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云南仪式音乐研究综述

2020-11-06范嘉琴

戏剧之家 2020年28期
关键词:综述

范嘉琴

【摘 要】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仪式音乐研究在近年来成为了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云南的仪式音乐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近十年(2009-2019)关于云南仪式音乐研究的博硕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与概括,旨在发现其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并为进一步深入云南的仪式音乐研究进行意义的探索和学术准备。

【关键词】云南仪式音乐研究;博硕论文;综述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8-0060-02

何为仪式?对于“仪式”或“仪式音乐”,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仪式”在古代有取法、测定历日的法式制度或仪态等的意思,而在今天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在诸多关于仪式音乐研究的论文及著作中能普遍见到如下描述:仪式作为一个传统概念,大到中国传统的民族风俗涉及的各种仪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禁忌礼仪,小到每个人的出生、成人礼、婚礼、死亡等转折性仪式以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任免仪式、会议,甚至一个口号、一个庆典都属于仪式,而“仪式音乐”就是指在各种仪式中所产生、使用、存在的音乐以及音声现象;我国著名学者薛艺兵对“仪式音乐”的定义是:仪式音乐是在形式和风格上与特定仪式的环境、情绪、目的相吻合的,可对仪式参与者产生生理和心理效应的音乐。还有其他国内学者都对“仪式”及“仪式音乐”进行过不同的解释或定义,在此不再一一例述。总之,目前学界对仪式的解释仍然处于流派纷呈、各抒己见的局面,并且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理论体系。尽管如此,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一百多年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仪式音乐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个特定的专题研究领域,亦是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势。

云南,素有“歌舞之乡”“戏曲、曲艺的百花园”“活的乐器发展史”等誉称,在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种类。仪式音乐作为云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背景,不仅形态各异且丰富生动。学术界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仪式音乐研究如火如荼,国内外学者对云南仪式音乐的关注和研究也日渐增多,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及对此领域的研究关注也日趋渐盛。在中国知网检索近十年(2009-2019)仪式音乐研究的博硕论文共104篇,其中,关于云南仪式音乐的研究有11篇。11篇文章都是以个案研究为主,对布朗族、阿昌族、傣族、彝族、普米族、傈僳族、景颇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不同仪式的音乐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研究。笔者将其分为“宗教仪式”类和“民间仪俗”类两大仪式类别来进行综述,进而来了解近十年云南仪式音乐研究的状况。

一、宗教仪式类

(一)宗教仪式

宗教仪式,是指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组合起来的一系列宗教行为,是信教者表现其内心宗教观念的宗教行为。宗教仪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形式都在其宗教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分散到有序规范的过程。我们把在各种宗教仪式过程中所使用的音乐及音声称为宗教音乐,好比基督教仪式中《圣经》的念诵、吟唱等。

(二)相关学位论文综述

在云南仪式音乐研究的11篇文章中,宗教仪式音乐的研究就占有6篇,且6篇均来自云南艺术学院黄凌飞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分别为:何华《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以勐海县章朗村佛教音乐“宰种”为例》(2010年);宋文贤《德宏地区阿昌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以陇川户撒芒旦寨为例》(2011年);郭联俊《“维先达腊”仪式音乐研究——以西双版纳勐龙区为例》(2011年);董宸《云南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仪式音乐诵经风格的考察研究》(2013年);石莹《怒江泸水六库镇傈僳族基督教仪式音乐实地调查研究》(2014年);伊媛《傣族“坦弄”诵经法会音乐的考察研究》(2015年)。论文都是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个案为基础,运用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对布朗族、阿昌族,傣族、傈僳族的宗教仪式音乐进行了研究。其中,《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一勐海县章朗村佛教音乐“宰种”为例》(2010,何华);《德宏地区阿昌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以陇川户撒芒旦寨为例》(2011,宋文贤);《“维先达腊”仪式音乐研究——以西双版纳勐龙区为例》(2011,郭联俊);《云南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仪式音乐诵经风格的考察研究》(2013,董宸);《傣族“坦弄”诵经法会音乐的考察研究》(2015,伊媛)五篇硕士毕业论文均以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为选题。此外,《云南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仪式音乐诵经风格的考察研究》(2013,董宸)以南传佛教诵经音乐的唱词系统(经文、文字系统)和诵经经腔系统为重点描述和呈现对象,对其诵经风格的特征及诵经风格构成的要素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其余四篇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南传佛教的经腔念诵。《怒江泸水六库镇傈僳族基督教仪式音乐实地调查研究》(2014,石莹)则是以云南怒江泸水六库镇傈僳族基督教的日常重要礼拜仪式与节日仪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族性认同和文化变迁两个视角,对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泸水六库镇傈僳族基督教音乐文化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

