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
2020-11-06邓楠胡懋菁
邓楠 胡懋菁
摘 要:随着全球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建筑材料带来大量的污染问题。人们对低碳环保理念的也有了更深的认知,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探索,将低碳环保理念运用于室内设计,在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的条件下,减少室内装饰过程中建筑垃圾的排放,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法降低房屋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关键词:低碳环保;室内设计;节能环保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已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据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13亿吨,且呈逐年递增态势,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此外,由于建筑材料的不达标,从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低碳环保理念运用于室内设计,可减少装饰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提高环境的舒适度[1]。
2 保温与隔热设计
房屋的保温性及隔热性是衡量房屋碳排放的主要指标。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日的严寒,若保温性不好,将耗费大量的煤炭资源用于取暖,煤炭的燃烧将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不符合人们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追求。同样的,若隔热性不好,在夏日空调的制冷效果也将大打折扣,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房屋的保温性及隔热性需要重点关注。影响房屋的保温性及隔热性的主要元素为墙体、窗户、门。
对于墙体而言,可通过添加空心砖头、空心墙面、墙面粘贴保温板等形式增加房屋的保温性。
对于窗户而言,由于东西方向的窗户采光效果要远弱于南北方向的窗户,通过避免在东西方向开窗的方法,可降低墙窗比。值得注意的是,墙窗比的降低将显著减小房屋热量的耗散,但过低的墙窗比会显著降低房屋的采光及视野,造成房屋居住的舒适度降低,因此不能一味通过降低墙窗比来提高房屋的保温性、及隔热性。为了保证房屋的良好的采光及视野,同时又要兼顾墙窗比与房屋保温性及隔热性之间的关系,可将每扇窗户采用多层玻璃,玻璃之间留有间隙的处理方法,在保证良好的采光及视野的前提下提高了房屋的保温性及隔热性。但多层玻璃的使用意味装饰成本的提高,因此需要在良好的采光及视野与房屋的保温性及其隔热性之间寻找平衡。
对于房屋的门而言,由于木材的导热性远差于金属。因此,房屋的门可采用木质门,降低门的导热性,此外亦可以采用双层门设计,外层的门采用钢制防盗门,以保证安全性,内侧门采用木质门,以达到门的保温隔热性能。
3 极简主义在低碳环保理念中的应用
为了在装饰源头实现低碳环保,室内设计风格应优先选择极简主义风格。极简主义不是人们所通俗意义上的简单主义,而是追求一种纯粹、无杂质的艺术表达效果,是一种“少既是多”的设计思想,以简单、理性的处理手段实现耐人寻味的激情,是一种高端的生活体验。
极简主义在空间布局特点上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方便性的特点。极简主义的装修风格相对于其他装饰风格可以节省更对的装饰材料,并且释放大量的空間,在视觉呈现效果上更加宽阔。在装饰特点上讲究去复杂,保留简单的线条、统一的色彩,使房屋呈现出建筑结构本身隽永的美感。去除华而不实的臃肿设计,留下来的设计元素才是真正的高品质的设计。极简主义的布局特点与装饰特点有利于低碳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2]。低碳环保理念希望设计师设计的房屋布局在通风、采光、供暖、空调使用效率方面达到使用效率的最优,避免资源的浪费。
极简主义的空间布局的实现措施上,空间布局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自由性,同时有保持空间的功能合理性,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此外,功能空间布局选用的是减法,去掉无实用的装饰物,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最低限度的装饰,彰显空间的内在魅力,扩展视觉范围,做到空间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开阔贯通的布局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便于对日光的利用,供暖、空调的利用效率也更高,即有效的降低了房屋使用过程中的电能等资源的使用量。对于局部空间的处理,可采用屏风、家具、推拉门、升降帘幕等手段,使空间进行分割,避免了空间的完全式固定封闭。此外,在房屋的角落可以通过摆放绿植,墙壁吊挂吊兰等方法,在不影响空间使用的前提下,将绿植与空间布局进行有机结合,营造出更加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极简主义在装饰特点方面讲究原始质感,集中体现绿色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极简主义提倡保留原始屋顶、地面、墙面,应尽量避免大的变动,进而减少大量建筑装饰垃圾的产生。此外,极简主义“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使得室内装饰在本质上避免了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过度使用、过度浪费,与低碳环保理念相契合。
