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性分析及其平台构建
2020-11-06王佳节王磊
王佳节?王磊
摘要:从大数据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大数据和乡村文化的耦合性为研究视角,通过提取大数据的4V维度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维度,验证乡村文化是否符合大数据的4V特征。从信息协调、精准方向、瞄准对象三个层面,构建了数据共享、数据决策、供需匹配三大耦合机制,建立了基于耦合性分析的乡村文化大数据平台,以解决目前乡村文化发展同质化等问题。研究发现:乡村文化与大数据间存在高度耦合性,却由于数据之间的孤立和形式化制约了二者的结合,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但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文化,可以实现特色鲜明,定位精确,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深层次结合。
关 键 词:大数据;乡村文化;耦合分析;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将文化建设纳入到我国战略总布局当中,揭示了文化建设在我国长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提出在2020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1]。中国文化源自乡村,发展繁荣于城市和国家之间,最后却弱化了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振兴是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促成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石。由于历史积淀,我国乡村传文化种类多样,还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待开发,但是目前许多地区乡村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急于求成,未根据实际准确定位和挖掘本土文化,导致同质化或者缺乏创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影响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发展。
当前,将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建设,既是国家“互联网+文化”工程和文化大数据工程建设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国家发展总方向和顺应社会潮流的趋势。因此建设文化大数据平台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现实需要。但是若想运用大数据技术与手段发展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了解以下两个问题:(1)大数据技术与乡村文化之间存在耦合性吗?(2)基于耦合机制如何构建乡村文化大数据平台。
二、文献综述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把握目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本文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以2010-2019为时间界限,首先通过提取关键词等从宏观上描述乡村文化目前的研究方向。首先我们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学术界主要是以乡村发展为中心延伸出了文化经济、文化重构、农村文化、文化自信等多分支的研究方向;其次是以乡村地区为次中心延伸出的村落文化研究、传统文化资源分配以及物质文化遗产等乡土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的研究。这十年学术界扩展了许多关于乡村文化的新的研究方向,衍生出许多新的乡村文化发展路径,比如乡村文化广场等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行办法,理论硕果累累,但是为了将这些理论路径效用最大化,我们有必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渗入其发展过程中,以充分利用信息革命的优势,尽快完成乡村文化的振兴与改造。
(一)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布在文化主体[2]、公共空间[3]、文化传承[4]、原生文化[5]、文化载体[6]、文化变迁[7]、文化自组织[8]等层面。此外,一方面还存在由于文化建设主体缺位和文化服务机制偏差而引起的内卷化困境问题[9];另一方面还存在由于顶层设计不规范,直接造成农村文化载体弱、文化供给滞后以及道德失范而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的问题[10] 。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农村文化供需错位,目前主要是以“城市文化下乡”为依据,从“行政逻辑”“发展主义”“他者视角”三个维度分析了造成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路径[11]。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乡村文化振兴仍然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从中央到地方至个人对于农村文明的重视与发展,推动了农村特色文化的繁荣进程,同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也越来越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农村文化主体出发,增强其思想素养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11],并引入媒介学理论引实现乡村文化在地化的治理,找到连接乡村文化与实践的中介,这是解决当乡村文化内卷化危机的有效办法[12]。其次从公共空间出发,重构角色空间、价值空间等[9],同时以乡村文化功能为主线,构建具有“当地感”“历史感”的乡土文化,充分开发和运用乡村文明的导向功能,以探求农村文化发展的创新之路[13]。最后则可以通过经验借鉴,吸收历年的农村文化变迁的可取之处,重塑乡村文化内聚功能,精准辨别乡村文化符号[7],激发农村文化自信心和内生发展动力,以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2]。但是目前是从传统路径提出的建议和方法,还未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文化结合。
(三)基于大数据的乡村实践
