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目漱石之家

2020-11-06田村景子

阅读(书香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夏目漱石归国书斋

田村景子

夏目漱石(1867-1916)小说家,出生于江户时代的东京。曾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及同校的研究生院。1890年,作为文部省留学生前住英国留学,归国后开始创作,并发表了作品《我是猫》。1907年,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其后从初次发表的《虞美人草》到绝笔《明暗》,一直在不停探究现代人的不安与“内在的他人”这一现象。

终生租房而居

夏目漱石曾说过:“我这一生的目标并不是要建造自己的家。”这是与这位不追求地位与安居,只一心一意在生活道路上前行的大文学家非常相符的一句话。然而,上述谈话的后续却如下:“若是想挣钱什么的,我终归还是想要试着建个自己的家。”虽说如此,漱石却终生过着租房而居的生活。他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出去寄养,两岁时成为了别人家的养子,如此的成长历程显然并不让漱石怀念。这位理应成为近代文学的一大推进力量并且注定要出生的“文豪”,他在松山住过两家,在熊本住過七家,在伦敦住过五家,归国后寄宿过三家,如此辗转地租房,体现了他认为现世无常的孤独的生活方式。如此流转的足迹,也赋予了漱石文学在时空上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深度。

书斋的装饰什么的,我完全没有想过

漱石归国后所租借的第一处住所在本乡区千駄木町57号(现为文京区向丘二丁目二十番7号),漱石在此处一直居住到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此住宅如今拆迁新建至明治村,因俗称为“猫之家”而受到欢迎。由于夏目漱石在此创作了漱石文学的代表作《我是猫》,因此实际住所中的房间布局和周边的环境等,在作品中随处可见—

书斋里,主人苦沙弥先生打着瞌睡,把口水滴在了书籍上。客厅里,欢聚在一起的全家人与陆续到来的奇人、怪人们把客厅变成了气氛高涨的舞台。厨房变成了无名小猫“我”与老鼠们交战的战场。从隔着后院篱笆而毗连的落云馆中学(郁文馆中学),无数的球越过围墙突然闯了进来。不过,若是从与面朝玄关的大街直角交叉的坡道上走下去,与父母分离,被他们所抛弃的“我”便会变得穷途末路,最后伤心懊恼地来到池塘边。

潄石山房——孤独与安宁的记忆

漱石于1907年9月29日搬入了最后的安身之地,牛込区早稻田南町7号(现为新宿区早稻田南町7号)。此地作为“漱石山房”而被熟知,与漱石的出生之地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

这家赁屋在一千一百多平方米的地皮上建了个将近两百平方米的平房,房东是一位医师。这是一栋和式与西式相结合的建筑,走廊将“如寺院般的书斋”(出自《文鸟》)围了起来,而走廊的三个方向均被阳台所围绕,这种构造与院中种植的芭蕉和谐地相辅相成,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坑夫》以后的一系列作品均诞生于此“书斋”,从“书斋”中经常会响起漱石与来客及年轻门生们互相的谈笑声,还时不时会响起文鸟的啼叫声。于是,漱石在写作时,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然而他们还是会时常偷看,想方设法探询父亲在做什么。孩子们“拿出母亲的短外套和包袱皮”,如同化妆游行般地装扮自己,边弹奏小提琴边结队缓缓走过外走廊(《永日小品》及《行列》)。

熊本——持续搬家的新婚时代

在东京帝国大学的前辈菅虎雄的怂恿下,1896年(明治二十七年),漱石从松山转职到了熊本的第五高等学校。最初并没有租房,而是住在了菅虎雄的家中,次月搬到了市内下通町103号。但此家中曾发生过与人私通的妾室将丈夫杀害的事件,漱石在住了四个月后还是搬到了市内合羽町237号的租屋。新居内的房间数量异常之多,镜子夫人在回忆时称其为“粗野的修建”。刚于同年8月在第五高等学校任职的长谷川贞一郎也一同居住于家中,每晚夫妻俩都用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但不知为何只有喝酒的时候喜酒的长谷川才会焦急地说“把酒盅满上”。即使因为落榜的校友导致自己也没有合格,五高学生时代的寺田寅彦还是前来家中进行了拜访。漱石在1897年(明治二十八年)9月进行了第三次搬家,搬到了汉诗诗人落合东郭的无人房。在家后方一带的桑田上,可将阿苏连山一览无余,着实是个优美的环境。但是由于房东即将返回故乡,所以漱石不得不在剩下的半年内搬离此家。

(摘自新星出版社《文豪之家》一书)

猜你喜欢

夏目漱石归国书斋
《国羽归国开始第四次隔离,“全勤员”贾一凡盼管住嘴》
最厉害的本领
抓住对方的心
抓住对方的心
《书斋里的幻想者》
书斋江湖
春日赏雨
雄安新区的海外人才文化适应策略支持研究
2014年度河南省留学及归国人员统计报告
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