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现状调查与发展路径
2020-11-06谢青松彭飞霞刘菲吴坤埔
谢青松?彭飞霞?刘菲?吴坤埔
摘 要 为了解“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发展现状,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重庆某高职院校随机抽样的2989名学生、78名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深度调查,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师生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满意度偏低,针对公共基础课改革提出增加实践锻炼机会、进行分层教学、重构课程学时学分体系等诉求。基于调研结果,项目组构建了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模型和循环式课程改革实施路径,并提出如下课程改革策略:从顶层政策设计到教育治理思维强调公共基础课的价值;从组织的视角重构公共基础课的管理模式和架构体系;基于国家政策、职业教育理念和经济社会需要,深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挖掘;从学校层面整体推进分层分级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化设计与实施;基于成效为本理念进行公共基础课标准制定和“1+X”学习成果认证。
关键词 双高计划;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成效为本;分层教学;“1+X”证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5-0029-08
一、研究背景
高职公共基础课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满足专业课程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和实施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加强高职公共基础课建设,发挥公共基础课的独特育人优势已经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5年7月,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2]。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公共基础课中思政课的作用与地位,提出“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2019年6月,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并对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提出明确的学时、学分和门类要求[4]。
公共基础课,也通常称为“基础课”或“公共必修课”,其定义因视角不同而有所差异。《辞海》将其定义为“高等学校若干系科、专业学生均须学习的基础课”。《中文大辞典》从功能价值上指出,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学校中,使学生获得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公共基础课定义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并指出“公共课虽未必直接同某个专业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必要的课程”。从众多定义中可以看出,公共基础课的内涵是一致的,强调课程开设的“公共性”和功能的“基础性”。本文将高职公共基础课定义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个专业都要开设,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育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为导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可持续发展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因各高职院校的性质、类别和办学理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有的院校将公共基础课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有的将其归类为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和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5]。
公共基础课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课程本身在学校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环节与落脚点[6]。在职业教育领域,姜大源将课程比喻为“跑道”,认为“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课程是有生命的,职业教育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促使劳动世界不断变化,就体现在课程上”[7][8]。对于高职公共基础课,其功能价值得到众多学者首肯,徐国庆等认为,“公共基础课建设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9]。刘兰明等认为,“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10]。李红丽认为,“公共基础课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11]。高德毅等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浸润”,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牢铸理想信念,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12]。
然而,高职公共基础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诟病,引发大量非议,“旁观者”批评之声和公共基础课教师作为“执行者”的无奈成为常态现象。公共基础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上,存在着过度夸大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用,忽略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功能及其自身的实践教学体系[13];第二,課程开设的规范性亟待加强,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理想,课程内容和名称尚不规范,课程标准缺失;第三,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强化,师资配备结构需要优化,教师培训提升通道缺乏;第四,课程教学模式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尚待对接,存在着忽略公共基础课的支撑和渗透作用,忽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的现象,导致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第五,教学时间“压缩化”,加大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压缩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间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普遍选择。
自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国家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4]。2019年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正式宣布启动“双高计划”,同时提出“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的要求[15]。2019年4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提出,“校企共同设计科学规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反映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丰富”的遴选的基本条件[16]。2019年12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全国197所高职学校入选“双高计划”,覆盖29个省市,中央每年将投入20余亿元支持其发展,5年共投入100多亿元。“双高计划”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内涵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新的发展主题。
二、研究设计
研究所选取的重庆市某高职院校于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计算机文化、高等数学、实用英语、大学语文与写作等14门课程;二是公共拓展课,包括社会实践、艺术鉴赏类选修课、公共素质拓展选修课、素质拓展活动等4门课程。
研究设计了针对学生和教师与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包括4个部分,设有33个题项;教师与管理人员问卷包括3个部分,设有11个题项。主要涉及公共基础课的满意度、功能价值认识、教学实施、学分课时设置、改革发展建议等维度。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9份,其中学生问卷2925份,教师问卷64份,见表1。学生有效问卷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占总数的65.1%;大一学生居多,占66.1%。回收教师问卷64份,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占比90.6%,职称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占比70.3%。为深入了解师生对公共基础课的理解和认识,对15名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分别按T1~T15为序号进行访谈内容编码。
研究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数据,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公共基础课的总体评价与满意程度