从目前乡村实践看,大数据的运用实际上很早就开始。理论上智慧农业是从理念方向上为未来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改变劳动方式提供新的思考[14, 15]。对于如何运用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范围内进行决策、预警和监控[16-18],一方面是需要深入到大数据下的农业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推动现代农村体系构建,实现农业精准化与精细化管理[19, 20];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大数据理念与技术,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构建路径[21]和构建大数据整合、服务、预测的分析框架,以分析大数据驱动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实现机制[22]。此外,还有现在最紧迫也是最艰难的脱贫任务,也已经运用到大数据技术,主要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分析精准脱贫和扶贫运行机制和模式的创新[23, 24],以及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农村精准脱贫和扶贫中的应用,了解脱贫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25, 26]。另外还有涉及的领域就是通过探索数据、精准与脱贫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精准脱贫绩效评估机制等[27, 28]。
综上所述可知,首先乡村文化在振兴过程中仍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困境,这些问题不仅成为乡村文化向前发展的桎梏,还约束着其于其他优秀文化的良好融合;其次,學者们针对这些难题和困境,提出许多或宏观或微观的处理方法,一些方法也许能很好的解决现存问题,却不能实时预测、防止和监督未来某些问题的发生,仍然缺乏适应时代发展的,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再次也有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的各个方面,比如农业治理,农业灌溉,精准扶贫等方面。本文认为信息革命伴随着新的技术的产生,但仍要秉持着“多种智,百种能,帮不到人也不行”的基本理念,将其运用到实践。因此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振兴创新之路径,本文将对大数据和乡村文化的耦合性进行分析,构建大数据乡村文化平台,以弥补大数据对乡村文化的实践匮乏。
三、大数据与乡村文化的耦合性分析
(一)大数据的特征维度提取
第五次信息革命是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集合开始,不仅引起社会经济的变革,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以应付信息爆炸的社会。其中大数据被认为是处理大范围、多领域数据的有效技术手段,国外已有学者总结出大数据呈现出4V特征:Volume(巨量性)、Vareity(多样性)、Velocity(高速性)、Value(价值性)。基于快速处理数量多,种类丰富数据的需求,使得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其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集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可以快速整合不同的数据,并分析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提供可靠的信息咨询。大数据的作用主要是从收集海量数据,分析其数据相关性,挖掘数据隐藏价值,判断出目前乡村文化的主流发展走向等方面体现。综合上述,大数据是集数据整合、分析、预测功能于一体的高阶数据处理技术手段,因此,本文将以大数据的特征维度作为耦合性分析的起点。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维度
农村的文化内涵包罗万象,既包括抽象的精神文明和语言行为方式,又涉及具体的文化产品和设施,在衡量乡村文化绩效时,主观性强,难免失真。基于此,本文将其内涵提取为如下维度:“振什么”-“谁来振”-“怎么振”。其中“振什么”是指振兴的客体,瞄准乡村文化;“谁来振”指的是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重视的是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参与综合性和多层次性,基本准则是协同发力;“怎么振”指的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载体,特别强调的是文化设施与文化产品的供给。这就厘清了乡村文化振兴中客体-主体-手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涵盖了乡村文化振兴全过程。因此,本文将其作为乡村文化耦合性分析的重要维度展开论述。
(三)基于特征维度与逻辑维度的耦合性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具有关联性事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遵循的一般规律是:关联程度高,耦合性强;关联程度低,耦合性弱。分析大数据特征维度与乡村文化的逻辑维度是将大数据与乡村文化结合,助力乡村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基于上述分析大数据与乡村文化的耦合性,为建构乡村文化大数据平台提供依据。
1.乡村文化数据的规模性
首先从乡村文化主体看,涉及农民、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层次责任主体,其中政府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已培训500万人次各级各类的基层文化人员,每年选调1.9万名人员下乡开展文化工作,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已达104924人次,包括参与乡镇文化活动的20164万人次的农民个体 。其次从乡村文化客体来看,全国共有39888个乡镇,其中12984个乡镇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待挖掘和发展的农村特色文化数量巨大。最后从乡村载体分析,2018年全国共建41138个乡镇(包括街道)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中已建设2296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达到108TB,各机构主体组织乡镇文化活动达65.3万次,为贫困地域的乡村配送了77094场文艺表演,举办展览10万个,参展人数达4825万人次,农村业余文艺团体25.9万个,艺术表演团体进农村共计178.8万场次,参与观看的农民超过77898万人次 。通过以上具体数据罗列和分析已经充分证明乡村文化数据巨量性特征。
2.乡村文化数据的多样性
