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2020-11-06臧一心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

臧一心

摘 要: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网络语言愈发丰富,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受到影响,需要抓住机遇摒弃影响,推动汉语言文学健康发展。本文以新时代网络语言内涵与特点为着手点,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并给出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语言;丰富内容;利弊影响

汉语言文学经过长时期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新时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络语言内容不断丰富,应用范围不断增加,直接冲击汉语言文学,迫使汉语言文学依据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借助新颖网络语言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新时代网络语言内涵与特点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相伴产生的一种语言,是新时代的衍生物,并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延伸扩大,这是网民们为了方便沟通交流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不仅仅是汉字,还包含了英文字母、标点以及某一些图标,比如“谐音”,这是在传统的语言基础上,把词语的发音进行了些许的改变,运用谐音衍生出来的词更具有生活气息,也更加的生动形象[1]。

此外,还有缩略的形式,就是将某些英语单词用英文字母表现出来,或者用拼音和数学表现出来。网络语言具有通俗易懂、便于沟通交流以及幽默的特点。虽然这是一种书面的语言,但是更加准确地说,这和我们日常说话、交流是极为相似的,通常是你一言我一语,用这种形式表现出来,更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最重要的是,网络语言句子较短,且没有完整的结构,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和普遍运用。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的分析

(一)积极影响

1.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内容

虽然现在网络语言良莠不齐,可是大多数的网络语言都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它们对汉语言文学在当今时代的更好发展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某些程度上,网络语言可以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即使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它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它的出现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语言是依据汉语言文学为基础,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创作,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应用面更广,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在这种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就变得更加多样化、具体化。比如,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聊天时,通常说再见的时候,都用“886”来表示,也有很多人用“我稀饭你”来向自己喜欢的人表白。这些都是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言,人们通过这种语言可以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中来[2]。

2.增加汉语言文学趣味性

使用网络语言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受到了网络语言的深刻影响,如果能够将这一语言合理地和汉语言相结合,汉语言文学就更能够得到当代人的喜爱和学习。

如,“你这么厉害,咋不上天呢”,网友将其戏称为“汝乃天骄,何不上九天?”

这话虽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汉语言的趣味性,人们用古文的形式将这些语言表现出来,不仅能够把复杂的话语进行简化,还能便于交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创新,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网络语言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使汉语言文学变得更加受人欢迎。

3.促使汉语言表达简洁化

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利用符号、外来词汇等赋予词汇新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上不断出现新的词汇。网络语言中使用外语语法,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丰富其内涵,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丰富。

如,网络上经常出现的“神马”,这里从“什么”谐音发展过去,“神马都木有”,意思就是“什么都没有”,本身就是从谐音发展而来的。

(二)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给我们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有些人为了方便交流,摒弃汉语言规则,在生活中完全地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给其他不了解网络语言的人带来了误导性的影响。如,有些人只是一味地想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毫无原则地使用网络语言。有些网络语言是以谐音或者错别字来表现的,如“蟹蟹”“爆头”“我太南了”“冷松”等这些语言,虽然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但是也给很多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带来了沟通上的困扰。

但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大多处于汉语素养形成的关键期,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使得他们产生困惑心理,将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本身混淆,不知道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网络语言。同时,网络语言的大范围使用,也对我国国际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使得部分外国人曲解中国文化,甚至产生截然相反的理解。

三、网络语言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

当今社会,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不仅对我们现实生活产生冲击,同时对汉语言文化发展和演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但也不乏消极的,因此需要引起教育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对汉语言教学内容进一步地强化和规范,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和冲击,拓宽汉语言的应用和发展空间[3]。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对网络语言的价值、影响力等进行全面、科学评估,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如此在对学生扩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汉语言文学的时代感。同时通过对比,指出网络语言中的使用错误,指导学生规范用语,帮助学生认识到汉语言文学和网络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其应用场景、环境、形式上的区别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规范用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严谨、科学的求学心态,帮助学生意识到汉语言的神圣地位,全面避免两种语言的混淆使用,以免贻笑大方。

(二)规范日常用语

很多学生因为在网络交流中广泛使用网络语言,如蓝瘦、香菇、88等,最终成为习惯,从而在日常交流、表达中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出现网络语言,这对汉语言学习十分不利,因此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规范学生用语,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劝。通过一些引入或者解说增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吸引学生喜爱并引起关注,如此不仅有利于规范学生科学用语,还能增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喜爱感和好奇心,有利于深入学习,持续发展[4]。

(三)对网络语言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

网络语言能够得到发展和推广,必然有可取之处,这是不可否定的,尤其是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迅速、炙热,能够起到明显推进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科学辨别,不要一味模仿和跟风。当前环境下,网络文化也进行了多元化发展,所以在应用时一定要有选择性,做到去糟取精,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网络语言传递出与本意相反的信息时,一定要及时抵触,避免过度消遣造成的后续影响,要时刻秉承自律意识,如此才能推进网络语言积极一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改正语言使用陋习[5]。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直观全面地看到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汉语言文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我们要合理地运用网络语言,发挥出它的最佳效果,使汉语言文学吸收其精华,进而实现更好地传播与发展,人们也可以更加全面地去理解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邓华.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8):89–90.

[2]黎荔.网络语言對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1):113–115.

[3]霍奕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J].汉字文化,2019(23):27–28.

[4]李瑛.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00–201.

[5]刘坷鑫.网络信息背景下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分析[J].戏剧之家,2019(03):241.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
浅析网络语言变体的特点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概念整合视角下网络语言形成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