教育教学满意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反映[17],是评价教育教学努力程度、努力效果以及诊断工作薄弱环节、找准努力方向的重要手段[18]。为了解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校开设的现有公共基础课的总体评价和满意程度,设计了满意度调查题项,采取李克特5分量表从整体上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应用正向计分的方式,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一般”,4表示“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调研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中有79.4%的学生对某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表示满意(包括非常满意),76.5%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表示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学生的满意度略高于教师和管理人员,师生的满意度平均值为77.95%,但由于没有进行对应的专业课满意度调查,难以进行专业课与公共课满意度之间的横向比較。通过对比该校2019年下发的《课程教学团队绩效报告的通知》发现,该校2019年春季学期118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的平均课程满意度达到95.6%,与本调查中的公共基础课有显著差异。此外,对国内现有针对高职教学满意度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与本调查中的公共基础课满意度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某高职学院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该校2015~2016 学年在校生调查,样本中满意、很满意的学生比例高达94.89%[19]。由此可见,某高职院校师生对公共基础课虽然总体表示满意,但满意程度偏低,要达到更高满意度任重道远,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纵深改革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和价值判断
公共基础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在国家政策中得到肯定,并被众多专家学者认同。研究通过李克特5分量表对该校师生进行了公共基础课重要性评价调查,应用正向计分的方式,1表示“非常不重要”,2表示“不重要”,3表示“一般”,4表示“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研究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61.1%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重要,而76.6%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公共基础课重要,学生和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和价值判断存在显著差异;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2.7%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重要。由此可见,某高职院校师生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共基础课在育人中的隐性作用。应加强引导和宣传,深化师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和理解是应该持续开展的重点工作。
(三)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设置及调整
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一直以来都存在较多争议,削减公共基础课的声音时有所闻。本研究选取大学语文与写作、高等数学、实用英语、体育、经济数学等几门常见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调查,题项设计了三个维度,包括课程的有用性、课程是否需要调整学时,以及如何调整学时,研究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上述几门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其中实用英语的价值认可度相对较高,有69.64%的调查对象认为有用;经济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价值认同感偏低,在课程有用性维度中选“一般”和“没有用”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41.59%和5.92%。对于第二个维度“是否需要调整学时”,在需要调整学时子维度中高等数学比例同样最高,达到35.38%。但对于如何调整学时,有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取消高等数学,在“取消该课程”子维度中占比最高,60.07%的调查对象认为实用英语应该增加学时,46.84%认为经济数学应该减少学时,二者分别在增加学时和减少学时子维度中占比最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功能价值具有共识,但各门课程之间存在差异,而对有些课程提出相对强烈的改革诉求,例如高等数学和经济数学的价值认同感相对较低,适当减少课时的诉求较高。
(四)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与实施的评价与诉求
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课程质量和成效的基础,由于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出生于2000年后,他们对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态度与90后学生有所不同。如何上好公共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本研究进行了分项调查。首先,针对学生的课堂专注程度进行了调研,以了解公共基础课吸引学生的关键因素,题项从知识、教师、课堂、课外等教学维度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72.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听课过程中获得课外知识”最吸引学习者,而教师“丰富深邃的理论知识”和“老师生动幽默的授课方式”占比相当,分别为59.9%和59.7%,此外,男女同学之间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P=0.004<0.05)。由此可见,学生对基于课程的课外知识有着强烈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量资源的免费开放和便利获取,学生已不再满足传统的灌输式知识讲授,这在客观上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精心备课,促使课堂教学内容实时融合经济社会的最新发展。
对于现有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氛围,本研究从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氛围方面进行了调查,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只有14.7%的学生认为“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热烈”,另外有51.4%的调查对象认为“同学参与度较好,总体氛围良好”;但有31.7%的学生认为“同学参与程度一般,课堂氛围适中”;而有2.3%的学生认为“同学没有参与,课堂索然无味”。总体而言,公共基础课的课堂参与积极评价超过80%,但课堂教学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应特别关注给出消极评价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如何改进公共基础课,调查希望从学生的视角搜集课程改革的观点和看法,研究采取了开放和封闭选项结合的方式,研究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增加实践锻炼机会”(百分比为60.2%,残差为正1029.8),认为“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查对象也较多(百分比为29.7%,残差为正136.8),只有少部分学习者选择“尽量采用小班教学(百分比8.4%)”。但遗憾的是,提供的开放式填写项目,应答学生很少,仅占1.7%,残差为负681.3,通过对学生主观意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选用的观点很少。由此可见,对于如何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学生强烈希望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师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公共基础课“填鸭式”理论教学传统方式,加快实现理实结合教学。此外,不得不提的是高职学生的批判思维、独立思考与客观表达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育决策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和管理中应强调学生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五)基于教师视角的公共基础课改革意见
为深入了解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公共基础课的看法,研究搜集了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建议,通过面对面或远程的方式对15位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目的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来自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务科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以及部分高级职称教师。访谈内容包括对公共基础课的看法、满意度和建议3个相关维度。调查对最后搜集到的语音材料进行了文字转录,对所有文本材料进行了主题词分析,并通过三级概念编码,提取了核心主題词,归纳了概念范畴,根据访谈对象对编码表进行排序,并用T1到T15对访谈对象进行匿名处理,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所有的访谈对象都认为公共基础课重要或非常重要(T1~T15),但对于课程开设是否满意,结果不甚理想,有7位访谈对象回答基本满意(T5、T9、T10、T11、T12、T14、T15),占比达到46.67%,有2位表示不够满意(T13)和不好判定(T8)。根据语言交际的深层分析,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为了减轻交际对方的刺激或者压力,对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对对方的不满或者厌烦情绪,往往不愿直说,而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者语气比较缓和的词语,或以曲折、含蓄甚至隐晦的方式来表达[20]。在本调查中,访谈对象多是教学管理人员,在回答满意与不满意中应该具有委婉性,更偏向于正面积极回答,因此可以推论,访谈对象对现有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不满意程度偏高。访谈对象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建议,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做好学情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T1、T12、T13、T14、T15);第二,重视公共基础课,避免公共基础课边缘化,重视对专业的支持,加强人文素养和校本意识的培养(T6);第三,压缩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和学分,删减课程中抽象的教学内容(T7、T8、T10、T11);第四,打造、挖掘现有公共基础课的特色,重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重视课程体验(T2、T4、T5、T15)。