通过总结乡村文化数据多样性,发现其主要蕴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次从形式上可分为物质文明(文化产业),精神文明(乡风文明)和制度文明(乡愁回归);其次从类型来看,总体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农耕文化、以及各民族村的民族特色文化等,每一种乡村文化类型下还包含其他的文化类型,我国56个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仅从新疆民族村文化来讲,哈萨克族村与维吾尔族村的乡村文化也是不一样的,仅从这点来讲,农村文化包含的数据多样性就不言而喻;最后,从数据来源分析,全国内已建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基础库,数字文化支撑平台和国家数字文化网,以及农村文化流动站等,涵盖了全国的文化服务网络和资源库群,数据平台容量大,覆盖范围广,数据来源多样性。
3.乡村文化数据的高速性
大数据不仅是应人们需要产生,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彼此竞争的产物,而文化是积淀的产物,任何文化都有深厚的底蕴,我们该怎么既保持文化的底蕴,又不被时代所抛弃?大数据的高速性是指对于数据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传统文化被时代抛弃之前,迅速分析和比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优劣,找出共性和差异,去糟粕取精华,使农村文化既可以保持传统文化的忠孝礼仪信,又能与现代优秀文化交融,帮助其形成独具一格的乡村文化,带动产业发展。大数据的高速性能够帮助乡村文化跟上乡村产业经济需要,与城市文化齐头并进。
4.乡村文化数据的价值性
乡村文化数据的价值性包含两个方面:存量价值与足量价值。存量价值指的数据本身的价值,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可以知道目前文化资源库总共有多少文化种类资源,这就体现了数据的存量价值。足量价值指的是开发完全的数据价值,通过数据个体本身延伸到数据之间的联合,从新的角度分析乡村文化,不拘泥于地区文化的限制。大数据的优势就是整合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村与村之间的文化数据,比较贫困村与小康村之间的文化数据,充分挖掘并利用乡村文化数据的足量价值。
将上述内容总结如图二,乡村文化振兴的三个逻辑维度与大数据的特征维度契合度关联度较高,说明二者之间耦合性较强,可以将大数据应用于乡村文化振兴中。
四 大数据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流程
(一)数据收集与储存
首先从数据收集来看,智能化社会的发展终将会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全覆盖,充分提高作业效率。比如人工數据采集大多数都需要入村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采用智能化终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智能技术手段,增加数据来源渠道,根据系统设定,将会自动收集相关的数据,减少数据采集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同时可以增加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其次从数据储存来看,数据收集与储存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由于保存不当或多手转换等原因,导致重要的历史资料丢失或失真,影响文化数据的完整性,而云平台作为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数据存储平台,为巨量数据存储提供了场域,可以避免历史资料折旧和丢失,便于长久保持文化数据的完整。
(二)数据整合与共享
如果说完成乡村文化数据的收集与储存是前提,那么真正的第一步就是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通过整理、合并、共享多样化的乡村文化数据,我们可以迅速全面掌握乡村文化的现状。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邻里乡镇之间的文化数据横向共享,历史文化数据纵向整合,解决乡村文化数据的碎片化,提供数据开放性,实现数据协同。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建设的文化共享工程,目标就是实现不同平台与资源库的数据整合与共享,便于发掘不同数据的潜在相干性,完成数据的优化与重组。
(三)数据分析与预测
在大数据时代,借助其技术的分析预测作用,合理配置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精细农村农民文化需要,精准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以数据分析为依据,挖掘农村文化特色,开发多样化的文化形式,避免文化同质化,激发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为乡村文化振兴开辟新路径。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与预测,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防范和解决;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数据分析走向,判断乡村文化未来发展趋势,在因地制宜的同时顺应时代,避免乡村文化盲目化发展,将农村文化发展成文化领跑者。
(四)数据实践与监控
数据本身价值密度低,但是大数据的价值性特征主要体现就是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数据在被处理加工过程中升级和增值,价值密度低开高涨,但是论发挥数据价值最大作用的方式是什么?数据融其于实践可谓是绝佳办法,将乡村文化数据与乡村文化治理相结合:如乡镇文化资源库与文化管理部门结合,可以挖掘增强治理文化服务效果之新路径。另一方面此大数据技术非静态不变的,可以通过此大数据技术动态跟踪农村文化的发展态势,观察某地或整体农村文化走向是否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及时发现问题,控制其走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
五、大数据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机制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以信息共享、精准发展方向、瞄准对象、监督与控制等四个维度构建以下四种耦合机制,搭建基于耦合机制的大数据乡村文化平台。
(一)信息协调:构建数据共享耦合机制
