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用语规范化探究

2020-11-06汪祖贵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逻辑性口头用语

汪祖贵

语文學科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家关注的重心基本都放在了“读写”上,“听说”往往被忽略。“听”的能力训练在高中被“遗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高中学生在这个方面已经做得很好,很少存在听不懂汉语言的情况。相比较而言,高中生“说”的能力仍然较弱,而我们对于此项能力的培养往往缺少足够的重视。

课堂上学生用语不规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碎片化表达

即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支离破碎,不成句子,意思表达不完整,只有一个个词语。例如,理科班一位男生平时回答问题总喜欢这样表达——“这个……就是……额……你懂的……”,他的作文在语言上就有很大问题,病句、不通顺的句子很多。

二、逻辑混乱

高中以议论文写作为主,写作时对于逻辑性有较高要求。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观点与论据之间,论据与分析之间,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都是严密的逻辑组合,绝不会是不经逻辑安排就可以随便下笔的。而我们高中生习作中逻辑过程混乱的情形极为普遍。论证内容先后顺序毫无章法;文章段落之间是割裂的,毫无逻辑性可言,此种情况不一而足。学生口语表达的逻辑问题,理应受到教师的关切。

三、用词含混不精确

学生课堂上口语表达用语不准确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这个问题背后反映出的是汉语词汇匮乏以及随意马虎的用语习惯。其中,不良的用语习惯更应引起注意,这会使得学生在书面写作的时候胡乱用词,毫不讲究。例如,学生说“我们要扎实基础”就是有问题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课堂上用语不规范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途径。

一、语文教师要率先垂范

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是规范的,不能只追求基本意思的传达,而不讲连贯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有些教师追求新潮,不拘一格,把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和俏皮的口语融入自己的语言中,导致课堂用语的不规范。要知道,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形中都会影响到学生。同样,规范的用语习惯必然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可能有老师会觉得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弱,不足以起到表率作用。其实,作为语文教师,只要自己有注意用语的强烈意识,哪怕表达的时候语速慢点,也是能做到规范表达的。

二、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口头表达问题

学生的口头表达问题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来解决,所以语文教师应促使他们自我检查纠正,并逐渐形成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的意识。比如,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语不规范,就应该明确指出是哪方面的问题,逻辑性不够,用语不准确,还是表达不连贯。教师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高标准严要求,必然会引起学生个体的重视。

三、语文课堂应多为学生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

语文的课堂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应适时适量地设置一些问答环节,让学生能更专注地参与课堂,也能锻炼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展读书分享、即兴演讲、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多方的重视和努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规范性必定能有明显提升,对于书面写作的作用也必然非常显著。

猜你喜欢

逻辑性口头用语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逻辑性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礼貌用语大家学!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