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遗产类创意产业园有关问题的思考
——以武汉市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为例

2020-11-05程佳阳

绿色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江城厂房产业园

唐 萌,程佳阳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1 引言

武汉市是中国近代重工业发祥地和新中国的工业重镇,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纺织及其周边地区矿业的发展长久以来居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近年来为了保护现有的工业遗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是开发商响应政府号召,将闲置的工业遗产转变为集办公、娱乐、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花园式文化创意产业园。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探索武汉市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机制与策略。

2 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的兴起

江城壹号的前身为国营消防机器厂,建于1951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1982年后成为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而又在1998年加入东风合资公司,工厂规模最大时有4个厂10万人之众的产业工人。随着武汉建设的发展,轻型汽车厂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着轨道交通的贯通和大批工业企业的搬迁,轻型汽车厂所在的古田片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高档居住小区、社区商业、文化创意园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服务功能区。而轻型汽车厂在原厂废址后,这片区域也被规划为工业遗址,作为储备用地不得进入土地招拍挂场,不得改变其原有的土地性质,只能以租赁的形式进行经营。基于此,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核心,以园区为载体,以创新运营为模式的“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应运而生。江城壹号占地面积110多亩,建筑面积为7.4万m2,实用面积约为66300 m2,项目有28幢老厂房组成,容积率为0.9。而根据《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计划》“三城一环”的布局规划,“江城壹号”作为汉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园区,将成为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践的经典范例[1]。

3 江城壹号老厂房主要的改造手法

3.1 外立面的改造

随着岁月的沉淀,工业遗产的外立面也发生着变化,工业遗产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对于其保护与再利用来说十分重要,对于江城壹号工业遗产外立面的改造方式有以下几点。

(1) 在外立面的墙体上绘制涂鸦。江城壹号8号老厂房,原为武汉轻型汽车制造厂车架车间,主要负责车架制造,现改造成为具有多种主题的LOFT密室逃脱娱乐项目。在老厂房外面绘制与主题相关的涂鸦,增添了园区的趣味性与创意性。

(2)将非结构性外墙拆除换装成玻璃窗或改为室外廊或室外公共空间,以增加采光、满足观景,将不同空间联系起来[2]。如江城壹号15号老厂房,原为轻汽厂内饰车间,主要负责汽车内饰加工安装。改造将南侧的非承重结构墙体进行拆除露出内部框架作为入口。又如江城壹号17号老厂房,原为轻汽厂的仓库,用于生产物料的存放。现在引进思瀚装饰设计高端软包装设计公司,将原有的非承重结构的墙体进行部分拆除,引入大量的钢材和玻璃,不仅满足了作为办公建筑的采光要求,而且使得建筑之间新与旧形成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建筑的活力。

(3)由于工业厂房建成已久,几十年前小型汽车还不普及,建立厂房时并未考虑车辆停放问题,现在将厂区进行改造,要考虑设置车辆停放地区,将部分建筑的一层非承重墙体进行拆除,作为停车区域。江城壹号23号老厂房,原为轻汽厂机修车间,主要负责车辆及生产设备的维修。现将一层外墙局部进行拆除用来停车使用。

(4)增设装饰性构件。在旧建筑基础上加入不同材质的创意装饰性元素是一种很有效的立面改造手法[3]。如江城壹号2号老厂房,原为轻汽厂毛坯仓库,主要用来存放各类配件半成品。在旧工厂侧面加灰色瓦铺成的坡屋顶形成新的餐饮的入口空间,新的坡屋顶与老厂房的坡屋顶呼应,而灰色与原有砖红色外立面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入口的标志性。

3.2 空间改造

工业建筑具有开间及层高大,进深宽,内部空间自由,分隔少等特点,对其进行改造时可以发挥的空间大,可以改造成具有办公、餐饮、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的建筑,江城壹号创意创意园厂房空间的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厂房空间改造在确定建筑的使用功能后,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辅助材料用以扩大建筑面积,形成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部分空间。例如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中的22号和23号厂房,之前是两个独立的建筑,现采用建筑材料(钢材)将两栋建筑进行连接,形成两栋建筑之间可以方便往返的交通空间,且也可成为2栋建筑之间的休息区域;23号老厂房引入汉厚联合设计公司,公司在原厂房的基础上采用落地窗,使得办公空间能够有良好的采光,加建小阳台,并在阳台上放上一个小桌子,形成了一个环境幽静、人员交流休憩的空间。改造后的建筑不仅满足了使用功能而且美观。

(2)江城壹号大跨度的工业厂房为入驻的各类型公司进行内部装修设计、空间分割等提供了便利。如江城壹号22号老厂房,原为轻汽厂机修车间,现引进泛美名家建材有限公司,公司将室内厂房空间再分割与重组创造出新环境,上下两层LOFT设计,空间感强,商业利用价值高。

