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与参与机制
2020-11-06魏亮亮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驱动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拓展与创新。通过文献梳理及分析,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与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间存在服务对象、发展理念及建设模式三方面契合之处,阐释传统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体现在信息传播、社会教育、社会记忆与休闲服务四方面。研究认为智慧城市背景下功能定位体现在需求感知与精准服务功能、多方数据集融合服务功能、支撑及预测文化发展功能、档案信息智慧化流动功能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出创新公共服务合作模式、塑造档案智慧用户群体、建立服务网络嵌入机制等三方面参与机制。
关键词:智慧城市 综合档案馆 公共服务 功能定位 参与机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ies has driven the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 of public ser? vice functions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same aspects of the service object, devel? opment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mode between the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public service of the comprehensive archives. 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comprehensive archives are reflected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ocial ed? ucation, social memory and leisure services. The re? 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cities is reflected in four as? pects: demand perception and precise service func? tions, multi-party data set fusion service functions, supportting and predict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functions, intelligent flow of archive information; Further proposed three-participation mechanisms: innovating public service cooperation models, shap? ing smart users and establishing a service network embedding mechanism.
Keywords:Smart city;Comprehensive archives; Public servic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一、引言
機构改革背景下,综合档案馆不断强化文化事业机构属性,发挥其文化内生属性和服务公共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在满足公众档案信息需求与文化需要中不可或缺,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独特作用,其功能也随政务信息公开等政策逐步拓展。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理念以来,我国也将智慧、技术与人文城市建设并列为城市建设新范式[2]。智慧城市建设与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存在联系。一方面,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综合档案馆作为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其服务水平成为衡量智慧城市建设优劣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思路强调不同领域力量的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系统性工程,综合档案馆是重要参与者。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机构,综合档案馆不仅承载着城市记忆,同时也肩负为城市发展提供智慧支撑、为城市公民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
学界关于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分析[3]、能力评估研究[4]、影响因素[5]等方面,但研究视角局限在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理论体系内,较少关注智慧城市对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驱动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两者理念契合之处,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阐释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并提出参与机制,以期促进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转型与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二、智慧城市建设与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契合性
智慧城市建设不应仅遵循技术导向,还应注重人文理念与技术思维的融合,这样才能促进城市智慧化的深入发展[6]。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强调以人为本,人文理念贯穿服务整体过程。分析发现,两者在服务对象、建设理念及发展模式方面均存在内在契合。
服务对象层面,智慧城市是新技术支撑下服务市民的新城市生态系统[7];而档案馆公共服务根本特征是让馆藏资源为全民共享[8]。两者的服务主体均包括社会公众,服务对象层面的一致性是两者存在的契合点之一。建设理念层面,前者围绕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和市民幸福体验需求开展顶层设计;后者同样以倡导人文理念为基础,以尊重公民权利为前提,在公共服务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技术、理念、制度的迭代升级满足档案用户需求。“人本思维”是内嵌两者发展过程的重要理念,以打破“唯技术主义倾向”和“工具主义体系”为建设思路,赋予其更高人文价值关怀,摆脱智慧技术泛滥陷阱的桎梏。发展模式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强调突破边界,实现“跨界”合作,改变仅由信息部门组织统筹建设方式,通过调动相关利益方参与积极性,让智慧城市建设效益惠及社会各处[9]。共建共享资源整合观念是公共服务强弱程度的重要“衡量尺”。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础,而加强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数据库建设是其重要实践。
三、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嬗变
智慧城市建设驱动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与创新,传统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也在与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历经了一次嬗变。
(一)传统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
