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胡诗成的科学之路
2020-11-06韩晓蓉
韩晓蓉
在太空中,有一颗小行星以一名 17岁上海女生的名字命名。
2019年,这名女生受邀观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此前她夺得了被誉为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小诺贝尔奖”和“世界杯”的第70届intel iseF(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能源化学学科一等奖、学科最佳奖,还获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研讨会奖,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该奖项。
初中时,这名女生用不到三周时间,学完了高中化学,高中时又自学大学化学。她不仅英语流利,还熟练掌握西班牙语……
她就是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的高三学生胡诗成。
三周内学完高中化学
“希望你成为下一个颜宁。”国际知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曾这样鼓励胡诗成。
那是在2018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决赛现场。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全国中学生科学领域的权威奖项,而颜宁则是一名女科学家,30岁时就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正教授。
对丘成桐的鼓励,胡诗成感到很振奋:“这让我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坚定。”
2019年5月18日,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在美国落下帷幕,iseF常被誉为“小诺贝尔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科学赛事。胡诗成以《蚕丝衍生的高分散ni,n共掺杂碳纳米片及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课题,斩获能源化学组一等奖,并荣获学科最佳奖。按照惯例,以她的名字为一颗小行星命名。
胡诗成说,她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小时候把醋和小苏打泡到一起,就觉得很有意思。”
初三前的暑假,胡詩成在妈妈的鼓励下参加了美国的一个夏令营,学生需要在三周时间内学完高中化学,胡诗成完成了这一挑战。
高一时,她入选了2018级“中学生英才计划”,跟随复旦大学教授郑耿锋学习电化学的相关知识。
高二后,功课和升学的压力更加紧迫,胡诗成仍坚持每周末去实验室完善课题。正是泡在大学实验室里的这段经历,让她更加明确自己对于化学学科的喜爱。
让郑耿锋赞不绝口的是,胡诗成作为一名高中生,她的科研态度和能力水平甚至可以媲美研究生,“高一时她把暑假工作进展总结成一份30多页的ppt汇报给了我,我在文献分析深度、逻辑框架、数据作图规范等方面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才过了两天,她就按要求给了我一份几乎全新的ppt汇报。”“做喜欢的事情,就不会感到疲惫。”她说。
已学习西班牙语六年
胡诗成不仅科研能力优秀,语言能力也同样突出。比赛场上,大部分的选手在与评委交流时都申请现场翻译,而胡诗成凭借自己的外语优势可以直接与评委沟通。
“除了英语,我学习西班牙语已经六年了。”胡诗成表示,“在竞赛中取得成绩,一半靠的是实力,另一半靠的则是心态。多一门外语的学习,无疑多见识了很多事物,在面临紧张情况的时候,心态会好很多。”胡诗成说。双语学习、参加竞赛同时进行,要耗去很多精力。在上外附中的学习现在进入第七年,胡诗成说她已经逐渐掌握了平衡。
上外附中校长束定芳表示,语言能力是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体现。上外附中“多语种+”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