对原有建筑在整体体块上局部拆除,形成新的外观轮廓。如将22号厂房侧面中间的墙体局部拆除,形成两个建筑前的公共空间,并建造楼梯,形成新的入口空间。

4 江城壹号发展的动力机制

江城壹号创意创意园是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核心,以载体建设为手段,以创新运营为驱动的综合性文化产业时尚园区。江城壹号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1) 在建筑空间表现上,设计师按照“修旧如旧、补新以新”的改建方式,将28幢废弃的老厂房改造成个性十足的创意产业园。内部保留原有厂房的建筑,运用钢架、楼梯等元素制造出工业的随性感;外部主要用红色的砖墙面,保留原来历经风雪的斑驳墙面;标志性建筑运用汽车、星座等元素,彰显园区创意性;工业遗存间点缀欧式建筑、海派石库门,感受历史与时尚双重风情。在保留历史的空间记忆的同时增加了时尚符号和人文功能,并且将园区改建成全面开放式环境布局,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片段的同时接受时代的信息。园区在建筑主体上印记着历史的记忆之外,还建设了上千米的文化通廊和5个文化主题广场。整个创意园的空间就有着强烈的文化气息。

(2) 江城壹号是兼创作型创意产业园和消费型创意产业园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意产业园。其多元业态有机融合,从业态规划看,“江城壹号”将园区划分为时尚体验区、文化休闲区、美食风情区及创意办公区,定位为集创意办公、创意展示、创意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时尚园区。集时尚餐饮、文化消费、休闲娱乐、创意办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给予市民一园式、体验式、集聚式的生活服务,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

(3) 江城壹号对一些能够让人联想起工业时代的旧物件进行保留,如入口广场用彩色汽车串成的“糖葫芦”雕塑、废旧机床齿轮搭造的艺术品,还有随处可见涂色汽车轮胎的艺术小品。

(4) 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区经过改造以后成为了一个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绿化环境好适合办公的好地方。好的环境为艺术、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为此吸引了各大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因此,园区的主题、特色鲜明,产业集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5) 在园区产业打造已有较稳定的基础上,园区正逐步细化完善其休闲娱乐配套,更多地增加江城壹号作为游园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江城壹号基于其历史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打造甚是用心,2019年6月江城壹号非遗博物馆开业,而目前非遗相关的业态占到园区10%的比例。项目将以硚口区和武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为重点,专门设置了非遗展示和体验区域,以直接现场制作,电子化展览、演艺和互动参的文化体验,加强全国和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交流,将生动和传播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提供专门区域,对当现代以手工、艺术相结合的时尚产业(陶艺、手工制衣)进行现场推广,为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平台。

5 江城壹号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武汉曾经最大的文创产业园江城壹号游园人气不高、部分街区空置,似有落寞之势。通过对产业园进行内部参观,并对园区在建规划进行了详解,发现园区存在一些问题,限于文章篇幅,现只说明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园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厂区环境、建筑设施等因其所承载的工业历史文化基因,而成为唤起历史记忆与怀旧情结、感受新旧文化冲突与和谐共生的文化资源,又由于对某些老厂房随意改造,乱搭乱建,引入过多的餐饮企业,对老厂房造成严重破坏,目前很多建筑已经很难唤起人们对原轻汽厂的回忆,更缺少制造厂大工业时期的工业文明气息。

(2)项目周边无学校、居住人群以普通居民为主的现实条件下,周边艺术氛围明显较为匮乏。受交通不便因素制约,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受限,消费人群也受到住宅底商及汉口中心商圈分流,因此,项目文化创意面临“曲高和寡”,甚至沦为周边居住区商业配套的危险。

(3)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的建筑改造与周边环境融合较好,在保留原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了立面改造与室内设计。园区内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入驻率较高,种类多元化。园内的主要人流为办公人员,游客较少。导致仅创意型办公得到发展,以消费为主的文化产业却发展不起来,只能引入一些低层次的消费产业,如网吧,KTV等。

(4)配套设施与绿化景观方面,产业园内公共卫生间的缺乏,园区内公共卫生间较少,且位置隐蔽,使用较为不便。园区内绿化程度较低,基本无绿色生态技术的利用,主要绿化为一些简单的乔、灌木种植。

5 结论与建议

目前,江城壹号正朝着“为武汉打造文化创意体验、休闲娱乐和都市旅游的新地标,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城市文化形象的新名片”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快前进。通过对江城壹号创意产业园的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对同类性的工业遗产类创意创意园的改造与再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1) 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理应注重保留历史记忆和场所精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目的是在改造的同时使旧建筑既能不失工业文化底蕴,勾起历史的记忆,又能焕发新的生机,这是我们在再利用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4]。

(2) 寻找适用于自身的运营体制。工业遗产由于其历史的特殊性,并不同于新建筑。在进行工业遗产改造的时候,应该多方位对其进行定位考察,使之既能保留历史建筑的原貌又能让其不至于仅仅作为工业遗传闲置,而是能开发其作用,为周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等。

(3)在进行初期的规划设计时,提升园区人流量不应仅仅局限在园区内部的交通规划,还应从政府管辖的区域规划上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改善创意产业园所在区域的交通来提升园区的交通可达性,并在含理区域设置引导性道路设施,最大程度上增加园区的人流量。

猜你喜欢

江城厂房产业园
施江城 黔阳古城
工业厂房大型钢结构屋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江城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报 答
江城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