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骨禅心儒气质
2020-11-06何漂
何漂
范晓亮,字清虚,号翰林苑,别署无名轩主、抱朴轩,艺名阿亮,196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南大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AC兼职教师,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特聘教授,湖南省褚遂良书法研究院书法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首批文艺家,湖南财苑书画院特聘创作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高级书法教师。
范晓亮先生的书法,是他自己的心灵世界,那里有他数十年来与书法艺术珍贵的情感,还有他那求艺之路的坎坷起伏、百转千回。
无论是观其展览,还是品读其作品集,那一幅幅楷隶行草,都是范晓亮先生播撒在坎坷心路上的心灵花朵,汇聚多少艰辛,传递多少文化,凝结多少情怀。他将蓬勃的意气、人生的悲欢一一付之笔端,真情流淌;他以迎潮博浪的激情和倚天抽剑的呼喊而投身创作,奋笔疾书;以对古圣先贤之崇敬和对沧桑正道之敬畏而修身治学,谨言慎行;他把上下求索的恢宏遐思和传承创新的从容气象都聚在胸间、汇入笔下,其书法气象正大、雅俗共赏。正是这样一位对书法艺术执着的人,唤起了我心底的波澜。而今,细细审视范晓亮先生的书法艺术,那便是“道骨禅心儒气质”。
“道骨”,是道家的哲学精神,也可以说是我们常言的“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范晓亮的书法有道家所追求的顺应自然的艺术本色,不造作,无拘泥,气象洒脱,下笔快意。其作品刚柔并济,自然而然,使人赏心悦目,有逍遥之境界。传说仓颉在创造汉字时,“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可见,书法是通过汉字的书写来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古人云:“字如其人”,书法艺术就是人性的艺术。无论是在艺术的境界里,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范晓亮身上都可寻觅道家的那种思想文化修养,随和、开朗、平静、豁达。就好像那些汉字,在他的笔下,得于天造,孕于心灵,成于手中。
“道骨”在范晓亮的書法艺术里,更表现在其所构建的审美意境之中。这种意境,是他在创作中提取中国方块字的精气神,经过他心灵的滋润和笔墨的交融,在宣纸上的自然流动,达到虚实相生、灵气四溢的审美境界。古人云:“书为心学”,可见,范晓亮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是多么地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心灵的净化。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晓亮之书,达乎道矣。
“禅心”,佛教术语,在艺术上指心境,这种心境同佛家思想所注重的清静之心是一致的。哲学是艺术的灵魂,而构成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哲学成分无外乎儒释道三种。范晓亮先生创作过许多与佛家有关的书法作品,其书法亦有“禅心”。这种禅心是艺术创作者的心境,可以理解为艺术境界,也可以理解为艺术态度,这是哲学范畴。而不是说,为了书法有禅的境界,就必须皈依佛门。书法自古以来受禅学影响很大,古代如此,今日亦然。
禅佛之学对书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研究书法的人不能视而不见。优秀的书法家一定要有禅佛之心境,太功名利禄了,这样的艺术家很难成功,其作品也难臻化境。范晓亮书法的禅心既表现在他的书写之中,也表现于书写之外。于书写之中而言,他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方面,都游刃有余。其用笔行云流水,顺势而成,自然生动;其用墨鲜活淋漓,润枯有致;其章法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心外无物,方可心到手到,方可沉醉其间,无丝竹之乱耳,忘案牍之劳形,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于书写之外而言,则是有宁静致远的心境,不为名利所困,不为俗务所扰,把灵魂放空,以至于让艺术永恒地游于“上进”之状态。“善乃佛之本,佛以善为天。”范晓亮先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奖掖后进,广结善缘,常以公益之心,情系桑梓,以提振家乡之书风。