以上6篇碩士论文,在选题上都紧扣云南的宗教仪式音乐研究,特别是有五篇全部以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为选题,这不仅是因为其导师是国内研究南传佛教音乐成果最集中的人——黄凌飞教授。还得益于云南这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云南民族众多,宗教门类最齐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皆在云南有悠久的历史、显著的特色以及繁多的宗派,为云南宗教仪式音乐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除此以外,6篇论文皆以田野调查、音乐民族志、音乐学等研究方法为主,对仪式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呈现,并从“微观”和“宏观”“局内人”“局外人”相结合的视角对仪式过程中的音乐行为、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等进行深层次的阐释和研究。《傣族“坦弄”诵经法会音乐的考察研究》(2015,伊媛)在最后以“坦弄”仪式音声为例,探讨了仪式音乐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变迁问题,她认为,仪式音乐在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变化中既有固守又有变迁,而这与社会需求、时代发展和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今后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二、民间仪俗类

这里所谓“民间仪俗”,主要指非官方的、非制度化的、流行于各地民间的、与各地方风俗习惯相关联的各种仪式。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民间仪俗类仪式的范围、形态丰富各异,从而使得“民间仪俗类仪式音乐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近十年云南仪式音乐研究的博硕论文,关于民间仪俗类仪式音乐的有五篇。

(一)丧葬仪式音乐

从2009年至2019年,关于云南丧葬仪式音乐研究的博硕论文仅有2篇即《云南省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普米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2013,张晓鑫);《洱源凤翔白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2017,代敏)。两篇文章皆以个案考察为主,结合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对丧葬仪式过程进行详细、全面的描述和呈现,对仪式中的音乐进行记录,并对音乐本体包括曲式、节奏、旋律发展等进行分析。比如《云南省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普米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2013,张晓鑫)中作者花了大篇幅,以时间为主线,对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的普米族丧葬仪式进行田野纪实的呈现,并对田野中所采集、整理的资料从音乐形态、法器的使用、舞蹈音乐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最后,对普米族丧葬仪式音乐的伦理观和社会功能进行了阐释。《洱源凤翔白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2017,代敏)中作者则以一个具体的个案去展现凤翔村的现有丧葬仪式的实况,根据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凤翔村的民俗文化以及凤翔村白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背景进行梳理;对仪式中的唢呐吹奏、洞经音乐、板凳戏等音乐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并从民族音乐学、艺术人类学、艺术学的视角对凤翔村丧葬仪式音的宗教性因素以及文化功能进行阐释。

(二)其他仪式音乐

2009-2019年关于云南仪式音乐的学位论文还有三篇,分别是《楚雄昙华乡彝族插花节仪式音乐研究》(2013,翟西羽);《景颇族目瑙纵歌仪式音乐研究》(2015,杨志群);《白依人“密息会”音乐文化调查研究》(2018,黄禹诗)。这三篇论文的研究主题都是与其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关而形成的节日祭祀仪式。比如,“插花节”作为楚雄彝族仅次于彝族年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源于彝族人崇拜马缨花而来;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则是源于景颇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而“密息会”则是源于白依人的本主信仰从而形成的重要的传统祭祀活动等。因此三篇文章皆通过文献研究对其仪式的由来、仪式音乐的由来都进行了详细的陈述,并对仪式中的音乐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探讨仪式音乐在仪式中对人们所起到的作用和功能。

三、结语

总体来说,2009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关于云南仪式音乐的11篇博硕学位论文都以严谨务实的田野工作、全新的研究视域来关注云南各民族的仪式音乐研究,为云南仪式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文本资料素材,同时也为云南仪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集中在个案式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仪式过程的表层描述。偏重于音乐形态的本体研究或偏重仪式音樂文化的阐释的两个极端现象也存在于个别论文中,没有将音乐本体和文化阐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今后的研究中,期望能够从云南各民族各仪式中的音乐入手,将其置于仪式、信仰体系,以及文化背景等环境中来,分析其音声体系的结构以及仪式音乐的产生过程、功能作用等,对其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既有“微观”层面的认识,又有“宏观”层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何华.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

[2]宋文贤.德宏地区阿昌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

[3]郭联俊.“维先达腊”仪式音乐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

[4]董宸.云南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仪式音乐诵经风格的考察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

[5]石莹.怒江泸水六库镇傈僳族基督教仪式音乐实地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

[6]尹媛.傣族“坦弄”诵经法会音乐的考察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5.

[7]翟羽西.楚雄昙华乡彝族插花节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8]黄禹诗.白依人“密息会”音乐文化调查研究[D].大理大学,2018.

[9]杨志群.景颇族目瑙纵歌仪式音乐研究[D].云南大学,2015.

[10]张晓鑫.云南省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普米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1]代敏.洱源凤翔白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大理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综述
认知需要研究综述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综述的写作格式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