四、公共基础课改革发展路径
对如何改进公共基础课,研究选取公共基础课的总课时适合度、周课时适合度、课程重要性认识、教师教学满意度、学生自我效能满意度为自变量,公共基础课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公共基础课满意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本次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R2=0.198,F=144.552,P=0.001,回归方程显著,意味着5个自变量中至少有1个可以显著影响因变量;5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全部小于5。周课时适合度可以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β=0.324>0,P=0<0.05),课程重要性可以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β=0.181>0,P=0<0.05),总课时适合度(P=0.426>0.05)和教师教学满意度(P=0.521>0.05)不能显著影响满意度。自我效能满意度标准化系数为负数,但负向影响满意度不显著(β=-0.006<0,P=0.769>0.05),值得一提的是,本调查开展过程中正值“新冠疫情”暴发,学生主要通过在线方式学习公共基础课,学生对在线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普遍评价不高,公共基础课的在线教学质量提升是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根据回归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以下公共基础课满意度回归模型:
公共基础课满意度=2.157+0.013*总课时设置适合度+0.311*周课时设置适合度+0.189*课程重要性认识+0.013*教师教学满意度-0.005*自我效能满意度。
从模型可以看出,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满意度,需要优化公共基础课的学分课时设置,提高对课程本身功能价值的认识,同时,也应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基于上述模型,可以进一步规划高职公共基础课循环式改革实施路径,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每年应该对不同专业公共基础课课程需求开展调研和分析,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基于成效为本理念,覆盖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维度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通过教学团队为课程教学组织进行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的课程教学设计,采用基于实践应用的混合教学模式。每学年应该对每门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进行学期评估和反思总结,适时修订课程标准、完善教学设计和更新教学内容,并始终坚持立足专业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五、讨论与建议
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和实施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以确保公共基础课的持续良性发展值得深思。本研究基于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度重视:从顶层政策设计到教育治理思维强调公共课基础课的价值
开设公共基础课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和价值毋庸置疑。但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所扮演的是“隐形”角色,因此在双高建设过程中难以拥有类似专业课的展示机会,难以彰显应有特色和亮点,其价值被长期误解和弱化。要促进公共基础课持续良性发展,首先需要教育决策者转变思维,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建设,发挥其“隐形”价值,从顶层设计上施以政策支持,在重视专业课发展和建设的同时,强调公共基础课建设的重要性,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挖掘出科学协作模式[21]。
(二)体系重构:从组织的视角重构公共基础课的管理模式和架构体系
学校是由科层化行政组织与扁平化专业组织构成的人才培养机构,学校科层化组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的生产效率,扁平化专业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以其独立性、专业与技术的类同性以及自觉性为前提与基础,合理界定与划分科层化行政组织与扁平化专业组织的职责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22]。调查发现,某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目前存在多头管理与机制不畅的问题,公共基础课由多个部门协同管理,对于课程的统一组织与协调存在一定难度,不同部门基于不同的管理理念,对公共基础课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采取不同的考核与评价措施,从长期发展来看不利于公共基础课的高效发展。如何协调、如何布局和如何组织公共基础课的管理模式将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规划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特色打造:基于国家政策、职业教育理念和经济社会需要深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挖掘
“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高职公共基础课需要进行体系改革,甚至深度课程重组。但如何改革、如何发展需要立足最新国家政策,基于最新教育理念,从现实需求出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改变传统公共基础课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趋势也契合了教育实践者的诉求。有访谈对象明确指出,“公共基础课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以模块式和项目制方式进行目标导向教学,突出学习的最终效果。”就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而言,“实用英语”可以倡导融入专业的实践取向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开展模块化教学,进行通知、报告、请示、信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写作。最后,高职院校应该重视特色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增加学生喜欢的学习项目,打造高职公共基础课的特色。
(四)分层教学:从学校层面整体推进分层分级教学改革
随着高职扩招政策推行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越發显著。从本调查可以看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很多教师和管理者的共同呼吁,特别是对于需要一定基础知识的课程,应该大力推行分层教学。但分层教学不是某个学院或某门学科可以完成的,需要学校从宏观整体层面推进,在学生入学即统一安排集体测试,为不同层次学生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课程思政: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化设计与实施
2019年该高职学校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3]。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现有机结合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关键。调查发现,样本对象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具有共识,但更希望思政课能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对于后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发展,二者结合的关键点是思政,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形式和课堂渠道,挖掘思政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同时,要以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每门公共基础课的标准制定、内容选取、体系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之中,从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课外实践、教材重构及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推动公共基础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发挥思政课的“群舞中领舞”作用,实现所有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24]。