大数据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不同数据间的共享,任何数据价值的实现绝不是孤立的,只有融合共享才是其发挥作用的最优途径。当前,农村文化领域数据的分散和孤立,弱化了数据价值的发挥,也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振兴。针对此问题我们该如何实现信息的集中和互联呢?如图三所示,首先,横向上要疏通乡镇文化之间的数据共享渠道,内部之间数据“通车”,农村与农村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经验分享,便于观察其他乡村文化的发展方向,避免乡村文化产业同质化发展超标。其次,纵向上要打通的数据共享渠道,从国家到省市到县乡之间文化数据要互通有无,以保证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数据是流通与发展的。比如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平台,只连接了中央-省区-地市-县市之间的互通,忽视了最重要的乡村文化数据,忽略了乡村文化的作用。鉴于此缺憾,我们一定要尽快实现农村文化与其它层级的主要文化机构之间的数据共联,不管是自下而上亦或是自上而下的文化传输都要畅通无阻,才可以尽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精准方向:构建数据决策与指挥的耦合机制
精准农村文化发展方向是目前农村文化领域发展的一个难题。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如图4所示,一方面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目前某乡村文化数据,以及与其他数据对比,发现这个乡村的原始特色和发展瓶颈;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平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预测出最符合这个乡村文化的发展方向,比如适合发展红色文化、農耕文化等。最后,不管是前期的分析数据,还是后期的预测方向,都要及时再将结果反馈到大数据技术平台,保证数据的更新和监控。通过这种方式,以客观数据分析为依据,帮助精准决策乡村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发展同质化现象,真正实现农村文化繁荣多样化。
(三)瞄准对象:构建供需匹配的耦合机制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并且其本身就具有客观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农村文化产品也属于公共供给产品,若供给大于需求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少于需求又会影响其发展,因此农村文化产品的供需平衡也是需要引起充分重视。如图五所示,首先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了解每个村镇对于乡村文化方面不同的需求,有的村镇可能缺少文化基础设施,有的村镇则需要京剧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针对此现状,给与所需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形成按需提供的机制,避免供给与需要不对称的情况。其次,如图5所示,各个村镇的文化基础设施也包括在大数据库中,因此我们可以经过大数据的应用,了解到各个村镇的文化基础设施现状,有针对性的更新与补充不同村镇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并提供修缮,避免盲目投放,形成资源虚耗和不必要的成本。
(四)基于耦合机制的乡村文化大数据平台构建
乡村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词汇,其内涵界定既有抽象也有具体,易引起乡村文化扶贫过程中的操作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造成低效率无效果,绩效也无法评估。鉴于此,本文结合上述讨论的乡村文化大数据的耦合机制,认为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构建的大数据平台应该呈现出以下特点:(1)数据收集全面性。在大数据自动化收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数据收集范围的全覆盖,这也是数据规模性和高速性分析的必要条件,数据的充分性是数据分析准确性的基础。具体讲,就是在收集农村文化数据过程中,采用人工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抽象化的语言行为习惯数据,记录在平台,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自动采集具体化的数据,结合线上收集和线下采取两种方法,收集范围覆盖到任何形式的文化领域。(2)数据之间协调共享性。通过设立乡村文化大数据管理平台,横向对比不同乡镇部落之间的文化异同,及时了解目前农村文化发展态势;纵向协调村镇-县区-省市-国家之间的不同数据,在多主体多层次的数据共享进程中,弱化文化金字塔,实现文化的平等。(3)数据的监控性。乡村文化数据的规模性和生长性等特点,会影响数据使用的安全系数,对于数据的监控就尤为重要。对接大数据处理平台,对于农村文化数据动态跟踪及更新,快速发现农村文化中的糟粕,评估其程度,引导其自行灭亡或者与主流文化相适应,避免遭受腐朽文化的侵蚀,降低农村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扭曲价值观的风险。(4)数据的量化关联性。农村文化所包含的每一种传统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基于主客观物质行为在几千年时间里交错沉淀而形成的,这种过程中的关系错综复杂。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将其内容都量化,再运用灰色分析和预测等大数据技术,分析量化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帮助我们挖掘更深层的特色文化,发挥数据的价值性。
六、结论
大数据与乡村文化的结合,实际上也是智慧化应用在农村文化领域的实践,是对于智慧社会发展趋势的响应。现在是中国的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而农村文化发展程度低,同质化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总体发展进程,而将大数据技术和理念引入乡村文化发展和振兴中,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与乡村文化之间的耦合性,构建了数据协调中的共享耦合机制,精准方向的数据决策耦合机制,瞄准对象的供需匹配耦合机制,并以这些机制为基准构建了乡村文化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重振乡村文化。但是这对于乡村文化的振兴和发展还远远不够,对于大数据如何帮助建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模式等问题,未来仍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易硕. 文化部负责人就“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答记者问 [Z]. 新闻通稿, 2017-02-23.
