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的实践*
2020-11-05殷利
殷 利
课程开发包括确定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实施、评价等。其中,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工作。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在照顾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应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最有效的举措就是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教育”时代,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更好地满足市场所需,尽可能贴近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它决定着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必须紧扣用人单位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做好岗位能力分析、课程内容建设等,形成良好的课程设计闭环操作(如下页图1 所示)。通过分析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达成的目标,进而将岗位所需的能力目标逐级分解为一个个知识技能点,再有机组合为系列课程或教学模块,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图1 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流程图
要使课程设计更贴近岗位要求,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企业主导或参与课程设计,校企协同开展岗位能力分析和课程内容建设。然而传统模式下开展校企协同岗位能力分析面临着企业或行业骨干现场参与难度大、参与数量少、覆盖面窄、行业代表性弱等诸多困难,导致分析过程简单化、形成结果形式化等问题。同时,在传统模式下,教学内容也不能保证和岗位能力分析的结果紧密相关,内容上或多或少存在重学科理论、轻实践应用的问题。这折射出从能力分析到课程内容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断层,尚未形成合理的校企协同课程设计的策略和机制。
因此,要高质量开展校企协同课程设计,需要打造一个能够促进岗位能力分析与教学内容建设的新型课程设计体系,使得过程规范化、形式多样化、操作便捷化,让校企协同课程设计既规范又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束缚。就目前的条件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借力信息化是唯一的选择。
二、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的策略
(一)基于专业,分析岗位能力
首先,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岗位能力分析要实现人员的灵活配置与管理。人员包括参与岗位能力分析的人员以及后期参与知识分解、课程组合等工作的人员。对于具备智慧校园平台的学校来说,人员应出自其智慧校园平台,以保证数据来源唯一,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岗位能力分析规则。结构上从职业领域(岗位或岗位群)职责和任务两个层次逐级开展,操作上采取投票制,以企业为主体,由来自企业或学校的分析人员填写反映现阶段某个企业或一批企业真实的共性需求,再由参与人员进行投票,以此改变传统模式下闭门造车的局面。
最后,要强化能力分析的结果反馈。对能力分析结果应及时开展审议和核准,以此强化学校管理层对岗位能力分析的监督作用,形成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的版本管理,促进岗位能力分析与更新常态化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二)细化知识,抉择课程模块
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课程设计要能通过操作规则,承上启下地引导课程设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则有序开展教学内容的建设工作,实现从岗位职责任务到知识与技能、职业技能、职业证书、工具设备四个内容维度的知识分解与细化。然后将内容知识点组合形成课程或教学模块,再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的学期、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等,自动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能够充分支撑起岗位职责和任务的顺利开展,使岗位能力分析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在对知识或技能点的细化分解与课程或教学模块的组合形成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可供采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字教学资源的访问地址、教材与参考书的内容章节等,从而在后续的教学实施中,能实时根据教学进度将这些资源自动推送给学生。这样不仅方便教师教学,还能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为实现智慧学习做充分的铺垫。
(三)实时更新,方便版本管理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更新,岗位能力要求也会不断调整,这需要及时更新原有的岗位能力和任务,如期实现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分配工作岗位上提供帮助。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招聘岗位所需完成的职责和任务,追溯求职者需要学习的课程和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及时查看求职者的学习情况,实现择优录用以及录用后合理分配。
三、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的实施
太仓职教经过十几年探索,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校企主导、合同信守、评价多元”的“双元制”本土化太仓模式。从2015 年开始,为进一步保证和促进该模式健康发展,扩大其可推广性,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太仓中专”)启动了“双元E+”建设,探索“互联网+双元制”教育,强调了两点:一是在“双元制”本土化中开展有效校企协同育人需要建立一个保障体系,以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双元”主体性,加大校企之间的利益交集,实现校企之间双元协同。二是现代技术手段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主张通过信息技术完善校企协同的保障体系,提高“双元”协同的科学性、规范性、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优势,保障校企更加节约、更加透明、更加高效地协同开展人才培养。为此,提出了实现双元育人的“双元E+”系统双层结构(如图2所示)。
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课程设计平台处于“双元E+”的应用实施层,涵盖了实施层中组建成员、确定目标、组合内容、制订方案等部分,是“双元E+”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技术上,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课程设计平台采用了C/S 架构,以满足企业的私密性要求,丰富了“双元E+”智慧校园平台的混合架构模式,实现了“双元E+”系统内部高度的数据整合和功能互通。目前,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平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图2 “双元E+”系统结构图