公共服务功能是综合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延伸,其价值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是以满足公民需求、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目的、主动公平地向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过程[10]。传统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表现在信息传播、社会教育、社会记忆、休闲服务四方面。
其一,信息传播功能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直接体现。综合档案馆通过馆藏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信息需求,其信息传播功能也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经方式转变,呈现出即时、多元性特征。其二,社会教育功能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文化功能是综合档案馆的重要服务功能,具备典型的文化教育属性[11]。作为学校、家庭教育的延伸,综合档案馆凭借馆藏资源与场所优势,作为承担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恰如其分。其三,社会记忆功能是综合档案馆满足公众情感记忆需求的重要服务功能。自档案记忆观兴起以来,档案便被视为社会记忆的载体,档案馆则被认为是“记忆宫殿”[12]。保存社会记忆、维系社会情感便成为综合档案馆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重要体现。其四,休闲服务功能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文娱功能的重要体现。这体现功能定位理念的转型,即公众不一定以满足学术研究或信息获取需要为目的,亦存在猎奇或满足文化消遣娱乐需求。如英国国家档案馆通过附带书店、咖啡厅等娱乐设施,满足公众文娱方面的多样化需求[13]。然而受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国内综合档案馆相关实践并不广泛,有待进一步开拓。
(二)智慧城市背景下綜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
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并非替代传统功能,而体现为拓展与升级。传统功能通过新型技术与理念融入不断发展,呈现出新特点、新内涵,以更好地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具备精准性、差异性、预测性、融合性、流动性等特性,功能定位体现在个人、机构、城市及社会四个层面。
1.面向个人:需求感知与精准服务功能。个人层面,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服务功能体现为需求感知与精准服务。传统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特征表现为模糊匹配,如遵循国家政策的档案公共服务。政策导向下综合档案馆虽强化了公共服务能力,但对社会公众需求关注度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供需错位的突出矛盾成为智慧城市背景下制约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对用户的需求感知与精准服务,实现模糊匹配向精准匹配转型发展。需求感知层面,数据技术应用与社会需求调研是档案用户线上与线下需求获取的两大途径。线上数据可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途径获取,如网络用户评论、服务反馈等;线下数据则通过需求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获取实体数据。精准服务层面,通过小数据收集与用户画像是衔接需求获取与精准服务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档案用户个人数据的收集并经过数据获取、提取标签、特征关联等步骤建立画像[14],展现档案用户兴趣与需求,为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精准化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档案用户需求差异化的公共服务凸显了“用户导向”理念,与智慧城市建设凸显个性与特色不谋而合。
2.面向机构:多方数据集融合服务功能。机构层面,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服务需多方数据集助力支持。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用数据并非完全被综合档案馆归档保存,网络平台、征信机构等仍存留大量企业信用数据,仅凭档案数据难以全面衡量企业信用程度,加强多方平台数据集融合是推动公共服务功能创新的重要渠道。首先,加强多方平台数据的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数据。实践层面,国家应出台法律加强多方平台数据融合程度,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政府与综合档案馆开放共享链路有一定程度打通,但仅局限于政务层面,如浙江政务服务平台网仅开放26个档案数据集,主要为明清档案数据,缺乏其他类型数据开放共享[15]。技术层面,综合档案馆与其他机构平台技术对接程度仍不足,应加强跨机构基础技术架构建设以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基础。其次,加强档案数据与其他数据重组程度,形成专业信用数据库。档案数据与其他数据存在形式结构差异,单纯将其存储在一起无法真正揭示其价值,只有针对企业需求,对数据资源进行抽取、融合与重组,通过多方数据集融合,才能发挥数据不同维度的潜在价值,实现公共服务优化升级。
3.面向城市:支撑及预测文化发展功能。城市层面,支撑及预测文化发展功能是综合档案馆融入智慧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名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支撑。智慧城市发展注重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培育市民文化共识,传递城市文化理念。支撑方面,建立完善的服务资源体系是基础。其一,加强城市文化档案资源收集与归档,体现城市地域、历史与建筑特色;其二,加强城市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挖掘与利用,如苏州丝绸档案《世界记忆名录》的成功申报与国家级丝绸专业档案馆的建立[16],其对支撑苏州文化发展,提升苏州文化跨区域、跨国界传播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预测方面,加强文化资源利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首先,通过对用户查阅档案的资源类型、内容数据进行收集,获取完整用户数据;其次,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文化资源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城市居民文化兴趣点,借助数据可视化工具动态反映城市文化热点,预测城市文化发展动向。
4.面向社会:档案信息智慧化流动功能。社会层面,档案信息智慧化流动是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智慧城市建设对信息流动速度、范围、深度均提出较高要求,信息自由流动程度反映智慧城市发展深入程度。首先,智慧流动要求档案信息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的主要特点为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即时存取、多元参与[17]。这就要求综合档案馆在保障国家安全前提下贯彻开放存取计划,提升档案信息开放存取程度,运用云计算、数字保存等技术建设档案信息开放存取数据库,打通跨平台数据接口,发挥数据库智慧蓄水池作用。其次,智慧流动要求加强档案知识关联。譬如通过知识图谱技术使分散异构的档案数据实现语义语法关联,并借助语境整合档案信息和数据,创造新知识进而提供档案知识应用。最后,智慧流动要求档案信息交互传播。流动机制过程中,档案信息不断与现实环境触碰,产生具有信息价值的节点,延长了信息价值链。因此,协助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应提升档案信息的关联度,而且应优化传播渠道,加强档案信息的流动,引导档案用户在传播过程中交流互动,创造档案信息新价值。通过档案信息智慧化流动,延展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价值,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四、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参与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参与,建立科学有效的参与机制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辅助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创新公共服务合作模式、塑造档案智慧用户群体及建立服务网络嵌入机制。
