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岛群岛生态文化遗产活化与文化旅游业提质的融合发展研究*
2020-11-06戴靖怡
戴靖怡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研究背景阐述
当前,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面对的论题,也是当前为了促进中国旅游业的提质、优化、革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业亟需解决的时代命题。纵览世界著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无论是北欧风情的希腊圣托里尼岛、爱琴海上加勒比风情的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印度教文化弥漫的巴厘岛等,都是通过利用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的。然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尽管在海岛数量和资源丰富度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在旅游市场上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发展较为落后,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阶段,缺乏知名度高、产品成熟度高、游客认知度高的海岛。与此同时,大部分海岛刚开始发展文化旅游,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除了台湾岛、海南岛和舟山群岛打造了相对知名的文化旅游产品,其他海岛还未建立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因此,如何在海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开发文化景观、深化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文化+旅游”的旅游业态,同时既能满足游客需求、符合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又能促进海岛自身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海岛旅游业转型期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研究目的选取了我国知名的北方海岛度假胜地——庙岛群岛做研究案例。针对我国目前对于海岛海洋文化遗产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本研究试图依托个案从文化旅游融合的视角对庙岛群岛的生态文化遗产进行整合研究,以期为挖掘我国海岛旅游的文化内涵及探索中国海洋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可行性提供有效范例。
二、海洋生态文化遗产的梳理是挖掘海岛旅游业文化内涵的基础
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长岛。位于渤海海峡,由一串岛屿链接着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南临蓬莱烟台,北倚大连,西靠京津,东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在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庙岛群岛凭借着优越且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东北亚交通的“海上桥梁”;在文化空间上,它是整个东北亚文化圈文明传播融汇的“文化桥梁”。庙岛群岛作为我们北方沿海重要的岛群,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形成了海岛普遍生成的海洋生态文化资源体系,包括渔业、航海、渔村等海岛生态物质文化,图腾崇拜、海神信仰等海岛生态精神文化以及海洋民俗所涵盖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禁忌等海洋生态制度文化。与此同时,庙岛群岛也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演进轨迹,包括亿万年的海洋地质文化、近万年的的海洋史前文化、几千年的海洋信仰文化、上百年的海洋渔俗文化等。
庙岛群岛在行政区域上划归山东省长岛县管辖,因此本研究对于庙岛群岛的考查主要依据长岛县的调查研究资料。通过长岛实地调研走访以及长岛县文化馆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普查资料汇编》《山东省烟台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等文献资料,[1]汇总了长岛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及具体资源举例(见表1)。
表1 中国海洋生态文化遗产分类体系
根据从长岛文化旅游局及长岛博物馆搜集到的资料得知,长岛县拥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这些都是庙岛群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其中北庄史前遗址和清末猴矶岛灯塔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岛显应宫及沙门寨故城遗址、珍珠门遗址、井口天妃庙、北城古城河北村遗址被列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挖掘整理和申报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县应宫妈祖祭典”“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套曲”“长岛海钓技法”“长岛鲅鱼水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爪山传说”“砣矶砚雕刻技艺”“北隍渔绣”等。除了上述这些被列入国家及省、地市级别遗产名录的海洋文化遗产,被长岛县地方文化部门发掘整理的其他文化资源也有上百种,涵盖了海洋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型。这些海洋文化遗产资源都是深化长岛县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重要挖掘利用的具象与意象资料。
