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发展小学数学“融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2020-11-06张脆音

考试与评价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考设计小学数学

张脆音

【摘 要】 课程改革提出: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学“有用的数学”,能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伸,它的内容与形式是数学价值的风向标。然而,反观我们数学作业,只有大量的练习题巩固,不可否认,这样的作业造就了一批批数学“尖子生”。但是这些“尖子生”一旦离开课堂,告别考试,就会感到自己学了数学有何用?拥有的无非就是一些熟练公式的能力与解题的技巧,丝毫无用于生活,这样的作业切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介于适应考试与用于生活之间的矛盾,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数学作业的布置。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融作业”设计  思考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数学作业都是以订购作业为主,这些作业设计重在训练孩子的解题技能与技巧,大多数孩子对这样的书面作业也是不温不火,甚至小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倦的情绪,直呼“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为了进一步了解,笔者对学校教育集团内全体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关于作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情况:

学生层面存在“应试感”: 觉得写数学作业当然是为了考试,试卷上很多题目差不多都是作业里面做过的。

教师层面存在“零设计”:教师去设计一份作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手头上有这么多现成的作业资料,直接拿来用很方便!

作业自身层面存在“机械化”:数学作业基本是每课一练之类订购作业,且基本以书面作业为主,完全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

因而,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融作业”设计的研究。

一、什么是“融作业”?

小学数学“融作业”是指学生亲临问题“现场”,使用现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综合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操作、计算、推理等,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作业。

小学数学“融作业”源于身边的数学问题,所以作业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要从适当的角度去设计一个活动任务,再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思考得出结论,然后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再发现新问题,最后实践解决产生的新问题。课题组在研究初期就制订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作业设计——作业实施——作业评价——作业反思——发现新问题……这是一个循环的作业设计机制,随着知识的增长,师生可以不断从新的角度去发现新的挑战任务并解决,师生始终参与过程中,都得到可持续性成长。

二、小学数学“融作业”的特性。

小学数学“融作业”具有真实性、综合性、体验性和挑战性的特性。

三、小学数学“融作业”的设计类型

根据学生完成需要的时间长短分为长作业与短作业两大类。又将长作业根据数学知识纵向与横向之间的联系分为两类;将短作业根据布置的时间不同分为课前体验作业、课中挑战作业与课后实践作业三类。

有操作实践的,还有探索和验证等。显然,单纯的分数评价和教师一人评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课题组研究出了小学数学“融作业”的评价策略,见下图:

四、“融作业”的成效

经过研究,我们的学生得到了锻炼,提升了数学素养;我们教师改变了教学理念,提升了作业设计能力;我们也积累了小学数学“融作业”设计题库,并已在各个年级推广。

(一)学生的变化:会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1.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往的数学作业常有学生忘写、漏写,有些班级甚至有同学连续几天出现不写数学作业的情况。自从开展“融作业”活动以来学生慢慢地爱上了数学作业。

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喜爱可以用“痴狂”来形容也不为过。例如:三年级“融作业”《测量物体的长度与宽度》实施后,学生疯狂地对所见物体进行估测再测量。

2.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提升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在学生实施“融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学习材料都需要自己去获得,这就需要通过教材、校园档案室和自身动手测量获取信息和数据。

(2)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设计的体验与挑战作业学生是无法一下子完成的,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思考,去活动,去探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生成中去,主动去发现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学生在完成体验与挑战作业过程中,亲历了生活中问题的产生,问题的思考,实践操作,问题的解决这样一个过程,学生需要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得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能力提高,应用意识普遍增强。

3. 提高了學生数学成绩

自开展“融作业”活动以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作业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班级中A类的学生明显多起来了。

(二)教师的变化:“融”出了思想,提高了专业水平

1. 提高了教师设计作业的水平,丰富了设计策略

我们的数学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爱上了自己出作业题目,同时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也为老师的再次出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编制试卷的能力也提升了。

2. 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观念是行动的引领,通过数学“融作业”的设计培训,重要的是通过数学“融作业”的实践引导,使得学校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获得更新,责任感明显增强,进而改善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雪华.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与各学科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106+113

[2] 罗文.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M].云南科技出版.1997.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数学[M].人民教育社出版社.2004.

[4] 皮连生.现代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刘秘侠. 数学实践作业的探索[J]. 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4:25+28.

猜你喜欢

思考设计小学数学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