(一)创新公共服务合作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需构建新型公共服务合作模式,确保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运行。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模式需从“单干型”向“合作型”转变,为此需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参与机制。首先,坚持国家政策导向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文化机构服务对象、模式与方法存在差异,导致缺乏达成最优协同目标的基础,因此,建立多方协同参与机制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关键。其次,综合档案馆需捋顺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关系,加强与图博机构深度合作,建立统一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交流载体,推进文化资源互通共享。最后,加强社会公众的共建参与。社会公众既是建设方又是服务方,一方面社会公众的诉求可以推进公共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在协同参与机制下又可享受高质量的服务成果,因此,需尊重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过程中。
(二)塑造档案智慧用户群体
智慧城市建设需促进档案用户智慧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人的建设,因此提高档案用户核心素质便成为重要任务。智慧档案用户核心素质包括具备综合知识结构、保持信息吸纳能力及数据素养培育等。综合档案馆应提供终身学习平台,创造具有价值密度的档案知识服务。首先,完善档案知识生产流程。形成集用户需求获取、档案资源发掘、优质产品开发、档案知识服务的全流程服务链,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其次,创新档案知识服务方式。借助数据分析挖掘档案知识内在联系,以可视化手段展现知识服务成果,满足社会公众的深度需求。最后,提升档案用户数据素养。综合档案馆应进一步将档案数据利用思维嵌入公共服务过程,促进档案用户数据心理与价值观的形成。
(三)建立服务网络嵌入机制
网络嵌入机制指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融入原有服务体系,实现新旧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关联主体顺利参与协同承接。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需寻求新旧模式完美对接,促进服务效率最大化。首先,通过商业化嵌入,开展馆企合作,生产档案文创精品,强化市场驱动力;其次,嵌入新型信息技术,搭建档案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对接政务服务系统、社会服务平台、舆情监测机构,发挥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优势,实现智慧化技术嵌入服务;最后,通过政府嵌入,提供政策保障以指导评估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供给过程,驱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嵌入机制的建立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由实体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产物,是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向的重要推力。
五、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驱动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创新。传统公共服务功能需在智慧理念、技术与方法指导下融入智慧城市发展。促进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智慧化发展与功能轉向、构建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参与机制是正确定位其发展路径的方式。智慧化发展与功能转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嵌入,但同时必须警惕技术主义泛滥陷阱。总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面向个人、企业、城市及社会层面的功能定位应是未来融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向,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渠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9BTQ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卫东.综合档案馆具备文化事业机构特性[J].山西档案,2019(6):172-174;1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20-04-10].http ://www. gov. cn/gongbao/ 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
[3]李灵风.从权力到权利: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3):33-36.
[4]李宗富,张瑞瑞.新时期国家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评估的价值取向与理论框架构建[J].档案管理,2020(2):32-36;42.
[5]GIANNOPOULOU A,TSAKONAS G.Affec? 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sers and libraries in times of economic stress[J].Library management,2015(3):248-257.
[6]董宏伟,寇永霞.智慧城市的批判与实践:国外文献综述[J].城市规划,2014,38(11):52-58.
[7]尹丽英,张超.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J].电子政务,2019(1):111-121.
[8]罗军.档案馆公共服务与公民利用档案权利[J].档案学研究,2015(1):72-75.
[9]邓毛颖.智慧城市与智慧的城市规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49-56.
[10]杨文.我国档案公共服务的发展动力与建设路径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0(1):87-93.
[11]赵淑梅,朱阔.对21世纪综合档案馆服务功能拓展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2(6):17-19.
[12]丁华东.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4:236.
[13]The National Archives.Bookshop Home[EB/ OL]. [ 2020 -05-25]. http: //bookshop.nationalarchives. gov.uk/.
[14]周林兴,魏亮亮,艾文华.用户画像视角下档案馆知识服务推荐机理研究[J].档案管理,2019(5):8-12.
[15]浙江政务服务网.浙江省档案数据开放集[EB/ OL].[2020-04-14].http://data.zjzwfw.gov.cn.
[16]江苏档案.苏州丝绸档案为世界记忆工程编织江苏华彩[EB/OL].(2018-11-20).[2020-05-26].http:// js.ifeng.com/a/20181120/7041312_0.shtml.
[17]陈忠海,高胜楠.论开放存取在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J].档案管理,2016(4):14-16.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