至于“儒气质”,则回归到书法的文化范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便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以书法的艺术来表现汉字的审美与内涵,这是中国人的独创,也就是说,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字,与生俱来就是一种艺术。相比世界各国的任何文字而言,我们中国的书法实实在在是高明的发明,它太神圣了、太伟大了。千百年来,一代代文人墨客、士人学子,为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而呕心沥血,直至今日,一大批书法创作者,为了老祖宗的这门传统艺术而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敬佩。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书法家,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因为书法它并非就是简简单单的汉字书写,他除了基本的技艺问题,还有精神问题。如果说,我们今天的书法与古人的书法有什么差距,就汉字本身的书写表现而言,这种差距不值得过多的言明,真正的差距,却是在精神层面。古人没有独立的“书法家”,他们大多是以“文人”这种综合身份出现的,或者还称之为“读书人”。因此,书法并不是独立活跃在古代文化生态之中,而是作为一种基本功、一种必备素质,捆绑在所谓“文人”“读书人”的身上。这些人,不是简简单单的能写一笔好字,他们更多的是饱读诗书、精通六艺的多面手。今天,我们把书法独立成一门艺术,太注重这门艺术的“技艺”范畴了,这未免不是一种偏颇吧!随着近几年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很多传统文化艺术都在回归本源,书法亦不例外,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开始注重“文”的层面,如今的各种展览也都在慢慢倡导这种回归。书法家不仅仅在“匠”的方面、“艺”的方面加倍努力,更加在“文”的方面来提升自己。
范晓亮先生投身书坛,孜孜不倦,乐在其中!他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以此为书法之魂,又善于博采众长。多年之交往,在我心中,范晓亮先生是一个有“儒”气的书法家。他有着传统士大夫的精神气质,有着较为丰厚的文化功底。古代书学论著所强调的“学书贵立品”,即要有君子之心、忠义之行。清代书法理论家朱和羹《临池心解》一文中对“立品”的重要性作了较为全面、清晰的阐述, 他在孔子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于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观念基础上,提出了“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这一观点。范晓亮先生一直是以这样的古人之义来要求自己的,无论是对于自我的修养,还是他的书法教学,他亦是按照儒家思想所注重的修身养性来规范的。这种传统的士大夫精神,也可以说是文人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的书法事业,太有意义了。他偶尔为诗文,自撰联赋,很多展览,他都是书写自己原创的诗文和楹联。他爱读书,尤其是儒家经典和唐诗宋词,这些都是他书法创作的人文素养,其书法也有浓厚的书卷气、文人气。
儒家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中庸之道”。这在书法创作的实际运用中非常重要。范晓亮书写过程中运笔的提与按、轻与重、缓与急、起与止、行与留、藏与露、逆与顺、伸与屈、疾与涩,结体的主与次、疏与密、借与让、欹与正、险与夷、离与合、顾与盼、向与背、松与紧、虚与实、动与静等,用墨的浓与淡、涨与缩、枯与润、干与湿、沉与浮,章法的虚与实、黑与白、疏与密、主与次、连与断等等,“中庸之道”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故而,很多朋友都说他的书法,尤其是行书,雅俗共赏。因此,时常也有人委托我求范晓亮先生的墨宝以珍藏。
其实,说心里话,成为一个书法家真不容易。范晓亮先生的书法功力很好,没有真正走入他的艺术世界的,是很难知道他的“苦功夫”的,为了书法,他做了碑山帖海的虫子,在那里嗜书如命;为了书法,他没能够好好地爱护自己的双手,曾经悬铁练字,曾经握笔出茧;为了书法,他四处学习,从来不放过跟名师请教的机会,到北京,到上海,到江苏,到广东,到了许许多多的地方,就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博采众长,最后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为了书法,他经常一个人长夜漫漫在工作室练字读书,经常熬夜,他爱抽烟、喝浓茶,大部分是因为夜晚坚持书法练习和创作所需要的“不良嗜好”;为了书法,他确确实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是年复一年的努力。他的从艺生涯都三十多年了,这一点很不简单啊!再者,他是一个很讲艺德的人,搞艺术,只追求“工”,不追求“德”,这样的书法家是不能够长远的,范晓亮先生很有正义感,有一颗善良之心和悲悯情怀。
中国书法在儒释道精神的哲学基础上,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特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质”, 等等。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既是今天我们书者之底气,也是今天我们书者之责任,更是今天我们书者所要攀援甚至要逾越之高峰。书法艺术,须勤耕、师古、善悟则能成。来日方长,我相信且祝福范晓亮先生定能不断迈上新的高峰!
(作者系作家、诗人、策展人,现为湖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文艺巢》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