[2] 黄永林, 罗忻. 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文化的现代性探求及历史经验[J]. 民俗研究, 2019(05):5-14+157.
[3] 沙垚, 张思宇. 公共性视角下的媒介与乡村文化生活[J]. 新闻与写作, 2019(09):21-25.
[4] 李少惠, 赵军义. 乡村文化振兴的角色演进及其实践转向——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5):209-214.
[5] 范建华, 秦会朵.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 思想战线, 2019, 45(04):86-96.
[6] 张洪伟. 中西部乡村文化主阵地的偏离与振兴[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05):131-140.
[7] 高静, 王志章.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乡村文化的变迁逻辑、振兴路径与制度构建[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03):49-60.
[8] 罗哲, 唐迩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转型:从“城市文化下乡”到“乡村文化振兴”[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6(05):129-135.
[9] 孟祥林. 乡村公共文化内卷化困境与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05):40-47.
[10] 张才志.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08):42-44.
[11] 宋小霞, 王婷婷.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4):176-181.
[12] 沙垚. 乡村文化治理的媒介化转向[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09):112-117.
[13] 齐骥. 社会结构变动中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和思想范式研究[J]. 东岳论丛, 2019, 40(08):32-40.
[14] 孫忠富, 杜克明, 尹首一. 物联网发展趋势与农业应用展望[J]. 农业网络信息, 2010(05):5-8+21.
[15] 胡亚兰, 张荣. 我国智慧农业的运营模式、问题与战略对策[J]. 经济体制改革, 2017(04):70-76.
[16] 王文生, 郭雷风. 农业大数据及其应用展望[J]. 农民科技培训, 2016(12):43-46.
[17] 张宝民. 大数据在农业上的应用思考[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 28(06):22+40.
[18] 余继. 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探讨[J]. 农技服务, 2017, 34(10):196.
[19] 李乐, 刘玉倩.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智能机器人开发[J]. 农机化研究, 2019, 41(11):221-224.
[20] 陈桂芬, 李静, 陈航, 安宇.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0(04):502-510.
[21] 张春华. 大数据时代的乡村治理转型与创新[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06):25-31.
[22] 王欣亮, 魏露静, 刘飞. 大数据驱动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路径建构[J].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1):50-55.
[23] 莫光辉, 张玉雪. 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十[J]. 理论与改革, 2017(01):119-124.
[24] 汪磊, 许鹿, 汪霞. 大数据驱动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的耦合性分析及其机制创新——基于贵州、甘肃的案例[J].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03):135-143+159-160.
[25] 谢治菊.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大数据应用困境及改进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08):64-71.
[26] 李晓园, 钟伟. 大数据驱动中国农村精准脱贫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求实, 2019(05):78-87+111.
[27] 杜永红. 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研究[J]. 求实, 2018(02):87-96+112.
[28] 陈冠宇, 张劲松. 弥合数据、精准、扶贫之间的链接缝隙——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大数据运用及发展[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 19(06):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