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研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2020-11-06龚曦李好

旅游纵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花瑶挑花匠人

龚曦 李好

引言

近年来,各地积极挖掘“非遗”资源,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探索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此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在2020年5月9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高度肯定“非遺+旅游”扶贫模式。文旅融合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既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为例,在深度分析村落资源及扶贫现状基础上,建构了“非遗+研学”旅游扶贫模式,以期巩固已有扶贫成果、解除未来返贫危机、通过“非遗”研学带动旅游扶贫长足发展。

一、村落现状与优势

山背村是溆浦县南部最边远的山区村落,毗邻怀化城区、沪昆高铁途经的溆浦南站。全村辖21个自然组,村民有2100余人,其中瑶族居民占比约为1/4,属瑶族中的“花瑶”一支。村落海拔位于500米~1300米之间。坐落山区、地形崎岖、峰峦叠嶂、坡谷相依是该地最突出的特点。基于这样的位置条件,山背村的交通相对落后,与外界的往来沟通依靠陡峻的盘山公路。村民的主要收入依靠农业生产,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部分地区还种植金银花和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属于典型的封闭式农业经济模式,居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村庄人口流动现象严重,多数青壮年选择去临近的县城或省内外大城市就业与生活,村子里留守老人与儿童问题突出。村落目前的旅游开发方式主要采取的是与旅游公司合作的形式,农户以资产、扶贫资金入股,将开发权放给旅游公司,参与公司分红,获得收益。这类方式有一定成效,村庄的旅游规划渐成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该地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禀赋较高的旅游资源,资源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拥有禀赋较高的梯田文化资源

由海拔300多米一直铺展延伸到1400余米的高度,面积铺展2平方千米,共有约1300级,纵横连片,美不胜收,有“云上梯田”之美誉,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梯田资源孕育的稻作文化也是该区域自然资源杰出的体现。

(二)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风貌特征

由于远离城市、与外界交往不便,该村落的民俗文化、村容村貌保持比较完整,突出的有干栏式的花瑶民族吊脚楼建筑。并且,山背村于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村落有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作为瑶族同胞聚居区,族内妇女自小学习花瑶挑花技艺,并生产出纹样简朴美观的头饰、腰带、挑花裙、绑腿等,形成了独特的花瑶挑花服饰体系。花瑶挑花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厚重的历史感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节庆习俗如讨僚皈、“媒公邀婚”、呜哇山歌等也极具特色。

二、扶贫困境与问题

作为湖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溆浦县在旅游扶贫工作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且见效颇丰。花瑶山背梯田2015年入选《2015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为开发花瑶山背梯田景区、拉动地区旅游发展,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启了一系列项目建设。如公路建设方面,连接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与溆浦县山背村花瑶梯田景区的崇山公路于2019年8月竣工,公路全长10千米,直通山背村,惠及沿线20余万瑶汉同胞,也推动了大花瑶景区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花瑶山背梯田作为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生态旅游文化项目的一部分,于2019年完成山背景区休闲农庄土建及装修等工程建设。为了更好传承创新挑花技艺和承接外来游客,地方还租借民房打造了溆浦县花瑶创意园基地,一楼改造为民宿客房,二楼建设为大学生文化创业园。旅游体验项目打造方面,当地联合临近的隆回花瑶等地区,以雪峰山大花瑶景区为单位组织大型乡村文化旅游节,以特色的文旅展出与体验活动吸引游客。

(一)旅游可进入性不高

村庄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达度较低,乡道崎岖窄小,缺乏大型公共交通。另外,地方的基础设施等级较低,没有足够的餐饮设施以承接外来游客。

(二)居民参与程度较低

山背村与旅游公司合作,采取“托管”型开发方式,依托企业带动、强化利益联结,推动企业、村民共同致富,但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匠人资源、缺乏进一步提升当地匠人的就业技能与造血能力的举措。“非遗”匠人是“非遗”传承的重要主体,当地匠人掌握的挑花技艺也是一种无形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当地匠人群体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参与度并不高,挑花匠人们呈现出零散的、没有组织的状态,不利于“非遗”旅游的开发与相关产品生产。

