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0-11-05娄金书戴泱泱
戴 卓, 娄金书, 戴泱泱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第六派驻门诊部, 江苏 南京, 211131)
现代战争不仅需要高科技的装备,还需要心理素质过硬的官兵。研究[1-2]发现,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整个部队战斗力以及凝聚力都有明显的影响,而中国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因而需要加强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探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设计了2份问卷,分别对基层官兵以及基层心理医师进行抽样调查。在正式调查前,作者随机抽取了20名基层官兵以及5名基层心理医师进行预调查,了解他们填写问卷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并根据反馈对问卷进行优化,提高问卷的合理性。同时,为了保证被调查者能够认真作答,作者在每份问卷中均加入了2道常识题,从而筛选出有效的作答问卷。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普遍性,作者还选择了不同的基层官兵驻地进行调研。
2 结 果
2.1 调查问卷的有效率
本研究调查过程中,作者共调查了84名心理医师以及697名基层官兵,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的有效率情况
2.2 基层部队心理医师基本情况
作者在问卷中对基层部队心理医师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部队基层的心理医师普遍在40岁以下,其中从业不足1年的心理医师占50.60%,并且心理医师的专业大多是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医师数量并不多,这也导致心理健康治疗的疗效具有不确定性。见表2。
表2 基层部队心理医师基本情况(n=83)
2.3 基层部队官兵心理问题
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所降低[3-4], 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本次调研中,作者更关注半年内没有主动咨询心理医师的官兵比率情况,有88.76%的官兵存在此问题,原因有2个,其一是众多官兵依然认为咨询心理医师是一个比较“丢面子”的事情,其二是官兵训练辛苦,空闲时间少。见表3。
表3 基层部队官兵心理问题(n=685)
2.4 基层官兵心理问题来源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改进建议,本研究还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的来源进行了调研,将他们最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基层官兵们的心理问题来源比较复杂、多样,其中担心融入军营困难、对退役后职业发展感到焦虑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来源。见表4。
表4 基层官兵心理问题来源(n=685)
3 讨 论
本调研结果显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2个问题,其一是基层部队的心理医师资质不足,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的解决效果欠佳; 其二是基层官兵的心理问题仍较为普遍,但绝大多数的基层官兵并不能及时地咨询心理医生,导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训练,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官兵,破坏部队的良好氛围。
3.1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
作者发现基层心理医师大部分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而是医学相关专业出身; 同时,作者还发现,部分国内的军医大学在本科期间未开设心理学相关专业或心理医学专业本科招生比例较低,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层心理医师数量不足,或专业性受到质疑,无法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仍有部分基层部队的心理医师由政委或者其他基层干部兼任,这就使得部分战士更不愿意主动咨询心理医师。
官兵们的心理问题也十分普遍,目前相当一大批基层官兵都是20岁左右的新生力量,其个人意识往往比较强,当进入军营生活后,难免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除了面对军营中每天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官兵们还会担心训练无法达标,进而会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问题[5-7]。随着各种信息化的高新武器被研发出来,基层官兵们也要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熟练使用高新武器也成为困扰基层士兵的难题,这会加剧士兵们对军营生活的担忧,长此以往易产生恐惧、畏缩等心理问题。退役后的生活也是让官兵们焦虑和担忧的主要问题,许多官兵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十分迷茫,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往往只是将这种现象简单地认为是心理压力,同时还错误地认为咨询心理医师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最后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3.2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研究[8-9]显示,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的一线部队平均每24名战士就配备有1名心理医师,这些心理医师在战时、战后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战士产生应激心理疾病的概率。
3.2.1 加强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基础建设: 在国内军医大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录取人数,并且鼓励这些心理医师进一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10-11]。
3.2.2 扩大就业渠道: 军医大学数量是很有限的,即使扩大心理学相关专业招生,也很难完全满足基层部队的心理医师需求。2017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明确了军队文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定位,军队的文职人员可以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因此,部队可以面向高校就业生扩大心理医师招收规模,既能为基层官兵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也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12-13]。
3.2.3 完善培训体系: 由于长期驻扎在基层部队,心理医师能参加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训和讲座的机会十分少。作为心理医师的管理者,应该为基层心理医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组织基层心理医师与当地的地方大学心理学教授等进行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鼓励基层心理医师积极参加互联网学习,有效利用优质的互联网资源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利用互联网学习时要注意网络信息安全,加强对心理医师乃至基层官兵的保密管理及培训。
3.3 基层官兵不愿主动咨询心理医师的应对措施
面向全体基层战士和指战员,定期组织心理讲座,讲解心理学知识,教授官兵自我排查以及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纠正其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知,鼓励官兵们积极主动地向心理医师进行咨询和治疗[14-15]。
建立官兵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卡,如实记录官兵们的心理波动等信息。对于基层战士生活中的异常举止,心理医师应多加留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主动与战士沟通、交流,解决战士的心理问题。
在基层部队中开展长期的问卷调查,妥善保存收回的问卷并严格保密,对于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战士,应及时进行疏导、开解,避免心理疾病不断恶化造成严重后果[16-17]。
综上所述,部队心理医师队伍存在数量较少、专业性较差、能力较弱等问题,而部队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提高心理医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官兵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