极简主义对于室内装饰的材料方面,优先采用可再生的材料运用于室内装饰,减小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采用加工程序简单的原材料,可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及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竹子是一种可以快速生长的可再生资源,加工方便,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如采用竹材替代部分实木、金属材料、家具等装饰及陈设,不仅更加了房屋装饰的新颖性,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若装饰需要使用一些陶瓷、皮革、金属等碳排放高、对环境存在污染的材料时,应根据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建材工业大气排放标准》择优选取能耗低、对自然资源破坏小、甲醛等有害气体释放小的材料,即减小了室内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污染小、碳排放低的装饰材料往往价格也会更高,低碳环保理念应根据客户的经济条件、对环保理念的理解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最优。
4 采光设计
优先考虑自然光线的科学、合理的运用,将节能灯与自然光线进行有效的组合,实现互补[3]。节能灯相对于传统照明灯在相同的功率下具有更高的照明效率。此外,房屋可以采用智能化灯光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传感器感应室内光照的强度,智能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如室外阴天下雨导致室内光照强度弱,即智能化灯光系统将调高节能灯的照明强度,如室外晴天光照强度大,则智能化灯光系统将调低甚至关闭节能灯。在保证室内光线的充足的前提下,实现对太阳光的充分利用。此外,楼道灯可以采用声控或者红外感性等传感器实现智能的操控,不浪费电能。自然光具有绿色环保的特质,有利于提高人的身体健康,对自然光进行合理运用,不仅仅可以减小对电能的利用,而且能够得到良好的光与影的建筑效果,在视觉效果上更加舒适,更加贴近自然。
窗户是一个房屋采光的主要方式,合理的开窗有利于提高对自然光的利用。朝南窗户每天日照时间更长,采光效果好,因此朝南方向窗户的比例应尽量的高,为避免由于阳光照射角度、光照强度的变化造成眩晕,可通过格栅、薄纱窗帘、格栅调节室内光照强度。朝北方向的窗户,一般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但可以通过漫反射的照射方式传到室内。并且,朝北方向的窗户也可提高房屋的通透感。
当房屋由于布局不佳,导致自然光无法照射到室内,可通过光的折射原理,运用采光器将光导入到房屋内,采光器的使用可在白天充分收集自然光,替代传统照明方式,以达到节约电能、低碳的理念,类似的导光效果的还有光导纤维等材料。同时,装饰材料应避免表面折射率高的材料,若折射率过高将有可能导致室内的光污染,即与低碳环保的采光设计理念不符。
5 通风设计
室内的通风设计好坏是影响房屋居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若通风的设计不恰当,可能导致房屋闷热,风扇、空调的过度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首先,采用开敞空间、下沉空间、地台空间等设计手法,将客厅、餐厅、厨房等区域进行连通,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
其次,进风口窗户的面积大小应该小于出风口面积,进风口朝向与风向相同,自然风风向可根据当地气象数据进行获取,亦可通过新风系统在不打开窗的情况下实现室内的空气的流通。室外的空气经过过滤排到室内,因此具有很好的防尘效果,室内的空气的流通有助于清除室内装修后的有害气体,利于人体健康。此外新风系统具有热交换功能,可以回收室内温湿度,节省取暖费用,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
6 室内污染因素的规避
首先,通过植物来改善居住环境。绿色植物不仅具有令人心情愉悦、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而且可以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4]。一般可将绿色植物合理地摆放在室内墙角等位置,实现美化居住环境,在视觉上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在净化空气方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实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的湿度,在空间中营造更加舒适的空气环境。针对不同的住宅室内环境以及房屋主人的爱好,花卉的选择上也呈现差异性,一般为了更好的去处空气中的甲醛,应优先选择芦荟、吊兰等。
其次,注重家具材料的选择,避免选择人造板材等甲醛释放量大的人造板材[5]。一般而言天然木质家具甲醛释放量低,且木质材料属于低碳环保材料,存在天然的机理感,使居住者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最后,鞋柜、外衣柜等柜体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污染源。如果鞋柜、外衣柜等柜体密封过于严密,导致柜体异味无法散出,每次开关柜门都会对室内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可以为柜子添加透气孔以实现空气对流,避免柜体对于局部空气的污染。
7 总结
随着消费者对低碳环保理念认知的愈加深入,愈发注重居住房屋是否低碳环保方面等问题。基于低碳环保理念,在进行室内装饰時,则可以通过提高房屋的保温性、隔热性、通风、采光及运用极简主义的装饰来实现低碳环保、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消除对能源依赖这一理念。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装饰设计,不是极尽苛刻的追求低碳,而是在房屋装饰成本、美观、低碳环保之间寻找平衡。
参考文献:
[1] 王姝.低碳经济时代的办公建筑室内设计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8.
[2] 徐东方.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构建方法研究[J].居舍,2020(14):16.
[3] 练华文.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设计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12):2+4.
[4] 王志强,王丽美.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40.
[5] 成阳.室内绿色环保设计论[J].装饰,2002(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