三、庙岛群岛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庙岛群岛现有的文化旅游项目构成
通过对长岛县的实地调研获知,长岛县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建设半月湾、九丈崖等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90年代末开始发展“渔家乐”旅游形式。长岛县旅游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海岸山海自然风光景区、渔村渔家乐民宿、海上风光游览线路、休闲渔业活动、节庆活动及体育赛事为依托的海岛旅游产品体系,成为我国知名的北方海岛旅游目的地。
从表2庙岛群岛现有的旅游项目可以看出,一方面从早期主要依靠南长山岛、北长山岛两大主要人居岛屿陆域海岸景区的观光游览,到后期“渔家乐”渔家风情吃住游体验形式以及海上风光游览、休闲渔业体验线路的开辟,再到近几年无人居岛屿观光、空中游览、其他离岸较远的人居岛屿旅游活动的开展,庙岛群岛旅游资源得到了较为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现阶段庙岛群岛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对于妈祖信仰文化、渔家号子、渔家美食、海上垂钓等对游客吸引力大、文化旅游体验价值高的代表性海洋文化遗产项目,在旅游线路的规划、旅游项目的设置以及各类旅游节庆、赛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利用。总的来看,长岛旅游业在探索“生态+”“文化+”的新业态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表2 庙岛群岛现有的文化旅游项目
(二)长岛文化旅游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旅游项目仍以自然景区观光游为主要形式,业态较为单一
长岛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处于“粗放型”走马观花似的观光游。旅游业态比较单一,主要依托南、北长山岛内包括九丈崖、半月湾、林海公园等在内的景区来吸引游客,对景区的依附性强,景点门票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与此同时,景区缺乏有创意的品牌策划和包装,多数景区仍以自然观光游为主,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商品优势。在休闲娱乐方面发展滞后,缺乏游客可参与性强的活动,缩短了游客在岛停留的时间。另外,与北方诸多海岛地区一样,长岛依托自然景区发展的旅游业呈现出季节性较强的现状,致使5—10月岛内人满为患,而在11月至次年3月游客寥寥无几,旅游设施闲置情况严重,无法获得有效的旅游收益。
2、旅游项目中文化遗产利用不充分、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庙岛群岛的文化旅游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起步期,既没有对岛群间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集中的展示利用,也没有对海陆间丰富的地质地貌、海洋生物、鸟类植被等生态资源所富含的科学知识、艺术审美等生态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挖掘整合。现阶段庙岛群岛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动中利用并不充分,文化旅游项目提供较为匮乏,还未建立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3、海岛生态文化景观的衰退与不和谐
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基于几个观光体验的景区,而且全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与社会人文景观所形成的海岛整体风貌也是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环境。海岛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普遍问题,也存在于长岛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海岸线上大量的填海围垦工程改变了原有的海岸地貌,污染了近岸的湿地环境,破坏了近岸鱼类、藻类的生存环境;另外,海岛近海养殖、海水污染、近海过度捕捞所带来的传统渔业的衰退,导致海岛独特的海上渔耕景观大面积减少。一些依附在天然海岸线上的港口遗址、渔港风貌等海岛文化景观也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而退化消失。与此同时,海岛文化景观的不合理配置也影响了海岛自然风貌。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房地产商进行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外来的房地产商由于缺乏政府统一规划的指导以及对地域内文化环境认知的缺乏,往往会忽视海岛文化生态体系的整体性,建造一些充满洋味儿、刻意仿古、缺乏海岛特色、与周围街区环境甚至建筑和设施不协调。例如,在南长山岛的王沟村,将渔村老旧的平房统一拆除、重新规划修建“渔家风情园”。一座座具有白墙黑瓦江南水乡民居风貌外观的小洋楼整齐划一,并配以开阔的停车场和商业空间等,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居住条件,也完善了“渔家乐”民宿的接待条件。但是,既然是海岛渔家风情园,为何在建筑外观上选择江南水乡民居风格的样式?究竟这样崭新、精致的“渔家风情园”是不是真的比以前“民居、小路、山林”构成的传统小渔村更有渔家风情?这也值得规划者深思。再例如,在海岛生态文化景观中最重要的海岸线景观带部分,长岛港口附近搭建了仿古的亭台廊道建筑群、海滨浴场附近搭建的毫无特色的玻璃板房大排档,这些景观的建造不仅遮挡了开阔的海岸线风景,也没有对海岛旅游的整体风貌有所提升。可以说,海岛文化景观的不合理配置破坏了原有的“山海渔村”构成的海岛自然风貌,对海岛生态文化体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4、海岛文化遗产的发展利用缺乏民众的认同与参与
