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漏版纸马的制作技艺与传承研究
2020-11-05
“纸马”并不是指民间丧葬时焚烧的纸扎,而是指在纸张上印制的神像。纸马以纸和“马”的意象通神,成为信仰行为的载体,其使用的方法属于一种民俗现象。纸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中国民间祭祀用品。纸马丰富的图像反映了民间信仰中庞大而繁杂的神灵体系。纸马现今存续在江南地区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并没有被经济发展的浪潮所湮没,江南地区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信仰环境,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岁时节令或人生礼俗,祭祀、酬神、娱神的民俗活动层出不穷。这些信仰类民俗活动的丰富,纸马需求量大,纸马艺人在这种实际的使用需求中保存下了宝贵的传统手艺。
一、漏版纸马制作技艺
纸马的制作不仅要求绘稿的艺人要有精湛的绘画技艺,同时也要有熟练的雕版技艺。我们已知许多年画产地的源起都与古代刻书业的雕版印刷有关。宋代、金代几大雕版印刷中心如南方的苏州、金陵、徽州、建安与北方的北京、平阳和聊城,后来这些地区的周围大都有年画和纸马的产地出现。参照目前可见的文献及图像材料可知,这些地区年画和纸马风格与刻书风格相近。
但纸马的图像则较为粗犷、简约。纸马的主要功能并非为了装饰或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是主要用于民间祭祀和信仰活动,大多数地区的纸马用过之后即焚烧,所以纸马的制作尽量简约甚至粗糙。但江南地区漏版纸马的制作工艺相对其他种类的纸马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多次套色,制作出来的纸马色彩鲜艳,在国内其他纸马产地是独树一帜的。樊树志先生在《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与奢侈风尚》一文中指出江南地区“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迎神赛会排场豪华,显现出日趋明显的奢侈风尚,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1或许漏版纸马丰富的色彩和相对将复杂的工艺与江南地区民间信仰活动的奢侈风尚有一定关系。
漏版纸马的制作通常可大致分为绘稿、选材雕版、刻制漏版、印制墨线、套色、晾干等几个步骤。下面以目前传统工艺保存较完整的常熟纸马作为实例,介绍江南地区独有的漏版纸马的制作流程:
绘稿
纸马上的神仙形象最早是出于画工们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目前艺人们虽然绘画功底和手艺的成熟度良莠不齐,但都很重视纸马上神像的权威性,在画稿时,一方面原则上要遵循流传至今的传统式样,另一方面在也会对照庙堂中神的形象来画。纸马的图像在造型上大多采取四平八稳、饱满的构图,形式变化不大,但几乎每一种纸马都十分注重细节。通过画面上神仙的衣饰花纹、帽子、地面、背景等细微之处组合出多种多样的变化效果,突出人物身份。
选材雕版
刻制纸马版的木材通常为银杏木,因为银杏木木质坚硬,密度较大,纹路细致平滑,所以是雕版的最佳选择(图1)。但考虑制作成本,也会用朴木来代替。雕版是常熟纸马制作中最难也是关键的步骤,要想能够上手雕版,需要大量的练习。主要依靠手上功夫,关键在于手腕的力度与技巧。纸马上眉眼、胡须等细致部位的线条应该粗细均匀、不断线,流畅圆滑。初步完成之后,需要试印、检查、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雕版由于使用多次线条被磨平后,为了节约材料和人工,艺人们通常采用修版的方法,在原来的版上把线条继续修整或加深,以继续使用。
刻制漏版
漏版(图2)是当地及周边地区较有特色的套版方法。江阴一些地区也将这种漏版叫作版,但这种工艺不是传统木版水印技艺中的“版”。通常在诗文集和经书的印刷中,“版”是指首先将彩色画稿勾描下来,并根据画面走向分为若干部分,将各部分各自刻版并依次套印,来呈原画作的各种色彩及其浓淡。纸马的漏版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采用油纸制作,后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油纸被更为便宜耐用的厚塑料薄膜纸所替代。刻制漏版时也要遵循旧时传统的样式,在塑料纸上根据木版的形态轮廓刻出大小不一的孔,制成漏版。在印制纸马的时候颜色透过漏版上的孔染在纸上,这种工艺也因此得名。但看这些漏版有宽有窄,有大有小,极具装饰性。
通常一张纸马需要刻制5~7张漏版。其中红、黄、绿三张色版,一张面部色版、一张眼睛色版。有些较为复杂的神像,还会用到一张帽子版、一张胡须版。红、黄、绿色版尺寸与纸马画面等大,面部、眼睛、帽子、胡须等漏版尺寸较小,长宽大约10厘米。
印制墨线
常熟纸马价格低廉,出于成本考虑印制纸马都采用白令纸,艺人们可将每令500张纸裁开印制纸马约4000张。印制使用的墨汁现在非常容易购买到,过去使用的是松木烧制成炭后加入胶和其他原料自制成的墨。
印线稿时首先将雕版在印案上摆正并用夹子固定在印案的一端。然后使用棕刷蘸取墨汁刷在雕版上。蘸墨要通过练习达到每次蘸量不多不少,以防版上积墨,刷墨汁要均匀,加在墨汁中的水也有一定的比例。铺纸时要注意对齐,用搪子刷时均匀用力,避免留在纸上的墨线浓淡不均(图3)。
套色
墨线稿印制完成后,再用棕帚分别蘸取颜料,使用对应的漏版,均匀刷色(图4),颜色会从漏版上的漏洞印绘在纸马上,形成最终的完稿。通常漏版上色的顺序是绿、红、黄、脸部、眼睛、胡须、帽子。常熟纸马的神大约有90余种,脸部、眼睛、胡须等细节的小套版有上百张,不同的套版用来制作不同的神像,印色时由深到浅可避免后期步骤里深色沾染,保持画面的整洁鲜亮。印制好最后再将纸马裁下来悬挂在作坊中的铁丝上晾干。
