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0-11-06李晴
李晴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小衔接;教学策略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从身体和思想上的重大转折点,在这一关键节点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引导,对幼儿整体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幼儿成长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幼儿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幼儿园中幼小衔接的含义以及教育意义
在此时期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工作配合对接尤为重要,对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思维培养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积极开展也保障了幼儿成长道路的安定平稳。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在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环境上都有所不同,幼儿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改变,很可能在心理上形成一定负担,从而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小衔接工作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狀,使幼儿在步入小学阶段时能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同时幼小衔接工作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促进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幼儿的成长,使幼儿能形成与周围人打交道的能力,增强了幼儿沟通交流能力,让幼儿能有效利用这一过渡时期全面均衡地发展。
二、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缺乏对于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培养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幼小衔接阶段更是需要家长通过正确的教学观念对幼儿进行引导,才能促进这一时期幼儿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家长普遍忽视了对孩子自身的教育,而将重心放在了为幼儿寻找教学资源更为优秀的学校上,将教育的任务全盘交付给学校,幼儿在家庭中却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在思想观念上一旦出现偏差是再好的教学资源也无法弥补的,会极大地威胁幼儿成长发展。
(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中的课程设置存在误区
在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幼儿能适应小学教学,很多幼儿园设置了相当于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了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倍增,过多的课业知识减弱了幼儿园原本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环节减少,幼儿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幼儿园盲目地追求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幼儿的学习感受,并且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也并不适合死板的课堂教学,一味地向幼儿提出要求只能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单方向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顾名思义需要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小衔接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幼儿园单方面地主持工作,小学学校和教师却没有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和讨论,使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始终不能做到完善。在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对相互的工作形式都不够了解,自然也就无法提出更加适合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导致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隐患。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与家长间的互动,提升教育观念
为了使幼儿能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在幼小衔接这一时期幼儿园需要与家长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的生活状况以及知识学习情况,并且向家长注入新颖的教学理念,使家长能对这一过渡时期有明确的认知,并提高对其重视程度。
(二)改进幼儿园课程设置
幼儿园需要转变自身在幼小衔接实习课程设置的错误观念,选择更偏向于幼儿园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推进这一时期的课程教学,例如分组合作和游戏教学都能充分激发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适当增添与一年级教学相关的课程,但是切忌照搬教材,只需要对课程进行相应的铺垫和渗透,使幼儿对这些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即可,以保证幼儿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到学习中,防止过大的学习压力给幼儿造成精神负担,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对有效衔接幼小阶段提供帮助。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讨论,可以看出虽然现阶段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着漏洞,但是都有着相应的解决办法,只要幼儿园与小学和家长三方之间能紧密协作配合,在结合有效的教学计划就能顺利渡过这一转折时期。期望各个教育部门能对幼小衔接提起更高程度的重视,为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