现阶段的海岛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似乎陷入了首要满足游客需要和旅游发展的误区。无论是舟山群岛还是长岛地区,“渔家号子”作为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代表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无论是举行旅游文化节还是民俗表演,“渔家号子”都成为不可或缺的节目之一。诚然,节庆表演作为一种影响力较大的表现手段,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海岛民俗的展示和传承提供了舞台。但是,文化的主体是地区的普通民众而不应是游客,旅游只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资源的手段之一。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旅游活动只是“活化”众多形态种类的海岛文化遗产的方式之一,提升海岛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实则是海岛文化生态建设中的一个环节。因此,海岛旅游业“文化提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复兴,具体来说,是在地方民众的认同中实现文化资源的“活化”。而现阶段,海岛地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在政府相关政策和要求下,由文化部门牵头完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挖掘”和“整理”,形成了各级海洋文化遗产资源名录等。但是这种“从上而下”的指导行为往往很难引起基层民众的共鸣,梳理好的各类海岛文化遗产资源也仅仅停留在书面、民俗馆、旅游节庆等展示手段。事实上,需要复兴的文化资源不应是那些具有旅游经济价值的,只有活在海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承载海岛民众共同价值观、民众真正认可且自发传承的文化资源才可以得到长久可持续的保护和复兴。
四、文旅融合视角下庙岛群岛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路径探究
有不少学者已经对庙岛群岛地域范围内文化资源及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包括对渔家号子、[2]木帆船[3]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渔家乐的发展、[4]旅游资源及其利用、[5][6]生态旅游开发模式,[7]以及旅游业整体的发展现状研究等。[8][9]但是这些已有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都不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参考意义不大;另一方面视角都比较单一,并没有从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综合视角研究当前海岛旅游业最需要的文化提质问题。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路径主要针对当下文化旅游发展及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要求,对长岛县旅游业的提质更新提出有效参考。
(一)树立海岛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共生共荣的理念认知
指导海岛文化旅游业态发展的根本认知、理念便是海岛生态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和共生性。要在树立海洋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形成海岛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与生态的有机体系。无论是海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还是海岛旅游业的发展,都要关注自然环境与文化系统的耦合关系,倡导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平衡统一,把握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共生共荣、生态环境的保育恢复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同等重要的理念。
因此,为了促进庙岛群岛文化旅游业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守护文化遗产资源底线的基础上,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应注意维护海岛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系统的协调共生关系。海岛人文景观的建造要时刻围绕自然基底,不仅要尽可能避免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破坏,也要强调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文化景观的“底色”,减少“人为创造”“人工打造”的文化景观,最大程度地保持海岛自然景色的真实、原生态和朴素,给游客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体验。
(二)发挥文化创意对生态文化遗产的整合作用,丰富海岛文化旅游项目
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两大态势,两者强调旅游目的地“自然”和“文化”的回归。海岛的旅游业尤其适宜将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针对现阶段庙岛群岛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动中利用并不充分、文化旅游项目提供较为匮乏的现状,本研究认为庙岛群岛文化旅游业态提质的重要方式便是进一步培育和打造海岛主题化文化旅游项目。
1、“仙岛主题游”
