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曲艺工作的担当和作为

2020-11-06宋枭楠

曲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曲艺常态广东

宋枭楠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平常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无情肆虐,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巨大影响,至今仍在继续。无疑,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形势,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在疫情发生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重要指示,包括曲艺在内的所有文艺、文化工作也要在疫情防控中全面恢复。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时刻,我们曲艺人总结梳理疫情发生以来曲艺战线抗“疫”的历程和成果,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曲艺工作的新思路,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在全民抗“疫”中彰显曲艺人的家国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后,中国曲协、广东省文联第一时间发出创作抗“疫”作品的倡议,广东曲艺家协会积极响应,迅速建立起抗“疫”创作机制。

(一)积极主动地组织抗“疫”作品创作

疫情来势凶猛,人民众志成城,曲艺抗“疫”成为广东文化抗“疫”的重要力量。曲协主席团齐心协力、主动走在曲艺战“疫”前列,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粤曲、快板、弹唱等曲艺形式,通过朗诵、童谣等进行防疫科普、传递抗“疫”正能量、颂赞最美逆行者。老中青少几代曲艺人心怀理想、肩担道义,冲锋在战“疫”前线,83岁高龄的省曲协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老师,省曲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杨子春老师,省曲协艺委会委员、撰曲家陈锦荣老师等纷纷“请缨”,为抗击疫情义唱新曲、填词撰曲、争当表率。一批中青年曲艺骨干也在第一时间站到抗击疫情的曲艺宣传第一线,用饱含温情的曲艺作品,说唱有温度的故事。“两新”曲艺工作者、省曲协会员林庆华,在今年这个超长春假里不但没有收入,有时还因工作原因而倒贴,但他以一名曲艺人的使命担当,在抖音平台、汕头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等媒体平台以“保安弟”的角色演绎一系列宣传防疫知识的潮语曲艺作品,受到网友大力追捧。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曲艺人在疫情发生期间,共创作曲艺作品逾300部,录制音视频100多件,涵括粤曲、快板、木鱼歌、双簧、潮州歌册、禾楼歌、客家山歌五句板等曲种。一批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敬抗“疫”逆行者、宣传抗“疫”知识、坚定战“疫”信心的曲艺作品大量涌现,铸就起团结一心、眾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广东省曲协通过《羊城晚报》、南方+、曲艺杂志融媒、广东文艺网、广东省曲协微信公众号等对其中优质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帮助新曲艺群体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成就艺术志向,团结引导他们成为繁荣全省曲艺事业的有生力量。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也是对广东曲艺人才梯队建设的一次淬炼,锻造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广东曲艺中流砥柱。

(二)在线上和云端开辟曲艺抗“疫”的“第二战场”

搭乘“互联网+”的时代快车,推动“云曲艺”24小时在线不掉线,成为不断巩固抗“疫”斗争成果,推动曲艺行业复工复产的新课题。抗“疫”期间,广东省曲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在线上和云端开辟曲艺抗“疫”的“第二战场”,不仅通过省曲协公众号持续推出“艺曲同心 共克时艰”广东抗“疫”曲艺作品系列14期,推出36部有代表性的作品,还借力广东广播电视台“云上剧场”线上展播平台、南方日报社“云端游艺”线上展播平台,推荐展播一批优秀曲艺作品。为做好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曲艺工作,广东省曲协不断统筹资源、多方联动,强化与媒体单位的协同推进。联同南方生活广播等单位策划、制作并全媒体连续推出多部向抗“疫”英雄致敬的粤曲作品;携手南方卫视《粤唱粤好戏》通过“云合唱”,汇集全球粤曲粤剧界70多位名家以艺抗“疫”,共谱粤曲《大爱的战歌》,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在学习强国、曲艺杂志融媒、曲艺网、南方+、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金羊网、《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共计发表近百部作品、报道,对全省曲艺抗“疫”工作和曲艺作品进行广泛宣传。

