生产空间上,将规划构建“一核四片多点”的空间结构。“一核”,即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集聚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引擎,集中力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片”,即北碚、沙坪坝、西彭—双福、璧山四大创新产业片区,主要承担教育科研、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等功能;“多点”,即以创新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为支撑,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空间体系。西部(重庆)科学城将紧紧围绕“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让“金篮子”装满“金鸡蛋”。

在生活空间上,将规划构建“一主四副多组”的空间结构。“一主”,即以重庆高新区直管园的金凤镇为引领,与西永、大学城共同组成科学城主中心,规划集聚高端生活服务、国际科学交往功能,布局高品质居住区;“四副”,即北碚、团结村、陶家—双福、青杠四个片区副中心,承担片区综合公共服务和商业商务功能;“多组”,即围绕圣泉、西彭、丁家、青凤、歇马等节点中心,以及街道中心和社区中心,形成多个职住平衡居住组团,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配套,形成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全城的独立城市,打造“24小时办公、24小时生活”的不夜城。

在生态空间上,将规划构建“一心一轴两屏”的空间结构。“一心”,就是以寨山坪为依托的城市公园,是科学城的“城市绿心”;“一轴”,就是沿科学大道,由湿地群、公园群和城中山体组成的绿色长廊,是科学城的绿色“主轴”;“两屏”,就是缙云山、中梁山生态翠屏,是“城市绿肺、市民花园”。西部(重庆)科学城将促进科技、人文、生态相互交融,为科技注入生态元素,让科技为生态服务,用科技增添人文气质,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在交通上规划南北通达、东西畅联的城市交通体系。拓展四向联通大通道,向西串联成渝,加密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联通亚欧;向东联结长三角,强化沿江高铁双通道,链接亚太;向南连通粤港澳,对接东盟、非洲;向北联通京津冀,融入京昆大通道,通达蒙俄。同时,还将打造铁公水空联运大枢纽,并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肩负使命

4月13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再次强调,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胜认为,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提出,标志着重庆和四川建设科学城的地方努力与实践探索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具体体现。

补齐创新短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全国创新版图、更好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辐射并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跃进,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为城市注入科技元素,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聪明,实現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些都是西部(重庆)科学城肩负的重大使命。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面向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生活的未来之城,是鼓励创新、开放包容、追逐梦想的梦想之城,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未来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成为国际化、绿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新样板”。

猜你喜欢

科学城高新区重庆
重庆客APP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在这里看重庆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开工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