一是要围绕庙岛群岛独特的“海上仙山”的文化历史定位,整合“仙岛文化”主题的文旅资源。将庙岛群岛从史前人类文明到近现代渔俗文化历史衍变进程中的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现有的陆上景区、海上线路以及各类节事活动的的游览与体验活动中。其中,尤其要加强现在庙岛群岛旅游行程中所欠缺的对于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通过发掘特色景观、建设标志性建筑、策划主题旅游路线辅以导游讲解、标示牌、导览栏等,将旅游景点及线路内涵盖的猴矶岛灯塔、珍珠门遗址、北城古城、沙门寨遗址、龙爪山传说、妈祖传说、八仙传说故事等庙岛群岛历史文化资源在已有的旅游线路中进行有效的展示。二是在当下长岛旅游发展想要培育“仙岛”的主题IP,离不开整个旅游环境中对于“仙境”这一氛围、场景的营造。历史上由于交通阻隔不可抵达的仙岛现在已经可以通过轮渡轻松抵达,海市蜃楼、云海等自然现象烘托的仙境也不是长岛常有的景色,因此,如何在当下依然能够让游客体验到“仙境”之感,是长岛当下旅游业发展的突破点。
2、“海岛研学游”
研学旅游当下发展得如火如荼,旅游市场的分众化使得市场开始培育越来越多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游学产品。而在研学旅游产品的打造上,庙岛群岛是一片值得深耕的“蓝海”市场。庙岛群岛可以依托区域内丰富且独特的海洋生态资源,通过科普知识的挖掘,深化海岛自然风景的观光体验,打造海洋科普教育的海岛基地。庙岛群岛因处于板块交接地带由上亿年的地壳活动形成,因此保留了很多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的历史痕迹。断层、褶皱、玄武岩、沉积岩等风化岩石、海蚀海积等诸多类型的地质景观较为完整和生动地保存在海岛上,不仅适宜于科学考察,也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探险性。与此同时,海岛周边海域丰富的海洋鱼类、藻类、贝类、斑海豹等海洋生物资源也是建设海洋生物类展示馆、发展科普及环保教育教育旅游产品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庙岛群岛作为海岛型史前文化遗址的重要代表区域,承载了东夷文化、中国早期海洋文明以及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这也将作为未来研学产品的重要开发资源。
3、“小众高端海岛游”
高端海岛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海上休闲娱乐及休闲体育项目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海钓、邮轮游艇以及海上冲浪、帆船、潜水等海洋体育类旅游产品。目前庙岛群岛的海钓活动开展得较为成熟,除了修建了海上垂钓平台之外还举行了影响力较大的海洋垂钓锦标赛;但潜水、帆船以及包括海上摩托、海上滑翔伞等海上活动项目是缺少的。这些海上项目需要在水质优良、水域广阔、岸滩条件良好的海域开展,庙岛群岛可以进一步探索在周边海域开发海上休闲娱乐及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另外,小众、私密、高端的海岛游逐渐成为滨海旅游新的关注方向,庙岛群岛中离岸较远的人居岛屿可以依托海岛原生态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等发展海岛生态旅游、特色度假村、康体保健旅游等。与此同时,保护式利用无居民岛屿也是培植海岛高端旅游产品的突破点,探索以自然生态、猎奇探险、生存挑战等为主题的高端新颖海岛度假产品,让游客体验“做一天岛主”的新鲜感。以上这些海岛文化旅游新业态都是庙岛群岛旅游业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蓝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4、“慢生活休闲度假游”
2017年8月,长岛已经建成了长达99.9公里的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基本实现了南北长山岛全线贯通。依托环岛慢行路,将南北长山岛6大旅游景区链式聚合,游客步行和坐景区内的观光车就可以实现“环岛游”。现阶段慢行路的主要问题在于路建设好了,功能区也规划好了,但是沿线配套的旅游服务、观光休憩等各项服务设施不到位。慢行路上休息区的餐饮、旅游纪念品等商铺大多因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的经营而相继停业。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慢行路上的配套服务区仍需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
5、“节庆赛事主题游”
节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旅游产品类型,凭借着较为规范化的组织、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以及集中性的活动方式而能在短时期内吸引较多的游客,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主题节庆活动将当地的物产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增加海岛休闲娱乐项目的体验以及海岛地区形象的展示和知名度的提高。往年长岛也由政府牵头举办过“妈祖文化节”“海鲜节”“环岛马拉松比赛”“海洋垂钓比赛”等系列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但是节庆活动以往经常出现空年的现象,没有连续多年的举办,节庆活动也就缺乏相应的规模和影响力,在运作上仍显不成熟。随着海洋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海洋节庆产业和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必将成为海岛旅游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打造特色海洋活动的品牌值得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海岛举办海洋节庆活动不一定局限于依托当地自然或人文资源,同样可以策划承办例如一些体育赛事、艺术节、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在国际上有很多岛屿成功运营节庆活动及体育赛事的例子,例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美国科特琳娜国际艺术节、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韩国济州岛的四季庆典等。我国海岛地区也在探索开展此类节庆活动的可行性。
(三)依托“渔家乐”经营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渔村文化的振兴