(三)宣传机制不够完善

作为神韵雪峰旅游大品牌下的一个子品牌,“花飞花瑶”的旅游品牌不够响亮,影响力也不足,部分归因于面向目标市场的线上线下宣传机制的缺失。近年来,山背村的旅游宣传依赖于随机的采访报道而未打造自己独特的推广模式,该地丰富的“非遗”文化技艺、优美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迟迟未能走入大众视野。

(四)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与地方“非遗”文化融合不够紧密。

目前,山背村的旅游开发围绕山背梯田进行,突出自然风光,但没有打造针对花瑶挑花等“非遗”旅游资源的产品线,对花瑶挑花和瑶乡风俗等“非遗”资源开发不足,未充分利用“非遗”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匠人在老去,但在年轻一代却少有技艺的传承人,独特的“非遗”技艺正在流失。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利用“非遗”技艺的元素,让它们抛光洗尘、重现生机。

三、“非遗+研学”旅游扶贫模式与路径

“非遗+研学”不仅是研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旅游扶贫的重要方式与路径。笔者及团队多次深入花瑶山背村考察调研,与当地政府、贫困户联系沟通,设计“匠人笔记”“非遗”研学课程路线,提出打造“三点一线”山背村“非遗+研学”旅游扶贫模式,即围绕“非遗”研学旅游资源开发这一主线,把握“非遗”研学旅游产品设计一个核心点、突出匠人导师培育建设一个特色点、打造新媒体营销与国际“非遗”营地一个创新点,使“非遗”资源依托研学旅游形式变现,最终实现脱贫扶贫的目标。同时,溆浦县人民政府应与多家企业合作筹建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以传统村落保护村落为依托,结合花瑶挑花、花瑶服饰开展民俗科普课程,利用当地水力发电厂等开发工科类课程,以中草药开启中草药大讲堂等,集中打造新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营造生态农耕、花瑶民俗、拓展体验、助学支教为一体的整体研学氛围,致力成为乡村研学与新劳动教育标杆营地。

(一)围绕一条主线——“非遗”研学旅游资源开发

在山背村旅游扶贫过程中突出“非遗”研学旅游开发是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当地资源现状和政策扶持背景的结果,也是对其开发价值作出综合考量过后的审慎思考。

(1)市场需求。研学市场呈现出活跃、不断发展的态势,但现有的研学产品与课程体系却并不成熟,这种供求失衡实际上就代表着机遇。

(2)政策支持。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设立“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还遴选了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3)资源优势。村落所在的溆浦县和临近的隆回县是花瑶挑花的源生地,同处于“大花瑶文化旅游区”内,“非遗”旅游资源丰富、区域联动性强。

(4)效益与价值创造。“非遗”研学旅游可以有效推动地区可持续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进一步塑造雪峰山旅游的品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传播。

(二)把握一个核心点——“非遗”研学旅游产品设计

目前的研学旅行市场上尚缺乏具有完整课程体系、旨在传播湖湘“非遗”文化的相关产品。只有開发课程履历完整、丰富、规范的研学旅游产品才能有效弥补市场缺口。在笔者及其团队开发的“匠人笔记”花瑶山背村“非遗”研学项目中,突出设计了“山背村花瑶挑花等‘非遗技艺游学课程”,组织研学群体通过在当地开展采风写作、田野调查、“非遗”技艺研学等活动来深入了解花瑶的“非遗”文化、山水与人文风情。此外,文创在旅游中的价值创造潜力不可忽视。山背村要通过“非遗”创新性商品设计与生产,实现文化载体活化,如DIY的花瑶挑花绣品、融入挑花元素设计制作的手机壳和布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并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和先进的科技应用,结合“非遗”文化传承,策划各种主题活动,组织教育研学,推出精美实用的配套文创用品。

