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蓝色引擎 赋能经济发展山东港口资源集聚效应凸显

2020-11-04巩聪聪

山东国资 2020年9期
关键词:港口山东发展

本刊记者 巩聪聪

“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2018 年5 月10 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整合发展是山东港口做强的必然路径。2019 年8月6 日,集聚全省港口资源的山东港口集团应运而生。组建以来,山东港口集团的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山东港口集团没有让大家失望:2019 年底,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完成集装箱数分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第二位;2020 年上半年,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完成集装箱数、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7.1%、2.5%、13.8%——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行业一片哀鸿的大背景下,山东港口集团持续释放资源整合红利,交出了一份“做强蓝色引擎,赋能经济发展”的量效齐升精彩答卷。

握指成拳,打造国际化航运中心

山东自古是沿海港口大省,3300 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港口星罗棋布,但长期以来资源分散、同质发展、内耗严重。山东港口集团成立以后,以“推进国际化航运中心建设,提高全球性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为导向,在统筹各港口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三大转型即由目的地港转向枢纽港、由物流港转向贸易港、由生产资料港转向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综合港,着力做强蓝色引擎。

在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上,山东港口集团采取的策略可以概括为“内外并举”:对内,统筹全省港口资源,实现旗下四大港口集团之间集装箱航线的直达直航,形成“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自区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线布局”的干支航线配套发展网络,带动全省港口集装箱业务航线联动、航班扩容;对外,全力争引全球前20 大船公司在山东开航线、升运力,同时抢抓国家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与中日韩港航及物流企业联手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合力建设辐射东北亚港口群的中转网络。

截至8 月下旬,山东港口集团今年已开通新航线32 条,航线总数达到299 条,数量和密度均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其中,5 月底,在山东港口集团的统筹下,旗下集装箱业务部、生产调度部、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等单位紧密协同,成功开通“日照-青岛”“烟台-青岛”两条外贸内支线,实现山东港口集团自有航线全线贯通。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呈现出的由生产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由生产推动到消费拉动的趋势性特点,山东港口集团抢抓国际供应链条变革、国家扩大内需和居民消费升级等新机遇,加快推进冷链、跨境电商等生活业态发展,建设生活物资大进大出的集散分拨中心。7 月31日,山东港口集团打造的“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在青岛揭牌,连同此前在济南设立的分拨中心,以及在日照、临沂、即墨等多地打造的分拨基地,初步构建起“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的互联互通服务网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组建以来,山东港口集团先后开通直达青岛港的海丰东南亚冷链快航、马士基东南亚冷链快航等生活资料属性明显的航线,构建起国际国内低成本、高效率生活资料物流大通道。其中,东南亚冷链快航仅需5 天就能到达青岛,大大缩短了火龙果等东南亚特产进入青岛及周边市民“果篮子”的周期,被称为“火龙果快航”。

HMM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首航山东港口

共建共享,引领融合发展新生态

相比航运中心建设,山东港口资源整合的集聚效应在产业链协同、港产城融合、大物流行业生态圈建设等方面的表现更加宏观,辐射范围更加广阔。

7 月28 日,“山东港口2020 全球石油贸易大会”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山东港口集团联合贸易商、炼化企业、金融机构等在内的29 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山东港口油品全链条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向以油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全球供应链体系渗透融合。今年上半年,山东港口集团取得原油国际中转、保税船供油、保税原油期货等多项业务的历史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重要资源能源国际国内市场的话语权。

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已逐渐成为各城市的共识。山东港口集团成立以来,怀揣“当好港小二”的热诚,积极奔走在推动资源要素深度融合的征途中,着力搭建港产城融合发展生态圈,做好各地高质量发展“合伙人”。组建伊始,山东港口集团就第一时间走访了旗下港口所在七市党委、政府,彰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今年8 月7 日,山东港口集团与济宁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此,山东港口集团与全省16 市全部达成了战略合作。梳理相关资料不难发现,“推进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山东港口集团与各城市展开合作的一大共性要点,特色之处在于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和各城市区位特点、产业布局等条件相互赋能,共同做大产业蛋糕,实现港口与城市互相支撑、共同繁荣。

按照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新格局的发展思路,山东港口集团积极完善海铁联运线路设计和内陆港布局;联合海关、铁路、船公司等共同开发中西部市场,在新疆、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举办高层次业务推介会,在兰州、西安、银川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开辟国际陆港,在枣庄、济宁、德州、菏泽等地设立铁路物流园区;筹备入股“齐鲁号”中欧班列。成立以来,山东港口集团新增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7 条,新建内陆港7 个,正在加快构建的“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国际物流大通道,其货源腹地沿着铁路线由东向西辐射至新疆、甘肃,将山东港口集团的港口功能搬到内陆地区“家门口”,构筑更加合理有效、共赢多赢的大物流行业生态圈。

无论是产业链协同、港产城融合,还是大物流行业生态圈建设,都体现了一种共建共享的思维与布局。这种思维与布局,助推山东港口集团由“海洋经济践行者”向“经济发展赋能者”扩展,进一步放大了山东港口资源的集聚效应,诠释了山东港口资源整合的深层次意义,即引领融合发展新生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猜你喜欢

港口山东发展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港口上的笑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