(三)发挥组织优势,构建共享共治基层曲协自治秩序

疫情是灾难,也是大考。广东省各级曲协组织、基层曲艺社团之间守望相助、深化协作,积极营造相互支持、共谋发展、共享共建的良好文艺生态,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共建共享共治基层曲协自治秩序。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广东省曲艺界上下齐心,各基层曲艺社、曲艺之乡、市(县、区)曲协纷纷行动,从粤东西北到珠三角地区,一批批洋溢着致敬、包裹着温情、寄托着祝福的新创曲艺作品大量涌现,并通过多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民众多一分温馨留意、让生活多一份信心和希望。各地市曲协、曲艺之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地方特色推出不同形式的曲艺作品。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荔湾区、南海区、道滘镇、新会区、开平区、宝安区等分别推出一系列原创曲艺作品;珠海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佛山市曲艺家协会跨市合作,共同打造粤曲《抗“疫”先锋》;荔湾区世纪乐社集体创作粤曲《爱心传送抗“疫”情》。全省各基层曲协组织在各自的战“疫”岗位上,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共同编织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众志“长城”,实现自身的破茧化蝶、自我升华。

(四)以抗“疫”为主轴,做好其他工作

疫情几乎让世界“停摆”,但责任和使命没有让我们退缩不前。4月以后,我们就把日常工作提上日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协会双管齐下开启粤韵飞扬颂小康——2020广东曲艺界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曲艺精品创作、“一曲乡音颂丰收”——第二届广东省曲艺之乡精品创作展演。通过着力打造“创、改、编、导、演”多位一体的广东曲艺创作集约机制,让广大曲艺创作者创有所获、创有所演、演有所获,努力提升曲艺原创能力和水平,落实好曲艺创作孵化计划,推动曲协系统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广东曲艺“出精品、攀高峰”创作机制全面升华。

二、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曲协工作的思考

曲艺工作和所有文艺工作一样,总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紧紧围绕省委李希书记提出的“聚焦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岭南文艺新高地”总目标,根据2020年全国曲协专题视频会提出的要求,做好协会的各项工作,推动广东曲艺的繁荣发展,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曲协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抗“疫”為契机,组织创作以宣讲新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的作品

结合我国的抗“疫”经验,反思疫情,我们都认识到技术手段的有限性、个体生命的唯一性、人类命运的共同性、自我调整的必要性。与这些相关的主题和故事早已出现在我们的曲艺作品中,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我们对此已有更高度的自觉感和紧迫感,发挥曲艺所具有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保护环境的理念。结合广东社会生活的实际,以各种曲艺形式讲故事,发声音,鼓励人民群众合理设计人际交往,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意识,养成全民防疫的习惯。总之,不能让疫情给我们造成的伤害虚晃一招,好了伤痕忘了痛。曲艺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新我们的价值观念方面应该有所贡献。

(二)探索多元化的协会活动方式

协会是群众组织,传统的活动方式主要是演出或研讨,一般都以大量人群聚集的方式进行。现在疫情仍没结束,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依然是有效的防控方式。通过上半年的防控经验来看,借助新的传播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减少直接的人际接触而又不妨碍工作。下一步,我们拟总结经验,把上半年的一些“例外”做法“常态化”,原来集中开会的,可以改为网会;原来现场演出的,可以改为网络直播;能不集中、不见面的,就不集中、不见面。总之,减少大量人群集中的机会,这也符合中央一再强调的少开会、开短会的精神。

(三)与时俱进,更新为会员服务的方式

广东曲协现有会员近1500名,其中73%属于“两新”人员,是广东目前曲艺队伍的生力军。但他们都是体制外人员,主要靠市场演出和政府购买维持生计,这在正常时期是有效的、可行的。但疫情发生以来,市场演出明显减少,很多地方政府压缩行政开支,这些“两新”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计划在10月份专门组织“网络视听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素养培训班”,帮助他们学习网络直播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媒体运营能力,寻找曲艺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发展的新路径。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主动地开展其他各种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帮助所有会员更好地适应常态化防控时期的新挑战、新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的灾难、文明的灾难,战胜了这一灾难的中华民族必将走向更好的未来。广东曲协一定会在中国曲协的指导下,在各兄弟协会的支持下,在全省曲艺家和曲艺组织的支持下,努力工作,大胆探索,化“危”为“机”,开创后疫情时期协会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广东省曲协专职副主席 )

猜你喜欢

曲艺常态广东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曲艺泉城》
“粤来粤美”
智珠二则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