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亭街水环境尺度对空间的影响
2020-11-06杨琴
摘 要:水环境是济南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泉水、护城河的分布对济南的城市布局和市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等不同的空间尺度。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济南老城区芙蓉街与曲水亭街一带,探究济南老城区水环境与传统街巷之间的尺度关系。
关键词:水环境;尺度;传统街巷;泉水
1 引言
芙蓉街和曲水亭街围合而成的老街巷 区南起泉城路,北至大明湖,东西各到文庙和德王府。在这片区域中水环境的主要由散落在街巷当中的泉眼和水渠构成,泉水南起珍珠泉,泉水通过水渠向北流经入百花洲汇入大明湖,之间有溪亭泉、散水泉、王府池子等。
2 水环境对传统街巷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以中心布局,对称布局,道路分割,方块居住,市场固定为原则,但是因为济南泉水与水网纵横交错,街道作为在传统生活方式中承载公共活动的主要形式也因泉水而变化,芙蓉街和曲水亭街一带散落的大大小小的泉水,使街道没有按照传统的布置格局呈现棋盘状而是根据泉水的位置和走势布局,因此形成曲曲折折的街道和流水的独特景观。建筑也不全部是规矩的朝向,临水住户面水而居,人们的院落几乎都有直达水面的途径,水体使建筑与街巷的联系方式更加具有意境,将散落在街巷的水节点放大,则成为社区活动的聚集点。例如在曲水亭街,街道适应河道方向,住宅位于河道和街道的两侧,建筑多为外向式布局,面向泉水,住户自家的空间与街道空间分割开来,各家各户门前形成独特的交流休憩区域,街巷尺度宜人。
在建筑尺度与水环境尺度方面,由于本区域为济南传统的居民区,尺度较周边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和楼房来说小得多。泉水多从居民天井后院中流出,沿街道一侧水渠汇集。由于传统民居多为一至两层,街巷宽度多在两米到六米之间,因而街巷中水渠的宽度多在1.5m~3m左右,形成较为宜人的尺度。不同于现代小区需要布置车位考虑车的流线,济南传统街巷与水的尺度更适宜人步行于其中,与周围传统民居在高度上也更为适宜。王府池子水渠一直向北汇入曲水亭街,水渠时隐时现,时而与街巷并行,形成公共空間,时而从民居当中穿过消失在灰砖白墙之间。通过调研发现,由于水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汇聚作用,有水的街巷尺度往往较大,水体大小的不同其街巷尺度感觉也不一致。例如在腾蛟泉一侧街巷宽约3m,而普通的小巷只有1.6m的宽度。又比如在芙蓉泉,泉水汇集形成水池,通向芙蓉泉的街巷足有5m的宽度。水体越大,来此汲水、戏水的人相对越多,尺度上也就更大。
3 水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夏日门前休憩)
传统街巷当中的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改变与建筑的关系。在芙蓉街和曲水亭街的街巷中,建筑与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第一种是建筑紧邻水体,建筑的一面直接依水而建,水面宽度约为1m~2m,建筑邻水面往往开窗甚至开设门洞,利于人与水接近,人在室内可以直接欣赏到水景,也可以直接取水用水。这种形式满足邻水建筑中日常用水的需要,同时结合小桥使院落与街道之间形成过渡性的半私密空间。水面形成的间隔使人沿另一边通过,人在此处的聚集形式也是沿水走向的。
第二种形式是泉以点或面的形式存在,建筑与院落共同围合泉池,形成既有私密感又有通透感的空间形式。私密性与公共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取景。例如芙蓉泉,过去人们在此处取水洗刷,成为人流聚集的一个节点。又例如王府池子,面积较大,临水建筑多在王府池子一侧设置亲水平台。但是由于王府池子三面围合,水面上没有供人停留的地方,周围只有一条宽约1.6m的小巷能够到达,因为人在王府池子的感受相对不够舒适,人们在王府池子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水体没有成为一个更好的交流区。
第三种形式为曲水亭街曲水河所形成的带状水体。水体一侧为民居门前小道,另一侧为较为宽阔的路面。曲水河宽约4m,门前小道宽约2.6m,另一侧的马路宽约7m~8m供机动车和其他交通工具通过。在这里溪流将住户自家的户外空间与公共街道空间自然分隔开来,公共街巷的宽度往往大于一层建筑高度,且最大也控制在临街建筑高度的三倍以内,尺度宜人。住户将很多家事活动在临河室外来做,增进了邻里的交流,还可以不时观看对面公共空间之中发生的活动,与聚落社会群体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曲水河门前的小道则只适宜三两个人步行通过。白天人们从小道经过,夜晚人流动性减少,更多人选择聚于门前,依托水景进行静坐私聊。在这种形式中,水体间隔路面形成半私密空间,吸引人聚集。
第四种形式为带状水体与建筑的界面围合成一个尺度不大的小广场,人们在此聚集停留。此处有小王府池子及沿着建筑外墙流淌的小溪,此处的七户人家均面朝着小广场,形成中心发散的空间,空间的焦点是泉水空间及水边的活动,小广场作为私密空间与街道空间的过渡,是邻里进行交往的场所,居民在此展开家务活动及亲切的交谈,同时此处无机动车的穿越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地方。
4 水环境对流线的影响
在芙蓉街、曲水亭街这一带,街巷结合泉水水系,依照建筑和泉水的走势,灵活曲折,没有正南正北的道路,构成了较为自由的道路系统和变化丰富的空间,这一带的街巷流线,水环境成为影响街巷和和人流车流最主要的因素。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本区域流线与水体的关系。
在本次调研的区域中,三个黄色区域分别代表老城街巷的三个重要水体,我们按照水体大小,对居民的聚集作用不用而用不同大小的区域标出,王府池子周边会聚集较多的人,人们在此展开家务活动及交谈,芙蓉池及泮池尺度小,聚集人的作用也较小。在传统生活方式中离不开水体的存在,平时人们的流线围绕着水展开,人们会在自家的泉水旁展开家务活动(如洗菜、刷车等),同时在建筑界面与水围合的空间里与邻里间展开交谈,傍晚的时候沿着水边散步,孩子们在此嬉闹,而即使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中居民也喜欢使用清澈的泉水,也还沿袭着传统。
水体的存在影响人们的流线,在曲水亭街显现的尤为明显,曲水河呈带状水面,道路沿着曲水河展开,两边的民居也据此分布在道路两边,人们外出及回家时基本上走曲水亭街,北部外来的车辆一般也是经由曲水亭街进入,进入到芙蓉街、轱辘把子街等。由于此处泉水水系分布的较为自由、建筑一般依水而建,道路根据水的走势及建筑分布,布局较自由,本街区的人们进出时掌握地形,进出比较方便,对于不熟悉此地的外来人员,进入时会容易搞不清方向,容易迷路。
5 结语
济南的泉水聚落是结合自然环境形成的典型空间,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展显出了“泉城”的城市特色。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沉淀,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融入新的城市功能、生活模式。我们应保护传统的泉水聚落,顺应自然环境布置城市格局、使街巷肌理及建筑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使现代古城仍然保留着历史韵味。
参考文献:
[1] 孔样娜.济南旧城区聚落文明特征擅变与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
作者简介:
杨琴(1980—)女,汉,湖北孝感,本科在读,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