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协新编第二版十级考级曲目浅析
2020-11-06秦莉萍
秦莉萍
【摘 要】《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于2019年9月出版,本次新版十级曲目中C项收录了一首新古典主义作品——普朗克的《新事曲》No.2。该曲幽默滑稽,风格独特,在考级曲目中较为少见。本文试对该曲中包含的创作风格和演奏要点进行解构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师生在学习该考级曲目时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事曲;普朗克;创作风格;演奏要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8-0064-02
本次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的十级考试曲目和以往大不相同,C项乐曲可选范围内只有两首,一个是肖邦的《降A大调即兴曲》Op.29 No.1,另一个便是普朗克的《新事曲》No.2。单看两首曲目的标题,学生便会觉得很奇怪:即兴曲以前见过,那什么叫“新事曲”呢?的确,“新事曲”这种体裁在以往考试曲目中不曾出现过,且普朗克的名字也是首次出现在十级曲目中,称得上是选曲方面的一大突破,无疑对业余钢琴学生的知识范围拓展、音乐素养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分析具体要点之前,我们就先简单了解一下这种“新”体裁和这位“陌生”的作曲家。
“新事曲”,源自德语Novellette,是一种小品式的音乐体裁,由舒曼首先创立。一般集戏剧性与抒情性于一体,且各种情绪相互交替、此起彼伏,仿佛有一台妙趣横生的戏剧跃然眼前,又好似讲述一段风趣的故事一段美好的时光,情节生动,戏剧性冲突较强。
普朗克的三首新事曲虽然篇幅都不长,但是涉及的技术和音乐处理上的难点一点都不少。我们在分析演奏要点之前,还需要剖析一下这首曲子的艺术创作特征,从整体感受和各个场面情节来研究乐曲,了解其创作风格,以便结合演奏技巧更加生动地演奏出这一件“新奇的故事”。
本次考级选用的是弗朗西斯·普朗克(1899-1963)三首新事曲中的第二首,作于1928年,属于普朗克创作中期的作品。考级书上只写了主标题,并没有写出该曲的副标题:为路易·拉卢瓦而作。众所周知,普朗克是法国“六人团”中的一员,而六人团则是因为共同推崇简约主义代表作曲家萨蒂的音乐主张而聚集在一起。但这位路易·拉卢瓦——法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的音乐编辑、音乐评论家,与萨蒂水火不容,所以第二首曲子的诞生宣告了普朗克和萨蒂长达七年友谊的破裂。因此,可以说这首曲子也代表了普朗克个人创作风格的一种改变。
事实上,这三首新事曲都有各自的副标题:第一首是为姨妈列尔纳所作,第三首则是根据法雅的哑剧主题而作,“献给我亲爱的朋友吉普森”。从这些副标题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作者的创作心境。第二首新事曲较之第一首而言,更加成熟精致。第一首新事曲中的田園风格的创作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幽默与理智并存的音乐风格——一个混迹于市井的街头少年,见惯了各种场面,以看透本质的双眼审视着一件件幽默滑稽的事情,并保持着一颗本心。所以整首曲子多用省略中间音的三连音,而极少用到附点节奏,既有了摇摆的幽默风格,也多了一份稳重睿智。
普朗克是法国六人团中唯一一个没有在正规音乐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作曲家。所以他在创作上没有受到太多束缚,构思新颖,创造性强。“我的音乐即我的画像”(摘自徐乐娜《普朗克与他的钢琴世界》),我们如果想弹好他的作品,更多的是要从他的情绪、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创作风格入手,而不是从一个大的某某主义或乐派风格去理解他的作品。关于这一点,他也经常强调他的作品没有什么主义而言,而是随心所欲地创作:“灵感是神秘的东西,实无必要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普朗克的一些个人化的美学观念和音乐审美情趣——真实的日常生活、真实的情感情绪、真实的普朗克画像。在演奏时将自己代入到普朗克的生活形象中去想象他所见到听到的事,发挥各种联想,结合研究技巧,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普朗克虽然创作了很多钢琴作品,但是他本人很注重音乐气氛的渲染和音乐形象的描述,所以在钢琴曲中借鉴其他乐器的音色特点的情况很常见。这首新事曲运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和跳音、短断音,像是小军鼓一样打着鼓点,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感、平衡感,在幽默滑稽的性格下是一颗稳定智慧的内心。
