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呼应与回答的纪念
——评沪剧《早春》
2020-11-06王曦
王 曦
不同于一般的红色题材,沪剧《早春》的主人公柔石是一位从文化战线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人,年仅29 岁的生命中留下了40 万字的文学著作和译作,不少作品来源于他身边发生的故事,也有他自身的经历。为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而书写成为他未完成的使命。因此,以沪剧表现柔石这个人物的创作构思,潜在地蕴含了通过舞台艺术再现文学艺术从而塑造人物的多层嵌套结构。柔石的脾性与作为和他作品一样,在散淡中沉稳地积蓄着爆发力。如何在两个小时的舞台时间里聚焦这些特点,过渡流畅衔接有力最终产生现场的感染力,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沪剧《早春》 海报
大幕拉开前的舞台,龙华烈士的名字被篆刻在红色的、斑驳的砖瓦背景中,沉重又寒冷。剧名“早春”二字应是取自于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后改编为电影时由夏衍定名为《早春二月》。沪剧借“早春”寓意了文艺青年的蓬勃朝气,却隐秘消逝在春寒凌冽的二月,严寒与热血,季节与人性形成了双重的对比。不过,纵观全剧“早春”的意象并没有在剧中贯穿延伸,但却特别容易令观众联想起小说中的主人公。知识青年肖涧秋,对革命感到失望后回乡教书,在文嫂和陶岚两位女性中摇摆难以抉择,最终因为文嫂的离去受到震撼,明确心志投身时代洪流。与小说颇为相似,舞台上也以素瑛、冯铿两位女性与柔石的来往展开剧情并贯穿到底。柔石的小说源于自己生活,令人感受生动;但反过来以小说情节描写柔石的生活,就未必恰当。从现实到虚构是通过艺术创作来实现,但是从虚构回归现实,特别要尊重事实和实际情况,不能简单“倒推”和“还原”。比如,柔石为什么一次次离家与还乡、为什么不能带着素瑛一起走、为什么要和冯铿而不是别人一起办杂志等这些问题还需要耐心的铺垫,才能让三个人在桥上追赶、狱中陈情等段落的情感更连贯畅通。
与这条取自柔石生活经历的“实线”相对称,从文学作品《为奴隶的母亲》中提取的典妻故事和春宝娘这个人物以“虚线”的形式融合进柔石的生活,形成了虚实交错的结构,产生了戏中戏的效果。《典妻》是观众非常熟悉的故事,催人泪下且产生了一种无声的愤怒。编剧寥寥几笔白描,勾勒出秀才、伙计、春宝娘三个人物形象,省略了主要故事情节,仅以起因和结尾的呼应,建构了一个极简的故事结构,嵌套进柔石的生活经历。不仅给主线情节留下充分的演绎空间,省略的典妻故事也因为结局的残酷更增添了无法言说的冲击力。这个白描小品,在剧中不仅成为柔石以文化为武器的起因,也是他离开家去上海的助推力,最终成为他不幸被捕的直接原因。一步步的虚实交错、从间接到直接的蓄力,推向了最后的情感高潮。与普通人一样,柔石也有犹豫和徘徊,一介书生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改变什么,曾经他和他的名字一样,硬气但也“颇有点迂”。所以,他的选择不是一时冲动,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支配着他从旧社会里艰难地迈出走向新时代的第一步。曾经他目睹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公,愤懑而找不到出路。当新文化启蒙让他明确的意识到这一切不公平的根源,他才慢慢找到了方向——启发心智不再做看客,以一己之力扛起一己之责任,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和应该去做的。
令他产生内心巨变之人,首先不是冯铿,而是鲁迅。自从在北大听过鲁迅的文学课以后,柔石坚定地追随鲁迅先生传播文化启蒙思想。从鲁迅那篇《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可以了解到,柔石被捕的前一天夜里和鲁迅一起工作,并因为那张重要的印刷合同被审讯,柔石没有说出鲁迅的下落,最后被秘密杀害。他为保护文化心甘情愿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足见文化对他影响至深。而鲁迅回忆起已经逝去的柔石,仍旧充满了担忧和怜惜。在不可言说的情况下,选登了一张珂勒惠支的版画《牺牲》——一位母亲抱着离开人世的孩子——表示无声的纪念。因为,鲁迅理解柔石每次离家的纠结,三个孩子尚在幼年家务繁重,逐渐年迈的妈妈因为挂念而双目失明……面对这些舍身取义的青年,鲁迅何尝不是母亲的心情?他教育过、培养过、用心呵护的青年们倒在枪声血泊中,但是他只能“怒向刀丛觅小诗”,却又“吟罢低眉无写处”,他甚至不能痛哭,只能忘却。
因此,家乡的母亲和上海的鲁迅先生,可以成为一对很好的呼应。特别是编剧用心选择了“离家”和“回家”的情节反复出现,符合柔石的性格和脾气,也成为柔石的牵绊和志向。如果把母亲和鲁迅先生放在家的两端,不仅能从脾气秉性、精神品格上更充分的刻画出柔石温厚善良执着的形象,而且会让离家和回家的理由更加充分。鲁迅是柔石在新文化上的母亲,和家乡的母亲形成双重的情感结构,他们对柔石的爱和期望养育了他,这份感情是不分高低轻重的。因此,无论是离家还是回家,选择一个就意味着牺牲另一个,每个选择都值得,但每个牺牲也很沉重。只有让选择的理由更充分,才会让牺牲显得更加无可奈何。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整合暴雨夜桥上追赶的一段戏。这是柔石生活的重要转折。冯铿寻他回上海承接重任,他惦念母亲犹豫不决,令冯铿下定决心独自返沪。柔石追着冯铿,素瑛追着柔石,深夜、大雨、失意、感怀、进退难行、又苦又急、所有的纠结与无力仿佛都被素瑛的三寸金莲碎步密密地编织在一起,环绕于村口的石桥上下。