随着以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模式的转变,游客更期望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因此以地方人文风情为卖点的民俗体验游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旅行方式。“吃住在渔家,享乐在海上”的渔村渔家游已经成为长岛休闲渔业发展的主要项目,集渔村游览、渔事体验、海鲜品尝、渔俗享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活动已经在长岛县的旅游业中成为主要的休闲旅游度假模式。“渔”文化主要是指渔俗文化,以渔家生活习惯、渔民饮食文化、渔村房屋院落、海岛礼俗风尚、海上生产技能体验为主要内容,可以让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比较切实地体会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具体包括浅海摇橹、赶海、垂钓、甩小网、拔蟹笼、织补网具、渔号展演、渔家秧歌、海岛小调、地方戏、传统美食制作、祭海习俗等众多体验项目,让人们切实感受海岛“渔风渔俗”的粗犷淳朴和独特魅力。当前长岛“渔家乐”渔俗主题度假方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需要提质的市场转折时期,既面临着渔家乐经营户的市场饱和,也面临着新一轮渔家乐服务向高端、分众、个性化转变的市场需求。对于长岛县来说目前实现区域内渔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便是进一步发展渔村文化旅游,渔家乐模式仍是未来渔村文化旅游的重要依托。现阶段需要做的是挖掘经营特色,由“标准化经营”向“个性化经营”的转变,升级全域内“渔家乐”特色文化品位。按照“一岛一主题、一户一特色”的思路对民宿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渔俗风情浓郁、服务功能完善的高端渔家风情园和文化聚集园区。
(四)发挥海岛民众作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及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
发挥海岛民众在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力量,首先要使庙岛群岛当地居民对自己故土所拥有的悠久的海洋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海洋生态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世代生活在庙岛群岛的居民对家园有着强烈的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这种情感上无形的连接更容易转化为可以引导行动的情怀力量,从而在精神层面激发依恋,在行动层面造就习性,也就更容易在制度层面形成自觉。其次,庙岛群岛文化旅游的发展,要将满足海岛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海岛居民幸福的生存生活放在首要位置。应该意识到,文化的主体是当地的普通民众而不应是游客,旅游只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资源的手段之一。需要复兴的生态文化遗产不应只是那些具有旅游经济价值的,而是活在海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具有社会价值、承载海岛民众共同价值观、共同记忆的文化形式。只有民众真正认可、自发传承、满足民众日常生活需要的文化资源才可以得到长久可持续的保护和复兴。与此同时,在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只有从下而上自发形成的、被居民认可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举措才有群众基础和持续下去的可能。最后,海岛文化旅游的发展要赋予和发挥当地居民的参与权,只有激活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在规划院、基金会、研究所等专家离开后,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自觉传承、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才能有效可持续地运营。充分发挥居民中乡贤和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并通过建立产业合作社、建设村内内置金融体系等多种形式,发挥居民资产在文化旅游业中转化使用的灵活性进而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五、结语
海洋生态文化遗产与海岛旅游的碰撞结合,既是生态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过程,也是滨海旅游业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味的过程。无论是任何具象的、意象的海洋生态文化遗产,都是特定地域历史文化系统的表现符号,理应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帮助旅游者认识和了解旅游目的地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的有效媒介。合理的旅游活动既是对保护海洋生态文化遗产的反哺和活态传承,同时那些具有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历史文化体验、自我知识教育等多种需求的海洋生态文化遗产也为传统观光度假的海岛旅游形式增添了文化体验、历史教育、精神感悟的深层内涵。
长岛县在新一轮的文化旅游提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搭建适合县域海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资源优势的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当地民众、社会团体等各方参与主体的力量,通过文化旅游项目的创新供给、文化元素与传统产业的创意融合、海洋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海岛特色文化空间和文化场景的构建等多重方式,引导海岛生态文化遗产在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传承发展和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