普朗克的这首曲子的情绪并不是很难理解,甚至可以说通俗易懂,这和他当时生活背景有关,不得不单独介绍一番。普朗克有着“音乐界的花花公子”之称,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经常出入巴黎的各种社交场所,接触到了各式通俗音乐,也影响到自己的创作:连贯流畅,朴实易懂,通俗直接。这首曲子中的幽默不会过分滑稽,叙事没有太多抒情,仿佛就是普通人在过日子,有波澜有起伏,有机智也惬意,却没有无病呻吟。有人曾因此而诟病于他,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他的音乐简洁通俗,所以更易被接受,能更容易引起共鸣。而作品浅显这一点也恰好适合钢琴业余十级的学生,既有技术和音乐理解上的要求,也不会太过深奥。
普朗克这三首曲子在总体上看,风格完全不同,听起来像是人生不同阶段的记事簿。第一首创作于1927年,第二首创作于1928年,整体比较活泼明快,可以看作普朗克作为中年人回顾年轻时的自己。而第三首则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59年,曲风一转,变得深沉沧桑,更像是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在倾述悲伤的往事,遐想空间更加广阔。那么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就要把握好第二首曲子的心境,同时在心理上要对三首曲子有更清晰的定位,才不至于过分表现某一种情绪。
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第二首曲子的演奏要点。
一、高声部旋律音
学生在练习初期,识谱不是大问题,但很难弹出这首曲目该有的新奇有趣的形象,原因就在于没有弹出高声部的旋律音。由于曲子中短促的柱式和弦较多,手位变化较大,学生很容易忙不过来。这时候需要仔细用耳朵聆听和弦的最高音,并在弹奏时注意右手5指,手掌撑好,指尖保持紧绷,将手臂力量偏重放于5指之上并快速触键以突出旋律。另外,该曲中有很多大跨度的柱式和弦,例如全曲中左手的第一个和弦、23和24小节的双手第一个和弦等,跨度足有十度,对于十岁左右的考级学生来说难度颇大。此时我们建议使用“快速琶音”的方式代替这种和弦,练习时要注意“琶音”的快速和准确,如有双手则需动作整齐干净,重音处可以辅以短踏板,以保持该曲本身的和声和音响效果。
二、不协和音程
二十世纪初的音乐有一大特点就是对不协和音程的频繁使用。虽然这首曲子是降B小调,但是调性扩张的现象随处可见。如第1小节第二拍上的和弦进行就出现了不协和的小二度音程,随后在第2小节拉回了主和弦,但在第3小节又出现了多次小二度,在第4小节又以完全终止式恢复了主调,仿佛一个顽童趁人不备一次次捣蛋,别人一转身又变得乖巧起来。这种戏剧性十足的创作手法,给考级学生带来极大的难度,最明显地表现在背谱这一关。在背谱初期要死记硬背,用心聆听和体会每次的不协和的和声色彩与感觉。刚背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错误,直到练熟都有可能弹错,需要有耐心。弹奏时切不可漏音甚至省略,在突出旋律同时兼顾和声音响的饱满,体现曲子自身的个性,才能达到该曲的练习目的。
三、统一的速度与摇摆的节奏
学生在解决旋律与和声问题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速度与节奏。这首曲子最开始的速度要求是“快速且有节奏地”,以此可以看出速度和节奏是该曲的两项硬核要求。纵观全曲,不论是滑稽幽默的第一部分(1-28小节)和第三部分(66-81小节),还是明朗愉快的第二部分(29-65小节),都没有一处标注要减速,反而有多次提醒“一定不要减速”。由此可见,全曲都用统一的速度成了这首新事曲的一大特征。而大量的三连音以及对三连音中间音的省略,使乐句中的节奏摇摆不定,有种类似街头风和爵士乐的动力感,而学生很容易因为对三连音和跳音控制不当,或休止符休止不够长,而越弹越快,听著很急躁,增大了统一速度的难度。
故而在初始练习时我们只要对三连音进行分解打拍——将每小节2大拍拆成12小拍练习。同时,在打拍子时就应使学生注意区别,省略中间音的三连音和附点节奏之间的感觉上的差别——附点后边的短音没有三连音第三个音长,而省略中间音的三连音要比附点节奏听起来更稳一些,没有附点那种“绊倒”的感觉。练熟之后再换成打大拍子,注重乐句整体感。
四、音乐记号与音乐术语
普朗克对这首曲子谱写得非常细致,重音和跳音记号俯拾皆是,力度范围更是从pp一直到sff,可以看出普朗克对这首曲子的钟爱,不想其他人对自己的作品有误解,丝毫不吝啬笔墨,且运用了一些其他乐曲不常见的音乐术语,所做的音乐提示相当全面。
学生在演奏时要加以区分,体会不同标记所暗示的不同音乐形象。练习时要注意跳音和短断音、重音符号,细微处的小连线对于演奏音乐的感觉会有较大的影响。另外全曲中间一共用了三处“双竖线”,这是区分音乐段落、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显著标志,演奏时对音乐形象的转变要把握好。
下面把该曲涉及的较特殊术语逐一列出,以供参考:sec.干的,干脆的;sans pédale, très net不要踩踏板,十分清楚干净;Absolument sans ralentir绝对不要减速;très sec.十分干脆;15va升高两个八度演奏;sans ralentir不要放慢。
参考文献:
[1]汪盛.普朗克钢琴新事曲的艺术价值[D].天津音乐学院,2013.
[2]李卓研.弗朗西斯·普朗克<三首新事曲>的演奏及教学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9.
[3](英)肯尼迪.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