(三)突出一个特色点——匠人导师培育建设

“非遗”的传承是一个活态的过程,它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不具备实物特性,更多地依赖无形的技能、行为或语言等来表达,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实现。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匠人导师培育成为研学过程中实现“非遗”传承与推广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匠人培训。花瑶挑花的传承人多为花瑶女性,在“非遗”研学中存在语言沟通不畅、教授技能欠缺等障碍。因此,要引入政府扶持机制,开设相关语言培训班,通过专门的人才培训来提升表达技能;要利用已有的挑花合作社作为对匠人进行手艺培训、导师培训与乡村旅游相关技能培训的基地,完善基地的数字化教学设备配置。

二是要做好教材整理。花瑶挑花的学习难度在于不照样描图,而是随心而动,绣风景、绣生活、绣民俗,匠人就是活课本,但缺乏教材与科学的挑针图谱,仅凭匠人口述与图样展示会使得研学授课难以深入。因此要通过教材整理,让传统的“非遗”挑花技艺与现代织绣进行融合,从内容、线、针、绣法方面进行创新,再将改进后无形的技艺录入绣谱,使其成为研学过程中的知识载体。

三是要做好师生对接。要创新原有的研学与匠人两大群体“蜻蜓点水”式接触形式。不仅要将匠人推入课堂,更推进研学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通过改造“匠人之家”,打造能容纳研学团队住宿的民舍、提供农家餐饮等方式,让匠人既为房东,又是导师,可以和学生同吃同住,深入交流接触。

(四)打造一个创新点——新媒体营销与国际“非遗”营地

“非遗”研学扶贫关键在于引流。在“体验为赢”的经济时代,传统的宣传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旅游体验的了解需求,产品的推广与营销需要借助新兴媒介,寻求更直观、更有代入感的传播形式,让旅游体验一目了然,对此,可以打造抖音抖商合伙人与国际“非遗”研学营地。比起传统电商平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有受众认知广、可接触性强等特点,有效引入5G技术,开展“云旅游”是大势所趋。项目可以通过打造抖音抖商合伙人的形式,充分利用山背村优质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线路,突出梯田风景、“非遗”资源、民风民情、住宿餐饮等特色与亮点,借助旅游大使、意见领袖的推广,配合以多平台话题营销、视频剪辑等产销推介方式,以场景展示产品、产品引导体验、最终以销售引导资源变现。

同时,项目可以各大高校的留学生会作为活动基地与连接纽带,推广国际研学项目的开展,定期组织跨国文化交流研学团队,深入民俗村落进行文化交流与“非遗”研习。依托村落所辖雪峰山景区等,构建集科教文化、民俗体验、地方文创、户外拓展等多元融合的且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的“非遗”研学综合产品体系,创建“非遗”景区、“非遗”街区、“非遗”民俗村等,有效借助演艺、设计、赛事、游戏、购物等时尚元素,开发国际性、前沿性的时尚“非遗”商品,进一步与文旅电商、创客平台、自媒体等合作推广宣传,强化“非遗”产业国内外影响。例如,2020年怀化市文旅消费季发布的“神韵雪峰 嗨游怀化”首批新体验产品,分怀化“森”呼吸之徒步休闲旅游产品、怀化山野风情民宿旅游产品、怀化最嗨旅游夜生活产品、红色筑梦旅游产品、网红打卡地旅游产品、文旅公共服务新产品六大类,囊括了专业徒步、休闲徒步、山野民宿、沉浸式夜游、购物休闲、酒吧休闲、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网红打卡地、文旅驿站、旅游惠民服务等极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场景,推动文体旅游产业强势复苏。

四、结语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湖南省溆浦县花瑶山背村具有“非遗”研学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非遗”文化禀赋。通过“非遗+研学”旅游扶贫模式的建构,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打造“产学研销”一体的研学旅游扶贫机制,使脱贫攻坚与旅游产业更深融合,从而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实践‘金课建设路径——以区校共建实践项目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15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花瑶挑花匠人
花瑶喜事
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汽车匠人
花瑶纱衣落谁家
母猪小挑花手术要点
“神级”匠人
隆回花瑶特色民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与推广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