晾干
印制好的纸马需要整理好夹在通风处晾干(图5),以免颜色相互沾染。通常江南地区潮湿,最好的效果是印一遍晾干一次,晾干的时间和温度适度相关,夏天晾干在两个小时左右,若在冬天或者梅雨季节,晾干时间需要加长,根据经验通常要1天。
二、漏版纸马的生产和存续现状
漏版纸马的生产及传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临近太湖的县市,这里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有地缘优势,本文以江阴、常熟、靖江三地漏版纸马的传承情况为例。
江阴纸马的传承人赵仁献(图6),1954年生,小学肄业之后曾在镇上工厂工作,后于1984年开始跟随其父亲赵明生印制纸马。他是家中纸马印制技艺的第三代传人,第一代是赵仁献的祖父赵雪根(生卒年不详,清代生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逝世)。赵明生(1915—1996)子承父业,跟赵雪根学习印制纸马,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制作纸马。赵仁献介绍,他的儿子学习成绩优秀,大学毕业后在无锡从事研究工作,收入稳定,无意继承纸马技艺,他将手艺传给自己的女儿,女儿已经学会全套纸马制作技艺。赵仁献制作的纸马目前较少在本地销售,主要销往常熟、张家港等地区的乡镇。
常熟纸马的传承人薛仁元,1951年生,在位于支塘镇北街苏家堰村经营纸马作坊,他的家族从他祖父薛泉泉(推算约生活于清代宣统年间)这一辈开始制作纸马。最早创办了支塘“薛同兴佛马作坊”,当时除生产百余种纸马,还兼做门神和其他民俗版画。薛仁元的父亲薛金荣(1915—2001),跟随薛泉泉学习纸马制作,并继承了纸马作坊一直经营至“文化大革命”前。据薛仁元回忆,当地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至少有7家纸马作坊共同生产纸马。当时还有生产纸马的行业协会。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各家纸马作坊要聚集起来共同制定来年纸马生产的计划,对使用的纸张、纸马的配色等多项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在销售时,每家作坊要在纸马上盖自家作坊的印章,如果没有便不得销售。那时纸马制作行业以及下游产业曾繁荣且有序的发展。
图1 银杏木是雕版最为理想的选材
图2 参照原稿刻制漏版
图3 印制墨线
图4 为纸马套绿色
图5 等待晾干中的纸马
图6 江阴纸马传承人赵仁献
图7 常熟纸马传承人薛仁元
靖江纸马传承人方胜民,生于1966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人。他的纸马作坊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斜桥镇斜桥村。方胜民自幼和父亲方冠其学习靖江纸马的全套制作工艺。20世纪90年代,当地民间信仰逐渐复兴,他与爱人包金凤也重新将纸马作坊经营起来,全力投入纸马制作,至已经从事纸马制作20余年。为了支持纸马生意,方胜民和爱人还注册了蜡烛工厂,手工制作蜡烛,与纸马搭配销售。他制作的纸马种类有近70种。主要销往靖江市东部地区,还有一部分销往张家港地区。方胜民生产的靖江纸马大约有60多种。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其中第十一条:“应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及社区、群体和个人的特性”。即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肯定了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意义。江南地区处于吴文化的背景之下。在吴文化的土壤上,滋养出漏版纸马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从业的纸马艺人对于纸马制作的坚持,使其一代代流传至今,成为吴文化特性在民间的一种体现。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民间美术的形式取决于地域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思想观念。与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产业、审美趣味息息相关。江南地区的文化土壤滋养出漏版纸马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江南地区纸马的制作是指当地民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在特有的环境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是地方固有的特性。于纸马艺人而言,对纸马的感知是家传的手艺、赖以谋生的技能、固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于这种地方性文化了如指掌,不仅是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对于纸马有深刻的感知。
注释:
1.樊树志.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与奢侈风尚.复旦学报[J].2004(05):111
2.以上材料根据笔者2018年8月在江苏靖江市斜桥镇对方胜民的采访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