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伦理失范探析

2020-11-06曹瑞琪

新闻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

曹瑞琪

[摘要]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主体,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社会整合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当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涉及科学知识的新闻时,一旦出现错误不仅会干扰普通公众的决策,更会给防疫抗疫的部署工作带来麻烦。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科技新闻报道为例,分析在该事件中媒体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指出媒体产生伦理失范的原因,最后为媒体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避免报道误区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伦理

一、研究背景

“infodemic”,即信息疫情,这一传播词汇诞生于2003年非典,由卫生和危机传播专家戴维·罗特科普夫(DavidRothkopf)提出,他将信息流行病定义为:一些事实,加上恐惧、猜测和谣言,被现代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放大和传递,以与根本事实不匹配的方式影响了国家和国际经济、政治乃至安全的现象"。在17年后暴发的新冠疫情中,这个词汇进一步发展成为“disinfodemic",突出了信息的虚假性和严重性。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谣言、假新闻、伪科学等虚假信息层出不穷,而错误的信息一旦传播,就有可能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干扰防疫抗疫工作,更加剧了公众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疫情期间,“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则新闻在社交平台上就引起网民的激烈讨论。1月31日晚,两大官方媒体相继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随后,该消息便迅速传播,《环球时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官方微博进行转发,“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也很快登顶微博热搜。一夜之间,各大药店包括电商平台的双黄连药品被抢购一空,甚至连“双黄连月饼”也不能幸免。可以说,此次事件暴露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进行科技新闻报道存在诸多伦理问题。

二、“双黄连”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伦理失范

(一)传播主体缺乏舆情研判意识

在“双黄连”事件中,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视点”最先设置“双黄连口服液为抑制新冠病毒的特效药”这一议题,并在扳机效应下引起各大媒体竞相转发。作为主流媒体,在面对国内疫情正严重和公众恐慌情绪正高峰的情况下,不论双黄连口服液对抑制新冠病毒是否有效,在发布之前都应做好充分调研和舆情预判,警惕这一消息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实际上,在2003年非典时期暴发的板蓝根抢购热潮就是一次前车之鉴。与此同时,部分媒体直接引用转发主流媒体发出的报道,而缺乏对新闻的基本的审视和核查,从而一同将“双黄连”推上神坛。

(二)传播内容未经多方核实

由于在疫情背景下,公众对特效药物研发等信息格外关注,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此类信息发布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对于这类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科研领域的报道,尽管媒体记者并非科研人员,但至少可以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多方求证,在保证内容真实的同时还要强调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在“双黄连”新闻中,主要观点为“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文中支持这一言论的论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双黄连可抗击SARS病毒”,二是“研究者正要展开双黄连的临床研究”,而这种论证的基本结构并不完备,也没有对双黄连抑制病毒的机制做出科学说明。此外,尽管双黄连口服液属于非处方药,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然而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却丝毫没有提及。

(三)相关报道带来负面效应

新闻媒体公信力即“新闻媒体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对于关心疫情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相信“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可能并不是因为这篇科技新闻论述清晰,而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则《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发布的消息。面对公众的信任,主流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既没有仔细核查也没有多方求证,再加上公众的恐慌心理,会倾向于把“抑制”理解为"预防"或“治疗”问,从而导致出现双黄连抢购热潮。在当公众意识到自己被"欺骗”后,不仅会引发对媒体的不信任和质疑,削弱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更会导致社会的整体信任感下降。

除了损害媒体公信力之外,双黄连事件还会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妨碍防疫抗疫工作的部署,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并未对双黄连0服液进行推荐,然而媒体对双黄连的可抑制性的公开报道极易引发公众哄抢,给疫区管理带来潜在风险。据有关报道,郑州一名女性于2月148确认感染新冠病毒,自述于2月28前往药点购买双黄连,其他时间均未外出。这不免令网友们猜测其是在外出购买双黄连期間感染的。虽然事件真相尚不清晰,但双黄连相关报道干扰了疫情防控却是事实。

三、“双黄连”新闻报道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媒体过度追求即时性,“把关”形同虚设

高度移动化的网络传播指向信息的快速流动,媒介时间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使得大众更加关注当下的“即时性”用,这导致了部分新闻媒体对发布信息的即时性的片面追求。在“双黄连”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仅依靠单一信源就发布了“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这一所谓的科学成果,随后相继转发的媒体也只是直接引用扩散而没有进行任何的质询和求证。事实上,尽管记者和编辑并非科研人员,但至少可以查找以往相关资料、向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询问、向其他专业人员寻求把关和审核,只要付出一点时间了解、审核、获取正确的信息,也不至于上演这一出闹剧。毕竟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的准确性远远比速度更重要。

(二)媒体对科技成果盲目表达支持,沦为机械般的传声筒

当前,部分媒体经常会对某项科技成果盲目表达支持,缺乏对事件的追问和反思,缺少调查和核实,以致沦为机械般的传声筒。2018年11月,有媒体发布新闻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的婴儿在中国诞生,然而很快受到国内同行的质疑。此外还有疟原虫治疗癌症、加了水就能跑的水氢发动机等所谓的科技新闻,都是由于媒体盲目追捧科技成果而闹出的不少笑话。在双黄连事件中,正是因为记者仅仅将目光聚焦在科研成果上,一味迷信权威机构、盲目支持和赞扬,才会造成这一科技报道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以及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如果记者多考虑双黄连的副作用、研究过程、以往研究等问题,多思考一旦这则新闻发布后会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等后果,也不会造就这场“双黄连”狂欢。

四、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的建议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哪怕是短消息,也应该力求严谨、客观、可信,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引导公众合理抗击疫情的责任。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仅要报道科研结果,还要提供可供查看的相关事实依据,比如研究数据或文献资料等。此外,还要全方面考虑科研成果的局限性,比如该项成果在特定条件下的适用性、既往的研究和类似的研究成果等等。在双黄连事件中,记者可以提供检索到的相关信息:在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药物所左建平团队就曾研究证实双黄连0服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的作用,以供读者更全面的了解。记者还需要提到双黄连属于苦寒药,盲目乱吃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引发副作用,公众应当谨慎使用等。严谨的、平衡的新闻报道不仅能帮助公众理解相应的科学知识,了解一项科研成果,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公众的恐慌情緒,引导公众理性和科学对待疫情防护。

另外,主流媒体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也要坚持自身的专业价值。疫情期间,“丁香医生”表现亮眼,不仅实时更新数据地图呈现疫情最新情况,也发布了多篇专业的科普文章,受到了公众的追捧,而这与他们高专业水准的团队人员是分不开的。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科技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前沿的科学知识,涉及到专业话题时主动寻求专业人员把关,在保证内容真实科学的同时还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将专业用语口语化,将科学知识以生动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报道出来,帮助公众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审慎思考、理性辨别。

参考文献:

[1]Rothkopf,DavidJ.WhentheBuzzBitesBack[N].TheWashingtonPost,May11,2003(B01).

[2]严晓梅,李心怡,王晶莹,郑永和.如何科学地审视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社会新闻——基于科学论证的分析框架[J].科普研究,2020,15(01);11-18+26+104.

[3]袁子凌,田华.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的科学认知及网络行为分析研究——以双黄连抢购事件为例[J].科普研究,2020,15(02):60-67+75+106.

[4]卞冬磊,张稀颖.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1):42.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心理干预对传染病院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