太仓中专按照“优势专业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在信息化环境下与企业协同开展课程设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其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一)确定人员
线下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一般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通过课程设计平台将“实践专家研讨会”搬到线上。人员主要涉及三类:一是主持人,二是参与者,三是管理者。主持人一般为专业负责人,他熟悉不同职业岗位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流程,熟悉行业企业,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由他确定并邀请参与者,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的一线实践专家,一般为8名,尽量涵盖不同所有制企业专家以及校内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骨干教师,并对参与人员在平台上的操作范围进行授权。校内教师数据直接从“双元E+”师资管理系统中抽取,企业人员要先添加进入师资系统的企业人员管理模块。根据专业归属,管理者团队由艺术传媒系主任、教学管理处处长和学校分管校长组成,负责对结果进行审议。由于系统严格执行“双元E+”统一身份认证,课程设计平台与“双元E+”系统内数据融合,不会产生数据孤岛,方便管理。
(二)开展岗位能力分析
参与人员通过平台,按照领域(岗位或岗位群)、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的顺序逐项提交意见,然后通过投票机制由所有参与者对已提交的意见进行表决。具体任务包括工程需求分析、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前期准备、工程布线实施、网络设备平台实施、网络应用服务架设、网络测试监控等。其中网络测试监控任务可分解为网络流量的负载测试和实时监控园区网络的性能,其他参与人员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随后由其他参与者进行表决,然后专业负责人以主持人身份对表决结果做出取舍,把最具有代表性的任务作为本次能力分析的结果,按序提交给系部负责人和教学管理处处长进行审议,审议通过的岗位和职责任务作为本次能力分析的最终结果进入版本库,教学分管校长通过后公布执行。
在参与分析的过程中,参与者可根据自身的时间自由安排,避免了以往受时空限制导致企业人员参与度低的情况,使岗位分析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能力分析结果提交后,平台上原有的分析数据依旧保留,作为工作副本为以后的能力分析提供参考,便于以后岗位能力分析常态化进行。
(三)分解细化知识点
分解细化知识点是整个课程设计任务最为繁重的部分。要在已经确认的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由校企双方的参与人员通过平台逐个选择岗位任务,按照每个岗位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态度、要求达到的职业技能、可关联的职业证书、教学中会用到的工具和场地及注意事项四个维度依次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比如“网络流量的负载测试”岗位任务中,所需的知识与态度为:网络负载测试的基本原理,引起网络流量异常的几种常见原因,进行网络性能监控的基本工作原理;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为: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的网络负载测试技术进行网络流量的检测,会制订由于网络负载过大而出现网络故障的解决方案;关联的职业证书为网络管理员,网络流量监测为该职业考证中网络线路运行维护所涉内容;用到的测试工具有Gatling 或K6 等。同时还要明确知识点可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字资源和教材章节内容等),供日后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或作为自主学习的指导资料。
通过知识细化,一方面避免了原来岗位能力分析和教学内容可能出现的断层,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备课和教学明确了方向,同时还回应了学生经常提出的“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开展自主学习。
(四)组合课程或教学模块
校企参与人员利用平台根据专业目标确定课程或教学模块的名称,自由选择上一阶段形成的知识点,明确可以采用的课程教学资源、教材和参考书,安排课程的教学周、周学时、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等,形成教学课程或模块。比如将数字加密与认证、常见的网络攻击方法与防护、病毒分析与防御、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操作系统安全、因特网安全技术、无线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审核与风险分析等内容组合成“网络安全技术”这门课程,将其安排到第五学期进行教学,每周4 学时(其中理论2 学时、实践2 学时),总计64 学时。同时,教师要填写建议的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课程的访问地址等。
已经归入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在校企协同课程设计平台被标识,以确保所有知识点不被遗漏。根据课程任务的设计需要,一些基础性或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多次出现在多门课程(教学模块)中。也就是说知识点和课程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对应关系,知识点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组织的条理或贯通的需要被引用到不同的课程中。
(五)生成培养方案
最后由专业负责人选择培养方案模板(三年制、五年制或3+3 中高职衔接),利用平台一键生成本次岗位能力分析对应的培养方案,确认后提交给系部主任、教学管理处处长、教学分管校长进行审议,审核通过后形成并公布本次课程设计对应版本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可以在“双元E+”教学管理平台中直接抽取,形成教学执行计划并实施。
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从岗位能力定位到知识技能要求再到课程规划,最终形成符合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方案。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真实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这一主线,使培养方案有据可依。借助信息化手段,极大地方便了数据的存储和利用,规范了各环节的操作和审议,可以高效进行版本管理。同时,信息化环境下校企协同课程设计平台还可以与教学管理平台、学生门户等高度联动,根据当前的教学进度,学生可以在门户中获得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开展智慧化的自主学习等。信息化使学校“双元制”本土化的优秀思路和方法以程式化的方式得以传承与创新,有效解决了校企协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