(六)成效为本:基于成效为本理念进行公共基础课标准制订和“1+X”学习成果认证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实践,全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新风尚。通过终身学习实现个人成长成才和人生幸福是未来社会的普遍趋势,而职业教育是实现个人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实现终身职业教育必须要构建基于资历框架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互认的立交桥,为各类学习成果的积累、认证和转换提供通道[25]。课程是学习成果获取的主要路径,但只有基于成效为本理念的课程才有可能保证学习成果的公平认证。全球教育改革已经从以前强调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转向注重学习的成效,强调质量保障在资历和学分转换中的作用[26]。因此,公共基础课首先要统一制订标准,基于国家资历框架中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维度重新修订课程标准,从而为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学分认证奠定基础[27]。基于成效为本理念也为公共基础课在互联网时代的灵活学习、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由于不同学习方式的评价学习成果的唯一方法是学习成效,只要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认证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资历。成效为本理念下的公共基础课保证了所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质量,从而也为其与X证书的衔接提供了可能。
参 考 文 献
[1][9]徐国庆,王璐.公共基础课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9):5-9.
[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2015-07-27.
[3][1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1-24.
[4]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11)[2020-05-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
[5][10]刘兰明,霍丽娟,陈向阳,龙新辉.新时期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应发挥的基础性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8):5-8.
[6]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7]姜大源.西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景[EB/OL].(2019-08-11)[2019-09-07]. https://mp.weixin.qq.com/s/rIFcAMn0C6ZFc46EgtbBBQ.
[8][2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11]李红丽.论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6(3):94-97.
[12]高德毅,宗愛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13]戴炯.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高职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3):99-101.
[1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3-29)[2020-01-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16]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EB/OL].(2019-04-16)[2020-01-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17_378489.html.
[17]吴薇,姚蕊,谢作栩.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的区域与院校差异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20(3):71-79.
[18]吉文昌,赖长春,刘玥.教育满意度的指标构建与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22-27.
[19]曹勇,许朝山.基于第三方调研数据的高职教学满意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4):5-10.
[20]常敬宇.委婉表达法的语用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32-36.
[22]苏君阳.我国学校内部组织管理:科层化与扁平化的冲突和协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20.
[23]教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EB/OL].(2019-03-27)[2020-06-02].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3/zt1903_jd/201903/t20190327_375691.html.
[2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5]谢青松.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J].教育与职业,2019(10):5-12.
[26]张伟远,谢青松,胡雨森.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44-50.
[27]谢青松.基于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MOOC学习成果认证与衔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9):20-27.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s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high Plan”Initiative
Xie Qingsong, Peng Feixia, Liu Fei, Wu Kunpu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high Plan”initiative, and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reform plan, a 2-month in-depth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a random sample of 2989 students, 78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from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The study found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d low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basic courses, 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more practical training opportunities, conduct stratified teaching, and reconstruct the course credits and system.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a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public basic courses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a circular reform implementation path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 from top-level policy design to education governance ideology, emphasize the value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second, reconstruct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structural system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from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thir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public basic curriculum system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national policie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needs; fourth, promote stratified teaching reform; fifth, promote the systemat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ixth, develop common basic courses standards and“1+X”learning outcom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utcome-based approach.
Key words “Double-high Plan”initiativ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blic basic courses; outcome-based approach; stratified teaching;“1+X”certificate
Author Xie Qings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Chongqing 400052), doctoral candida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eng Feixia,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ongq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Liu Fei , Wu Kunpu, Chongq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