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06王亭亭
王亭亭
【摘 要】 小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内容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中最为关键的课程之一,学好中国话、用好中国话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中读和写是一门语言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展开分析。
【关键词】 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 课堂应用
引言:
目前小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写”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读”的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被推广的今天,越来越不被提倡。其实读和写在一门语言的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如何将读写结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论述。
一、立足基础知识,读写贯穿课堂
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一个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课堂的形式内容如何改变,无论是传统的写,还是今天所倡导的读写结合,我们的最终目的和最终指向都是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增强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我们倡导的读写结合,必须把握这个前提,立足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创新的只是形式,其内容是不会有太大改动的。在具有创新性和探究性也要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深度挖掘,让学生把小学语文学扎实、学牢固。所以在探究性作业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切不能本末倒置,应让读写结合向良性、正确的方向发展。
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中的《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略读,在头脑中隐隐勾勒出与诗词相应的情景,再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实中庐山瀑布的真正自然风貌,在展示的过程中注意对诗词的结合,以问答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并请学生再次深入朗读。教师为本诗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结合实际的所看与耳朵所听的音乐,在朗颂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领悟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对古诗文的朗诵与鉴赏方法,学会对感受美誉表达美。最后教师对经典的学习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与梳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明确诗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同时学习诗歌表达的艺术特色。
二、跳出课堂局限,展开课外活动
与传统写作业方式不同的是,读写结合创新了课堂的形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获得了提升。之前老师机械的讲课、传统的留作业,下课之后花大量的时间坐在学习桌前,死记硬背。不能说这种学习方式没有效果,相比于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缺乏让学生感兴趣的点,枯燥对于语文学习难以培养兴趣,长此以往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肯定会受到负面影响。读写结合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越学情绪越高涨,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这一课为例,语文老师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先为学生讲解课文知識,保证学生熟练朗读课文。当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可以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气息。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外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开展“我和春天的故事”主题演讲朗读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亲身感受,把内心对春天的喜爱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进行打分和点评,对学生做的好的地方提出表扬,对学生在演讲中还存在欠缺的地方提出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强化他们的行为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其自信心和兴趣爱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方面。
三、创新课堂形式,突出读写功能
既然是将读写结合纳入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去,这种形式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一定是一次创新,是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创新;是从传统的讲解知识向反转课堂先学后教的创新。无论如何,创新课堂的形式都要把握住重点突出读写的功能。
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为例,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记录这篇文章当中的优美语句,并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描写鲜花的名言语录进行摘抄理解。同时,在学生完成摘抄任务后,教师需要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摘抄的名言语句,并鼓励学生对语句进行解释翻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句的理解,为教师后续知识的讲解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你在生活中是否留意过一朵鲜花的开放”“你感觉哪一种鲜花开放时最为美丽动人”等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当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自命题目,将自己所积累的名句加以运用写一篇与花有关的文章。通过上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无论是读还是写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素质教育被推广的今天越来越被重视。要想将读写结合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除了立足于基本的课堂知识之外,还要创新课堂的形式,跳出课堂的局限,让学生乐意去写,有兴趣去读。当然,读写结合只是小学语文课堂改进的一小方面,要想把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还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明玉.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实践自主式学习[J].学周刊,2018(36).
[2] 师爱芬,张强.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J].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8(11).
[3] 祖晓丽.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