柔石的名字取自这石桥上的刻字“金桥柔石”,金桥在此处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象。但是这个意象缺乏前文铺垫突然出现又消失无踪,不仅浪费而且突兀。桥的两端连接着家乡和上海、素瑛和冯铿,比较软弱无力,让柔石的纠结很难找到出口。如果略加改动,加重笔墨,将桥的两端通过素瑛和冯铿连接起母亲与故土、鲁迅与新文化,不仅聚焦了小桥的纽带作用,拓宽了桥两端的生活空间,也延伸了柔石的精神脉络。而只在秀才口中、典契文书上出现的春宝娘,第一次在舞台上出现就以悲惨的结局结束了生命,这戛然而止的张力成为促动柔石下定决心的最强力量。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而写作,不仅是为了春宝娘,也是为了素瑛、冯铿、母亲与鲁迅……等等所有这些勤劳善良的人而呼叫与呐喊,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法选择地被携裹前进,他们舍弃自己的生命想要制造光明照亮后人,这份从绝望中燃烧出来的希望,是让柔石如西西弗斯不停歇——“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真正动力。
因此,整个剧可以围绕“家”而展开,离开、回来、思念、想象、魂牵梦绕……柔石的家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最小的单元,每个单元汇聚成为四万万同胞的大家。有了“家”的意象作为根基,那段贯穿全剧的“燕儿飞”歌谣就更妥帖了。春天归来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它是年年常来的“朋友”,也见证了人间变幻的悲欢。这段歌谣在剧中反复出现,成为柔石的心声,他向往更宽广的世界,但也深感被自己的性格和时代困住了。所以这段歌谣还可以更加精致。在意象上,“燕子”与“家”紧密配合,早春时、离家时、归来时以相同或不同的形式出现,当渲染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气氛,就能衍生出更多无可奈何、独徘徊的心情。在曲调上,可以借鉴西方音乐的变奏技巧,让原曲表现出轻重缓急、悲欣交集的不同色调,符合剧情发展和人物心理变化,并与其他音乐更流畅平滑的过渡。在舞台设计上,以“家”和“燕子”的形象衔接呼应,一个温和厚重,一个轻盈灵动,两者都蕴藉了更多的人类情感。让观众在熟悉的形象、寓意中产生联想,在易于理解、共鸣的情感逻辑中产生新感觉,特别适合沪剧这种艺术形式。
沪剧《早春》
一百多年前,浦东民歌越过黄浦江走进上海的街头巷尾广受百姓欢迎,来源于劳动生产的叫卖吆喝小调充满生活气息,饱含生命力。没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不断学习借鉴,用起了话剧的舞台实景,还形成了西装旗袍的独特风格;内容上也没有套路限制,新闻时事、人物故事、还“翻译”再现好莱坞电影,轻松活泼快速反应社会最新最热门的内容。沪剧从诞生之初,就能毫无壁垒地吸收各种营养,发展自己形式,谋求生存道路,形成一种成熟的文艺样式。20 世纪50年代初,曾经活跃于大码头的各地方剧种逐渐离开上海,沪剧却凭借灵活的生存本领获得继续发展的机会,一些剧目和唱段成为一代人的温馨记忆。
但是自由发展的沪剧一旦被认定成为一个剧种后,很多程式和风格就固定了下来,这又与沪剧的自由基因产生了矛盾。今天,我们在剧场中看到的沪剧,依然是摩登上海与乡下田间的对比风格,依然是旗袍西装长袍围巾蓝印花布的混搭氛围,缺乏一种从熟悉中提炼出来的陌生感。而同类题材里不乏突破之作可为参考借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在服装上突破了旗袍对肢体语言的限制,舞台设计与灯光在视觉上夺人眼球,听觉上渲染了强烈的紧张气氛,有力衬托出美好生活的短暂与珍贵。舞台剧《战上海》依靠杂技艺术的高难技巧编织剧情发展,紧张精彩、摄人心魄,天降奇兵是依靠神勇智慧与无畏精神创造的奇迹。
其实,沪剧作为一个天性自由的剧种有着最大的优势,在保留特定艺术程式的基础上继续挖掘舞台艺术的综合观感,灵活表现多种题材作品。像《早春》这样的近代人物题材,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是年轻一代非常想要了解和参与的。当我们谈论起柔石这些人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恰好是从旧文化传统向新文化世界迈进的重要时期,这种巨大的思想转变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没有大量作品的介绍和表现,今天的年轻人回望过去将很难体会从深厚传统中挣扎出来的困难和无力,更难理解从传统中生出新希望的价值和意义。创作或观赏这类题材时,所牵涉的不只是个人经验,还有我们与过去的关系这样的历史经验。千万个柔石们的在无望中以自己的身躯铺路搭建成通往明天的桥,让我们今天不仅有平安的生活、充足的物质、还有自由的创造。正是这创造如在历史砖瓦中空间中自由穿梭的精灵,将那些无声的、没有姓名的个体显微、放大,把史书中无法容纳的精彩再现,对那些在洪流中无法掌握自己的无奈给予善意的理解,如此才能对那些英勇义举更充分的颂扬。从而找到让我们的生命产生意义的经验,以及让我们成为积极行动者的经验。这些都会让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中找到准确的定位,获得更多的选择自由与行动自由。因此,作为柔石他们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换来的未来,我们的纪念将不再是为了忘却,而是一种呼应和回答,让他们确切的知道,他们的理想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